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二)

2011-08-15 00:51:29四川省种子站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子粒叶鞘春播

□四川省种子站

玉米新品种

一、仲玉1号

1.选育单位 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用自选自交系546-130作母本,与外引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约119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圆。株高约301.1cm,穗位高约119.5cm,全株叶片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极大,雄穗侧枝姿态中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极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20~22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307g;子粒类型中间型,顶端主要颜色黄、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20g/L,粗蛋白质含量10.2%,粗脂肪4.3%,粗淀粉71.0%,赖氨酸含量0.28%。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小斑病、纹枯病,高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20.69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21.2%,7试点均增产;2010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47.4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8.8%,9试点8点增产。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3kg,较对照增产19.3%。

5.栽培要点 适宜春播,种植密度3 000~3 200株/亩,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攻苞肥,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二、金穗888

1.选(引)育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珏玉玉米研究所选育,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

2.品种来源 系河北省石家庄珏玉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2275作母本,与自交系X108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 春播全生育期125天。第一叶鞘颜色深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48cm,穗位高88cm,成株叶片数21叶;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紫。果穗形状圆锥型,穗长19.7cm,穗行数17行,行粒数41粒,千粒重356g,出籽率85%;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红,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40g/L,粗蛋白质9.5%,粗脂肪3.7%,粗淀粉76.6%,赖氨酸0.17%。经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519.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2%,增产点率10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8.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32%,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89.1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2.7%,增产点率100%。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1.5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6.4%,增产点率100%。

5.栽培要点 春播,亩植密度2 800~3 000株。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三、博玉1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资中瑞博农作物种子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系资中瑞博农作物种子研究所用自选系R337作母本,与自选系R99-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春播全生育期116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52cm,穗位高93.3cm,成株总叶片数18~19片,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20.8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456g;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39g/L,粗蛋白质11.0%,粗脂肪4.0%,粗淀粉 77.2%,赖氨酸0.29%。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554.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5%,增产点率10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98.3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2%,增产点率100%。两年平均亩产526.4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4.4%,增产点率100%。2009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5.2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5.0%。

5.栽培要点 适宜春播,一般亩植2 800~3 200株。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适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四、汉玉1号

1.选(引)育单位 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系用外引自交系698-3作母本、自选自交系Z6721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约117天。第一叶鞘颜色绿、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约250cm,穗位高约104cm,全株叶片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极少,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约19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约36粒,千粒重约305g,出籽率约85%,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49g/L,粗蛋白质10.7%,粗脂肪4.1%,粗淀粉71.8%,赖氨酸 180.34%。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44.9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2.5%;2009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97.7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5.8%。两年18点次全部增产。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1kg,增产8.4%。

5.栽培要点 适宜春播,适宜种植密度3 000~3 200株/亩。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攻苞肥,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五、绵单118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系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系绵723作母本,与自选系绵714作父本配组育成。

3.特征特性 春播全生育期124天,较对照川单13晚2天。第一叶鞘颜色绿,第一叶尖端形状圆。株高283.5cm,穗位高104.6cm,全株总叶片数20~21;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19.3cm,穗粗5.4cm,穗行数20,行粒数38左右,千粒重376g,出籽率83.2%,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白,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35g/L,粗蛋白含量9.5%,粗脂肪含量4.0%,粗淀粉含量77.3%,赖氨酸0.30%。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560.8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0.5%。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 480.8kg,较对照川单 13增产16.8%。两年平均亩产520.8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3.3%,18点次试验17点增产。2009年参加四川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7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7.1%。

5.栽培要点 春播,四川省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为宜。密度以每亩2 800~3 200株为宜。最好采用肥团(或方格、营养体)盖膜育苗移栽。结合育苗移栽足施底肥,适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加强田间管理,抓好全苗,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六、源育16

1.选育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系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自选系Y9137作母本,与自选系811-816-9-6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13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54cm,穗位高106cm;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浅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19.9cm,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7粒,出籽率87%,千粒重357g;子粒类型偏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8g/L,粗蛋白9.7%,粗脂肪4.2%,粗淀粉72.8%,赖氨酸0.29%。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感小斑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73.5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2.1%,10试点均增产。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68.2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2.0%,9试点8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20.8kg,比对照增产12%。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3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1.7%。

5.栽培要点 四川一般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密度以2 800~3 200株/亩为宜。推荐采用肥团(或方格、营养体)盖膜育苗移栽。足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一般总施肥量每亩纯氮20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6kg左右。加强田间管理,抓好全苗,确保密度,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七、必胜6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系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BSV62作母本,与自育自交系BS08-5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31天左右。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49.4cm,穗位高101.7cm,单株总叶20片左右,成株叶片与茎秆角度小,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深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圆锥形,穗长20.4cm,穗行数16.9,行粒数35.4粒,穗粗5.4cm,千粒重299g;子粒类型马齿型,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紫,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2(g/L),粗蛋白 11.4%,粗脂肪 4.5%,粗淀粉71.5%,赖氨酸0.32%。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山区组)区试,平均亩产523.1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0.5%;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30.2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8%。两年平均亩产526.9kg,比对照增产11.2%,19个点次,16点次增产。2010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山区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9kg,比对照增产11.9%。

5.栽培要点 宜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播种。密度以2 800~3 200株/亩为宜。该组合对肥水条件要求比较高,苗期特别注意苗全、苗齐,培育苗壮;重施底肥,轻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及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山区。

