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2011-08-15 00:48苏立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个体目标

苏立公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淮南 232001)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苏立公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淮南 232001)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各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首要课题。要达到此目的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角度出发,分层次细化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同时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的需要,在通过对低级的简单目标的逐个实现基础上,达到高级的复杂目标的最终实现。围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修养”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满足个体成长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对各类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三个基本层次。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层次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成为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笔者认为,达此目的需要任课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角度出发,分层次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把较为复杂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几个部分,使课堂教学同时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的需要,在通过对低级的简单目标的逐个实现基础上,达到对高级的复杂目标的最终实现。

根据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学校办学差异、社会的普遍需求三者的统筹兼顾。从这一角度来看,满足个体成长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对各类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三个不同层面的教学目标。

一、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础性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最终是为了促进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其设置必须服务并服从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谈到:“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要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引起的……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只有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证明其自身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效用,进而在学生中间产生吸引力、感染力。一般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

满足个体物质利益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初级层次的目标。所谓个体对物质利益的需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要在未来实现学生个体就业、创业、财富创造、规划职业人生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切实的价值和效用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94满足个体对于未来物质利益的需要,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业已成为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开展的内在驱动力,成为当今时代发展不可忽略的潮流与趋势。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满足明天工作的需要。在大学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个体对于教学活动的判断,其基本评价标准聚焦于该学科、该课程能否在实现创业和就业,乃至在财富创造方面提供某些帮助和指导。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物质利益实现方面的作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对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回应。

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正是由于没有回应学生关注的焦点,没有回应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只是拘泥于形而上的解读思想政治理论,忽略了个体对未来物质利益的诉求,导致不少学生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兴趣,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只有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积极回应学生个体对现实和未来物质利益的诉求,才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组织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个体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较高层次的目标。所谓精神生活的需要指人们精神上得到满足,诸如人格受到尊重,理想、信念得以实现,精神负担或心理障碍得以解除,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养成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形而上的东西,在满足人们物质利用诉求的基础上,最终是要在更高层次满足个体精神生活的需要。即使物质利益的实现,也是通过思想意识,即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加以指导得以实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引领和教育的主阵地,最终要在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政治修养等方面,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实现对学生的引领、教育和塑造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权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251把思想政治理论根植于学生的头脑,转化为他的修养和品格,才能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种思想修养无论多么科学,多么高尚,如果忽视了个体的需要、特殊情感以及兴趣,即在人们不愿接受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强迫其接受,也只能落得个“口服心不服”的结果,不但难以奏效,而且会适得其反。当今,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对于大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个体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的培养。新形势下,满足个体实现从学业到就业,从学业到创业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就不能仅仅设定在满足个体发展一般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需要,而应该更加突出对学生个体在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的培养。只有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使受教育者具有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二、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间层次的目标

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对中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的回应,也是实现对学生培养中间层次的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笔者认为,这里的“三贴近”、“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内在地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贴近不同学校办学特色、不同专业培养计划需要的实际。

一般认为,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理工、农林、医学院校与综合性或偏文科性大学、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本科与专科、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一个章节、同一节课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是有差异的。以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例,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教育,偏重于教授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是一种通才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专才教育,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兵头将尾”式人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教属于 5B级教育,其“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与资格。”[3]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上,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差异是:前者重在对思想政治理论全面系统的学习研究,后者重在把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员工基本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讲,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办学特色及特定专业培养计划需要,其实质上就是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单位、企业对于特定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市场是衡量一所大学其所设定的专业、所制订的培养计划,所培养学生是否适应企业、公司、用人单位需要的杠杆。

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以前企业招聘人员、引进人才时多参照的是学历和资历,强调的是才。然而,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均摒弃了过去那种以才代德的认识,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从思想政治方面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企业员工的最基本素质;从社会公德的角度分析,懂得文明礼貌、有爱心、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和他人、注重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德意识乃是当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职业道德来思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品质[4]。而近年来,一份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对 4 695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不同的企业,对于引起人才其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微软选拔人才特别注重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IBM用人标准有三点:必胜的决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团队精神。摩托罗拉强调远见卓识、创造力、行动力、果断、道德。联想集团强调做人要正;胸有大志,有极强的进取心;有才能。大学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做好自我调整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自主办学,更多是指大学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修订培养计划,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面,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适当突出某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应现代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满足国家、社会对各类各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高级层次的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为一定的阶级、政治、国家和社会服务。这是国家社会对各类各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的高级层次。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什么人”方面,要立足于满足两个层面的需要,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价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价值,满足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需要。现实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或正在表现出来并为人们感受到的价值。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人的思想现状来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培养和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既是国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个体走上社会、立足社会的迫切而现实性的要求。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新时期的大学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办学理念的转化,实质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于大学培养目标的转变。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社会公民,而非社会精英,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关于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目标,主要集中表现在对学生进行现代人格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上。

现代人格教育。人格,即人的信仰和情操、态度和兴趣、气质和习惯以及价值观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有机统一。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在当今社会,现代人格是指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相适应、相吻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诸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而普遍的现代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诸如: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挑战,相信科学,努力进取,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民主精神,富有责任心,遵守法律等。拥有现代人格的人,是将这种现代品质由内心到外表有机融为一体,时时处处体现在工作、交往、生活之中,是一种自然、真实的品质流露,而非外在表面上的“现代”。

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以使培养对象具有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循的。根据我国政府于 2001年 9月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基本要求主要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公德反映的不是某些个人、团体、党派、阶级阶层的道德要求,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它应当并且也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可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是一个社会基础的文明教育,是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的第一个台阶。只有踏上这个台阶,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英国学者罗素曾经说过,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5]。因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必要的。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价值,满足国家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在现实价值实现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要追求理想价值的实现。理想价值是指具有超越现实的前瞻性的价值判断。从近期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价值表现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从长远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价值表现为服务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一言蔽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培养矢志不渝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具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

满足于实现这一目标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党中央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在当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6]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也是国家、社会对各类各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直接、最现实、最具普遍性的要求。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当前,尽管人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方面的作用已经达成了共识。然而,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目标层次的含糊性,以及过于追求高大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分层设立教学目标,以适应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充分调动教育对象和办学单位的积极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更好的各类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6.

[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J].教育参考资料,1998,(18):20.

[4]霍玉敏.现代企业人才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29):192.

[5]罗素.权威与个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8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On the H ierarchy of Class Teach ing Targe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 se

SU Li2g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Huain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uainan 232001,China)

It is the primary task for the present universityπ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to improve its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i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take the anglesof adjoining the students,the reality and life to p repare and teach the class so as to realize the hierarchy and detail teaching target to meet the needsof different groupsduring the teaching.On the basisof achieving each basic simp le target,finallywe can achieve the super and complicated target.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teaching knowledge,cultivating ability,enhancing accomplishment”,the teaching targetsof i2 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satisfying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growth;satisfying the needsof different school2managing featuresand training plans for specific majors;satisfying the three basic gradations asked by country and society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in various kindsof schools.

ideology and politics;class teaching;teaching target;hierarchy

G642.0

A

1001-7836(201.)09-0076-04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33

201.-01-20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研究基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层次性研究》资助课题(HJX09-13)

苏立公 (1968-),男,安徽淮南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个体目标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