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峰,何乐民
(上饶卫生学校鄱阳分校a.外科教研室;b.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西鄱阳333100)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已明显地下降,但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电刀的不恰当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日益增多[1]。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之一。外科医生经常遇到此问题,处理不好,切口会发生渗出、裂开或部分裂开,继发感染,从而导致伤口延迟愈合[2],増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000年12月至2009年12月,上饶卫生学校鄱阳分校附属医院共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26例,报告如下。
选择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22~72岁。其中上腹部手术12例,下腹部手术14例。病人于术后3~8 d出现伤口渗液或换药时出现局部皮下空虚,甚至有隆起波动感。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表面漂浮有脂肪滴。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切口愈合不良。抽出液体,常规镜检见红细胞及大量脂肪滴,送标本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5例切口渗液少、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只需低位拆除1~2根缝线,内置生理盐水纱条引流,外用腹带加压包扎。11例液化较大、较深,分别采取以下方法:1)拆除全部缝线,每日给予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或庆大霉素溶液反复冲洗切口,冲洗后用50%葡萄糖注射液及贝复济引流条填塞引流。2)在上述方法处理后加红外线照射切口,30 min·次-1,1次·d-1,照射结束,更换纱布;如渗液较多,2次·d-1。3)切口无渗液,再行Ⅱ期逢合。
11例行Ⅱ期缝合,15例无缝合。26例病人切口愈合时间7~22 d,平均12 d,痊愈出院。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肥胖病人切口脂肪层太厚,切开时反复挤压,破坏大量的脂肪组织及毛细血管,引起脂肪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液化。2)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层[3],术中止血不彻底,切口间积血,缝合粗糙,脂肪层留有死腔。3)切口暴露时间长,且受炎性渗液或胃肠道内容物污染后脂肪发生变性。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具有以下表现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4]:1)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的渗液外,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体温正常,无其他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及切口溢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的渗液溢出。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3)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的脂肪滴,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无脓细胞,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1)手术操作时勿粗暴,避免过度牵拉,仔细止血,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对肥胖病人缝合脂肪时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可作立8字缝合或分2层缝合。2)缝合腹膜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碎的脂肪洗掉。3)合理使用高频电刀,特别对肥胖病人,勿用高强度的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避免反复、多次切割。此外,电凝止血灼点尽可能小,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造成大块组织灼伤、坏死。4)注意手术创面的保护,用生理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避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5)提倡使用高性能的碘制剂(碘附)等消毒术野皮肤[5]。
总之,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尚不明了,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操作不当及高频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层等可诱发此病。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要从控制基础疾病、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等方面入手,做到防患于未然。
[1] 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 吴河水,黄文广,史显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附95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1):680.
[3] 纪光伟,吴达志,王旭,等.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99-1202.
[4] 陈正明,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8.
[5] 姚志刚,钱呈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03例诊治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07,14(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