八、高玉988

1.选育单位 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系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墨178作母本,与自选系西3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33天,与对照川单15相当。第一叶鞘颜色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匙形。株高约270cm左右,穗位121cm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主轴与分枝夹角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白、背面颜色白,穗轴颖片白色,籽粒排列形式直。穗长20cm左右,14~16行,行粒数39.8粒,千粒重322g,出籽率81.48%。子粒容重767g/L,粗蛋白质10.9%,粗脂肪5.6%,粗淀粉 74.0%,赖氨酸0.26%。经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试,平均亩产535.2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8%,10个试点均增产。2009年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试,平均亩产521.3kg,比对照增产11.6%,9个试点均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28.3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7%,9个点次均增产,增产点率100%。2010年四川省玉米新组合生产试验(山区组),平均亩产530.5kg,比对照增产10.8%。

5.栽培要点 适宜春播,每亩保苗3 000株为佳。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一般亩施氮肥35kg,五氧化二磷15kg,钾肥15kg,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山区。

九、神龙玉8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神龙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自交系C38012作母本,与自交系C3852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8天,与对照川单13相当。第一叶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匙形。株高约250cm,穗位高90cm左右,全株总叶片数19~20;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22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6粒,千粒重300.4g,出籽率86.4%;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淡黄,穗轴颖片颜色白,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1g/L,粗蛋白含量11.6%,粗脂肪含量4.4%,粗淀粉含量72.9%,赖氮酸含量0.31%。经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大斑病,感小斑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01.0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0%,10点次试验9增1减。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0.2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7%,9点次8增1减。两年平均亩产475.6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4%,19点次试验17增 2减。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22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7%。

5.栽培要点 宜春播。密度以2 800~3 200株/亩为宜。最好采用育苗移栽,也可直播。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足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蜀龙13

1.选育单位 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 系用自选自交系5154作母本,与外引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约118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

尖到圆。株高约296.2cm,穗位高约113cm,全株叶片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少,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中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极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浅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20~22cm,穗行数约18行,行粒数34粒左右,千粒重299.9g,出籽率84.4%;子粒类型偏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05g/L,粗脂肪4.1%,粗淀粉72.6%,赖氨酸含量0.32%。经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91.1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7.9%,10试点9点增产;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09.0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8.5%,7试点均增产。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7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8.6%。

5.栽培要点 春播和夏播均可,适宜种植密度3 000~3 200株/亩。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攻苞肥,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一、乾泰1号

1.选育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籽公司。

2.品种来源 系白银市平川区种籽公司用自选系P01做母本,与自选系Q71作父本配组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7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47cm,穗位高99cm,单株总叶片数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小,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小,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锥形型,穗长18.5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313g,出籽率83.1%,籽粒类型硬粒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橙、子粒背面颜色橙,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67g/L,粗蛋白质含量9.7%,粗脂肪含量3.7%,粗淀粉含量74.0%,赖氨酸含量0.26%。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抗纹枯病,高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25.3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10个试点均增产。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84.6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5.1%,6点次试验点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4.9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65%。2010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8kg,比对照增产13.4%。

5.栽培要点 四川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适期。密度:亩植3 000~3 200株。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并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早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种子包衣处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二、德润玉188

1.选育单位 成都金卓农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 系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BS08-22作父本,与自选自交系BSV62作母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4天左右。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圆。株高255.5cm,穗位高88cm,单株总叶19片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少,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深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4cm,穗行数16.4,行粒数39.7粒,千粒重299.1g;子粒类型马齿型,顶端主要颜色淡黄、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3(g/L),粗蛋白9.2%,粗脂肪4.36%,粗淀粉71.3%,赖氨酸0.29%。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试平丘组,平均亩产536.1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2009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组续试,平均亩产486.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6%。两年平均亩产515.7kg,比对照川单13平均亩产467.9kg,增产10.2%,17个点次,16点次增产。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6kg,比对照川单13平均亩产473.2kg,增产10.4%。

5.栽培要点 宜春播,四川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播种。密度以2800~3 200株/亩为宜。该组合属于大穗型品种,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苗期特别注意苗全、苗齐、培育苗壮;施肥技术主要是重施底肥,轻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及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十三、龙特999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比特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 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4年用自选自交系成自4111作母本,与自选自交系成自205-1-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 春播全生育期122天。第一叶鞘颜色绿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303.1cm,穗位高120.0cm;成株叶片数20叶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色。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色,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3cm,穗行数17行,行粒数39.8粒,千粒重343g,出籽率84.4%;子粒类型中间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桔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67g/L,粗蛋白质含量8.9%,粗脂肪含量3.2%,粗淀粉含量71.7%,赖氨酸含量0.27%。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纹枯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60.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9.5%。10点9增1减。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7.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9%,8点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14.7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1%。201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55.1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4%,4点均增产。

5.栽培要点 宜春播,密度3 200~3 600株/亩左右。重施底肥(30%),多施苗肥和拔节肥(35%),重施攻穗肥(3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查苗补缺,确保苗保、苗齐和苗壮。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猜你喜欢
子粒叶鞘春播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物杂志(2023年3期)2023-08-07 01:04:08
全国春播面积9.4亿亩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植物保护(2016年1期)2016-09-14 06:14:52
辽宁省2016年春播种植意向调查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21
辽宁春播顺利 夏季关注降水
新农业(2016年18期)2016-08-16 03:28:32
凤栖梧·植保员
湖南农业(2014年9期)2014-04-02 07:03:37
甘蔗叶鞘破坏与剥离方式试验与分析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