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X”结构语表形式探究

2011-08-15 00:48菲,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动宾补语宾语

陆 菲,李 敏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贼X”结构语表形式探究

陆 菲,李 敏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由东北方言进入普通话的“贼”是一个程度副词,“很,非常”的意思。它既与其他的程度副词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又存在着不同的地方。为此,通过“贼X”语表层面上的特点,对“贼X”的组合规律做以总结,以期帮助读者加深对东北方言的理解。

贼X;程度副词;句法结构

随着《武林外传》的热播,“喜欢,贼喜欢”这句台词在网上悄然流行开来,在这里“贼”是个副词,当“很,非常”讲。本文试图在方言和普通话这个大框架下对“贼X”结构进行考察。

一、动词考察

1.心理动词考察。“贼”可以修饰部分表示心理状况、待人态度等心理动词,如:贼信任、贼感激、贼嫉妒、贼害怕、贼了解、贼妒忌、贼顾忌、贼相信,下面来看具体的例子:

佟湘玉:啥都不要说了,你就说你喜不喜欢我?

白展堂:喜欢,贼喜欢。

但并非所有的心理动词都可以进入“贼X”结构,比如“曲解、原谅、谅解、误会、误解、认可、认定、生怕、恐怕、痛惜、憎恶、酷爱、沉醉”等心理动词就不可以进入“贼X”结构。

2. 能愿动词考察。按照黄、廖版[1]15和邢福义版[2]《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的介绍,我们发现只有“愿意”、“应该”、“会”、“能”“肯”等几个能愿动词可以进入“贼X”结构。如: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为玉树捐款,那是贼应该、太必须了。但大部分的能愿动词被“贼”修饰后一般要加上宾语,语句才通顺,如“贼肯干”、“贼会说话”,我们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3.一般动词的考察。语法学界一直认为动词(除心理的动词以外)基本上不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然而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为数不多的具有实在意义的一般动词也可以进入这一结构。如:他这个人贼讲究,吃饭必须四菜一汤,将来谁要是嫁给他,光做饭就是也很大的挑战啊。

其他的例子还有:贼反对、贼配合、贼享受、贼关注、贼抵触、贼熟悉、贼深入、贼吸引、贼争气。

二、短语考察

和修饰一般动词相比,“贼”与动词性短语的组合要多很多,而且形式也比较复杂。张谊生先生曾把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性词组分成“能愿动词、有+NP、感觉类VP、抽象类VP、兼语类VP、述补短语、很+数量VP/VC、略/稍微+V/VV/VC/VP”[3]八大类。根据对语料的分析,并参考张先生的分类,我们把程度副词“贼”可以修饰的动词性短语分成以下几类:

A.贼+动宾短语

一些表示心理状态、个人情绪、待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动词和少数具有实在意义的动词可以加上宾语受“贼”的修饰。如:

a.贼依赖人,贼歧视黑人,贼花时间,贼讲道理

b.贼受欢迎,贼懂得招人喜欢,贼吃了一惊,贼怕打针c.①贼能吃,贼会吃,贼能吃苦,贼愿意去

②贼会耍手段,贼会逗心眼,贼能耍官腔,贼肯卖命d.贼有/没水平贼有/没内涵贼有/没文化贼有/没意思

我们发现a、b组出现的动词大都是表心理状态、情绪态度、评价等方面的心理动词和少数具有实在意义的动词。不同点是a组里的宾语全是体词性的宾语,而b组里的宾语全是谓词性的宾语。c组动宾短语是由能愿动词来充当述语的。但我们发现若把①组中的能愿动词去掉变成“贼+宾语”,那么这个“贼+宾语”结构是不成立的。而②组中的能愿动词去掉的话变成“贼+宾语”,那么这个“贼+宾语”结构大多数是成立的。例:

贼能吃→*贼吃,贼会吃→*贼吃,贼能吃苦→*贼吃苦

贼肯卖命→贼卖命,贼会逗心眼→贼逗心眼

原因是:①组的动宾短语的宾语是一个单音节或双音节的动词,而且这个动词动作性很强,所以不能直接受“贼”修饰。而②组的宾语本身又是一个动宾短语,当这个内部的动宾短语刚好满足a组或c组的动宾短语的要求时,“贼+宾语”这个结构就会成立,反之则不能成立。

d组的动宾短语是由“有/没”来充当的。通过分析,我们得出d组的宾语都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那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不能进入该结构。如:﹡贼有/没桌子 ﹡贼有/没房间

B.贼+动补短语:

此结构里的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带可能补语来充当的。这里所说的“可能补语”我们参照黄、廖版《现代汉语》[1]98中的第二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因此,我们把“贼+动补短语”也分成两类。如:

a.贼+V+不/得+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主要有“了、住、起、到”等。如:

