曾献辉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下的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
曾献辉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大学生是公共意识培养的核心群体,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在公共意识中的价值、应把握的原则及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意识培养
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在学习和成才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强化自己的公共意识。由于公共意识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公共意识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与思维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品德和修养。因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德,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所以,加强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显得必要而又紧迫。
公共意识是在公共领域中形成的,具有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对自我意愿的表达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公共意识主要的参与者,公共意识培养的成效决定着他们素质的高低。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对于公共意识的培养有着规范、诱导和共识价值。
1.规范价值
社会性生活是任何公民不可避免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与他人地位平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权利和行为责任,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同时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因此,对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是对个人主体自由的实现,一方面又规范着超越个体自身以外的对共同整体的体认。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教育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规则、维护公德,而且教育他们要诚信友爱,平等竞争,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历史和现实证明,公共意识是把“双刃剑”,它的健康、理性生长,将有助于公共意识的养成,而越过其底线而滥用或错用它,则会篡改其公共性,不仅无助于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且有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在大学校园中经常出现的“课桌文化”,上课时手机铃声大响,考试作弊手段繁多,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等。而近年来,如不自觉排队,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事件,这种非理性的公共意识,就需要现代公共理性对之加以归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纪律、知法守法的当代大学生,规范他们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意识成为自觉自愿遵行的规则,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2.诱导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一种社会性或群体性存在物,公共生活本应是人的生活的基本样式之一。没有真正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就难有公共意识,作为公共意识的核心群体——大学生,是公共意识的参与者、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具有独立自由的现代人格,而只有具有独立自由的人格,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公共意识的大学生。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就显得更加迫切。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才观也有着全新的理念和内涵。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以理论为“诱”,“导”入激励氛围,使全民参与,从而形成大学生对公共意识的自觉,促使社会自治能力的提高,形成能反映良好公共舆论的公共领域。因此,加强大学生独立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等公共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公共领域、公共事务中能够更加切实合理、合法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性社会生活中,关注公共话题的讨论和对个体公共身份的认同,增强其更为强烈的公共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3.共识价值
众所周知,公共性是公共意识的本质属性。公共意识的自觉背后是一个共同体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之所以能共同行动,形成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是因为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人们融合为一个共同体。人们不仅需要具备公共善的理性,而且必须能够理解它,即必须能够明白以更广阔的公共利益来理解自我利益,认识到正确理解的自利是公共性生活的必要前提。拥有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保持个人利益和社群利益之间的一种合理张力,而要在个人利益与社群利益之间保持一种合理张力,须要人们面对两者之间矛盾时的公共理性的合理运用和对公共意识的自觉。而作为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公共意识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大学生形成统一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通过对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联系的体认,促使大学生主动进入公共领域,追求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在大学教育逐步大众化的当代中国,四面八方的年轻学子走出家庭,来到作为处于文化中心的大学校园,共同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道问学’和‘尊德性’,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校园会成为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
1.人本原则
公共意识培养的核心群体是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是人们参与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的优先性前提,唯此,人们对公共生活的利益感受更加深切,公共意识才能得到健康理性的生长。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有在“无人区”踯躅、充当“政治”代言人的现象,“无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无视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企图单纯按某种社会需要去塑造出来某种标准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没有兴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生活贫乏,不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对象来。”[2]大学生是公共意识的真正来源和主体承担者。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强调更多,没能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政治自觉同培养理性、公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人的主体性被压抑,人的需求被忽略。在这种状况下,真正现代公共意识就难以培养与育成,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就难有公共身份的感觉,在公共事务中就难有主人翁的意识,公共意识也只会成为徒有虚名。因此,只有从大学生群体中去培养和教育基础,公共意识才能真正意义得到彰显,对公共意识的培育才不会成为纸上谈兵。
2.民主原则
汪祥林在《民主政治》中指出,“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3]民主政治是能够允许个体基于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身的意见,是对各种不同意见能够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采纳,民主是培育公共意识的前提命题,没有民主就无法形成公共意识,公共意识必须有民主的支撑,民主制度与公共意识之间是一种“形”和“神”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对大学生采取民主原则,强化他们的参与能力,通过对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这样才能开启个人心智,才会让他们熟悉那些属于个人直接处境之外的利益,并且会鼓励他们承认自己的确应该有公共关怀。[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民主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共意识的自觉程度,不仅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共同特征。
3.整合原则
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是公共意识的内生变量,良好的内在素质需求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客观要求。培育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学校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因为公共意识是在公共领域中形成,具有公共性的特性,所以培育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单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家庭、社会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启蒙培养与塑造,其它层面的教育效果也难以达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折射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5]因此,纵观我国学校大学生公共意识教育的实然现状,学校作为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主渠道,要发挥家庭亲和性作用,进行精神上的引领和情感上的支持,要发挥社会实践性作用,锻炼其参与能力、协作能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进行公共意识的培养,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1.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过程,其前提是要尊重人,即要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人格,尊重个体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个体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教育与人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健全的现代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对人的理解无疑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居于最高的本体地位,也就是说,“一旦人从本体性的目的地位滑落,或者一旦脱离人之目的的地位,那么,人将沦为工具的存在、手段的存在”。所以,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唤醒人的主体自觉,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才能真正健康生长。
2.参与意识
按照阿伦特的理解,公共性亦表示为我们大家所关注的议题与事务,而且这些议题与事务可以透过人际的语言来交谈、沟通、议论,简言之,是可解释、争论的客观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对政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就要不断地加强他们参政议政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养成对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关系的行为习惯。“公共性”从私人领域的局限中走出来,体现在善于运用理性者的公开使用过程中,社会参与意识能够使人们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譬如关心国家大事、爱护他人、参加学校的各项公共活动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体现了公共意识的核心品质。美国政治学者本杰明巴伯认为:“只有直接的政治参与,才能民主国家完全成功的公民教育形式”。[6]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立足我国实际,又要吸纳现代价值观念,尤其是现代政治价值观念,比如说自由、平等、民主、权利、契约、法制以及我国强调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理念都有利于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工作,同时催生其义务自觉的思想,为社会成员营造公共参与的实践空间。
3.认同意识
传统上,中国是“重人情”、“公私”观念较强的社会,这样一个重视特殊关系或差别关系的文化传统,并不利于公共意识发展,用人情代替法理来处理公共生活事务,公共意识培育也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意识来引导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因为有了这样的集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真实的集体”。有了“真实的集体”,才能获得真实的集体利益,公共意识才能深入人心,大学生也才能在集体意识教育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因此,尊重个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引导个人尊重、认同他人需要,从更高的集体利益来理解个人,促使自己与整体利益联系起来,达到共同和谐,是大学生公共意识培养的核心因素。
[1] 陈付龙.论我国公共意识的当前生长[J].理论与改革,2009,(6):8.
[2] 段文灵.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7,(6):42.
[3] 汪祥林.民主政治.http://blog.sian.com.cn/reader_4ed06 f801000ane.html.
[4] 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18.
[5] 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 黄俊杰,江宜桦.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9.
[7] 孔令海.公共关系思想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2011-04-11
曾献辉(1986-),男,江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