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晏子拒侍谈“公仆”本色

2011-08-15 00:48颜清阳
湖北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社稷人民公仆公仆

□ 颜清阳

从晏子拒侍谈“公仆”本色

□ 颜清阳

近看《晏子春秋》,里面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的齐国,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者也?”对曰:“婴,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当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自是之后,君不以礼,不见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三》)

对于君王齐景公要求“进暖食”、“进服裘”,作为臣子的晏子两次不从命,理由很简单也很充足,他认为自己虽然在齐景公驾下为臣,但做的不是“奉馈(侍奉用膳)之臣”、“茵席(起居铺席)之臣”。这类侍奉君王生活的私事不属于丞相的职责与本分,完全有权拒绝不做。齐景公没想到晏子会拒绝自己,尴尬之余禁不住问他:“何为者也?”即“你是干什么的?”晏子说:“婴,社稷之臣也。”景公又问他,“何谓社稷之臣?”晏子回答道:“就是立于朝堂之上,掌管大政方针,能够安邦治国之臣……”在晏子看来,“社稷之臣”应当服务于国家与人民,而不属于某一位君王,就是说,臣子可以为社稷苍生尽忠,而不必为君王私事效力。用现在的话说,“社稷之臣”是国家的“公仆”而不是某个官员的“私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晏子能够拒绝服侍君王的生活,提出“社稷之臣”的理念,实属难能可贵。他的“社稷之臣”理念可以说是对“人民公仆”的古典诠释,对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如何保持与坚守公仆本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人民公仆”顾名思义,即人民共同雇佣、为人民办事的仆人。“公仆”(public servant)一词是近代从西方文字翻译过来的新词语。公务员与公仆是同义语,英文为public servant或civil servant。可见,公务员从本义上说,就是公仆的意思,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意思。

中国共产党人把公仆理论付诸实践,风范长存,影响深远。从1927年开始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色革命政权起,我们党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成为人民公仆。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立时,由毛泽东签署的第1号布告就指明:这个政府是“为数万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工农兵士及其他被压迫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毛泽东于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郑重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一切群众生活中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34年他发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就是要求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当好人民的公仆。当年在革命根据地处处都能见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1946年朱德在一首诗中曾经生动写下了当地的真实情景:“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公仆”思想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弘扬。1957年,毛泽东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没有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是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他说:“我不是皇帝,我是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公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保持公仆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三条明文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把“公仆”写进党章,作为对共产党员的定性定位,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牢记力行。任何党员干部都要牢记: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必须承认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的身份是人民的公仆,自己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自己的行为必须对人民负责。简言之,就是要保持公仆本色,树立“公仆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为政要不移公仆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本来是人民给的,却误认为是顶头上司给的,因此,天天只记得为领导服务,时时记得往领导家里跑;有些误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人一等,自己的权力是凭个人能耐“自我奋斗”的结果,因而将权力看作是个人的私产,是继续“自我奋斗”、追求更大权力的阶梯;本来人民群众是自己最深厚最丰富的政治资源,离开群众势必寸步难行,有些却误认为自己是群众的“救世主”,对群众颐指气使,对人民作威作福。他们心中根本没有党和人民,颠倒了与人民之间的主仆关系,忘记了公仆本色,丧失了公仆意识,在“权力意志”的驱动下,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压迫、掠夺人民的工具,像陈希同、王宝森、胡长清、许宗衡之流,不择手段地弄权营私,坑害国家,坑害人民,对党和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人民将永远将其唾弃。

相反,有些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的身份只是人民的公仆,并以完全、彻底的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那么,他就能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扎根于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王善洲等党的优秀干部那样,真正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对群众怀有赤子之情,一辈子甘当人民的老黄牛。他们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和楷模,他们就将永远存于人民心中。

公仆意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工作中自发产生的,而是改造世界观的结果。一方面,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公仆意识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心系群众,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主人和公仆的位置,真心实意、心甘情愿地当“公仆”,真正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要公正无私,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另一方面,要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进行“公仆意识”的教育,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增强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

★作者:颜清阳,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副调研员、副教授。

达名流

猜你喜欢
社稷人民公仆公仆
“只见公仆不见官”
一句话
观俊鹿之小体 察文化之大形
修好共产党人“心学” 做新时代人民公仆
立晋社稷与魏晋嬗代
马克思政府观简论
春秋时代的“国家公仆”
浅谈党的干部如何做好人民公仆
甘当人民的公仆
官员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