贼受不了,贼禁得住,贼靠不住,贼忍不住,贼瞧不起

b.贼+V+不/得+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主要是“来、去、过、上、下、下去”等。如:

贼气不过,贼讲得来,贼放不下,贼看不上,贼忍不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组合形式都是“贼”修饰整个动补短语,它内部结合很紧密,动词和补语凝固在一起,中间基本上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C.贼修饰兼语短语

我们把“贼”修饰兼语结构用“贼 +V1+N+V2”来表示。王珏把有致使义的V1分成了两类,命名为“引发”类和“使令”类动词。“不表示实在动作、行为,也不是施事主动发出的,而是某种情况产生的客观效果是‘引发’类动词;‘使令’正相反。”[4]他得出只有“使令”类动词才能进入程度副词修饰兼语这一结构。通过语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得出可以进入“贼+V1+N+V2”这一结构的V1和王钰得出的结果一样大多是没有具体实在意义、带有使令特征的动词“叫、让、惹、使”等;V2则多是与人的心理活动、或情绪有关的动词。例:

贼叫人高兴,贼叫人不舒服,贼让人难为情,贼让人不省心,贼让人为难,贼惹人讨厌

另外,我们发现可受“贼”修饰的兼语短语中的V2大多可受“贼”的直接修饰,并且可以把“V1+N”提到“贼”的前面,构成“V1+N+贼 +V2”如:

贼叫人高兴→贼高兴→叫人贼高兴贼叫人不舒服→贼不舒服→叫人贼不舒服

D.介宾短语

“贼”还可以修饰介宾短语,这种组合形式不太常见,介词主要有“替、给、为”等。例:

贼替他担心,贼替他害怕,贼替他操心,贼为他操心,贼给人添麻烦,贼为中国人争脸

这里介词所引进的名词可以看做是引进后面宾语所指向的对象。即“贼为他担心”中“担心”所指向的是“他”,而“贼为中国人争脸”中“争脸”指向的是“中国人”,其他的例子亦然。

三、名词考察

汉语中,有一部分名词具有区别性特征的内涵性状义或外延性状义,这些名词可以受“贼”的修饰。我们把这类名词分为三大类。

1.专有名词

这类专有名词大多是专有人名,这类名词的共同点是知名度非常高,无论大人小孩都比较熟悉。这些专有名词被“贼”修饰后不再仅仅表示这个人,而是变成这个专有人名性格中所带有的最显著的、人们最熟知的相关性质特征。如说到林黛玉就会想到她的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说到阿Q就会想到他的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

2.具体名词

这类具体名词大多是表示整体概念的名词:绅士、淑女、小市民、学者、专家、君子、贵族、天才、哥们儿、流氓、孙子等。在这里普通名词的意义由所指称的人转向指称这些人所具有的相关性质或表示人们对这类人的评价和看法。如:“贼淑女”指女子具有的贤淑风范和气质,“贼君子”指那些地位高、品德高尚的人,“贼垃圾”指人品有问题、很低劣的一类人。

3.抽象名词

这类抽象名词大多带有性状特征,如:“贼传统”表示循规蹈矩、符合大众的接受程度,“贼女人”表示体力差,易动感情,温柔,贤惠等性格特点。其他的例子还有:贼经济、贼精神、贼个性、贼君子、贼新潮、贼专业、贼阳光、贼前卫、贼英雄、贼古典

四、形容词考察

“贼”只能修饰单音节或双音节相对性质形容词,表示所修饰成分程度的高低。但由于“贼”修饰形容词比较常见,这里我们简要探讨:

1.表示人性格、品质的形容词。高、胖、矮、伶俐、能干、窝囊、幽默、傻、聪明、滑、帅、皮、倔、犟、逗、时髦。

2.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的的形容词。真、假、黑、好、坏、破、好看、好听、好吃、好喝、好玩、吓人、准、清楚、气派。

3.表示人体感知的形容词,如香、臭、甜、苦、辣、酸、咸、涩、冷、热、凉、温、软、硬、烫、滑、平整、饿、饱。

4.表示内心感受的形容词。喜欢、厌恶、痛快、郁闷、难受、憋屈、揪心、过瘾、烦、感动、着急、难受、恼怒。

5.表示待人处事态度的形容词。狠毒、缺德、狭隘、小气、大方、优柔寡断、斤斤计较。

综上,能够进入“贼X”结构的X主要是由心理动词、动词性短语、名词、形容词以及个别一般动词和能愿动词来充当。这些词语之所以可以进入该结构主要是由于他们都具有“性状义、程度义”。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5.

[3]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3..

[4]王珏.可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短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1):43 -52.

H136.4

A

1001-7836(201.)10-0163-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064

201.-09-12

陆菲(1985-),女,河北秦皇岛人,2009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李敏(1987-),女,湖北宜昌人,2009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动宾补语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动宾结构中动词虚化的认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