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俐,尹贵俭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无锡2.4028)
《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与讽刺
徐彦俐,尹贵俭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无锡2.4028)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以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题材,对这部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艺术特色,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和情节发展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可以深刻体会到这部现实主义杰作闪耀着的喜剧色彩。
《傲慢与偏见》;幽默;讽刺;分析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19世纪初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这部小说写成于1796年,原书标题为《第一印象》,后经过作者改写并于1813年用现名发表。该书是奥斯汀最成功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
小说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有四个姐妹:姐姐简·班纳特,妹妹玛丽·班纳特、凯蒂·班纳特和莱蒂娅·班纳特。姐妹们单调且略显平静的生活伴随着两个年轻小伙子的到来而泛起无可平灭的波澜[1]。健康向上的宾格里和富家子达西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在结识了镇上班纳特家的这“五朵金花”之后,一段美丽而饱含“傲慢与偏见”爱情故事发生了。
《傲慢与偏见》主要描写了几对青年男女的婚恋故事: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建立在平等和相互了解基础上的婚姻;柯林斯和夏洛特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的婚姻;韦翰和丽迪雅建立在情欲之上的婚姻。奥斯丁通过对柯林斯与夏洛特的婚姻和韦翰与丽迪雅的婚姻的否定,传达了一个观点:幸福的婚姻应建立在爱情和相互了解尊重的基础上,这样的婚姻观在今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幽默在《傲慢与偏见》中无处不在,它贯穿于全文。小说中的幽默是通过主题、滑稽的人物形象及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表现的[2]。
1.主题的表现
小说中第一句话便体现了全文的主题,以下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为中心点来发展进行的。“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看到这句话后,读者会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凡有产业的单身汉”将会娶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二是引起读者对“举世公认的真理”的警觉[3]。这样,小说的开头,就让读者以全知全能的局外人身份来观看故事的发展,领会到小说的幽默感,这句为全书奠定了喜剧的基调,由此引出一大群可笑的人物和一连串可笑的情节。
2.人物形象的表现
滑稽的人物形象是本小说的一大亮点,幽默体现于此。班纳特太太、玛丽和柯林斯都处在一种盲目的自我确信中,受尽了捉弄还蒙在鼓里,找错了目标还自以为是。如柯林斯牧师可谓是一个“糊涂,满脑子错觉和自相矛盾”的典型的喜剧人物。他盲目自信,受人奚落而不自知。这些在第十九章求婚一场表现得最充分。他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郑重宣布他将娶班纳特家的一个女儿,以弥补因继承其财产,而对其一家人的损害。这完全像是在做散发着铜臭的交易,而他却讲得那样轻松自如。在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一口气表白了他之所以要结婚的理由,没容得伊丽莎白表述自己的观点。当他被伊丽莎白拒绝之后,他仍执拗地认定“你拒绝我的求婚,不过照例说说罢了”。他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3.情节描写上的表现
小说中的幽默,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戏剧性格上,而且表现在众多情节的戏剧性处理上。小说主要情节是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崎岖不平的爱情道路以及两人傲慢与偏见的摩擦碰撞。误解不断加深,直至爆发成冲突。在此过程中,正是误解推动着喜剧的发展。首先,在舞会上,傲慢的达西对伊丽莎白不屑一顾,使得伊丽莎白对他心怀不满。其次,简由于淋雨生病在主人家里留宿,便引出伊丽莎白徒步探望姐姐这一情节。探望期间,伊丽莎白一直与达西“斗嘴”,使得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不断加深,达西则逐渐对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再次,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可以说是喜剧冲突的高潮,同时亦是两人关系变化的转折点。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终于达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他衷心地向她表达了“我多么敬慕你,多么爱你”。但达西却又带着傲慢的语气,觉得伊丽莎白出身低微,他自己是降格一求,而这家庭方面的障碍,又使得理智与心愿总是两相矛盾。这种不恰当的求婚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自尊心极强的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这一场面是作者巧妙安排的走向喜剧性和解的关键:伊丽莎白的倾诉解开了两人之间的一系列误解。一封达西的长信使伊丽莎白的误解顿然冰释,她终于明白,曾因抱有偏见,才轻信了韦翰的谗言。作者精心设计的喜剧性冲突由发展达到高潮,在幽默和解中结束全剧[4]。
综上所述,《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典型通过幽默来贯穿全文的喜剧小说,她的小说通篇洋溢着喜剧色彩,让人发笑。但这笑里也包含了不笑的一面,即对人性丑陋一面的嘲笑。
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段,它说的是一件事,指的却是这件事的反面。它既指语言的修辞技巧,也指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与正面描述意义相左的暗示或对照技巧、组织结构方法。奥斯汀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以适度的艺术自觉,熔铸出更为成熟的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更是让她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她的小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讽刺的语调、嘲弄挖苦的文字,而且还作用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和故事构思上[5]。
1.通过主题来表现
《傲慢与偏见》的主题是:英国乡间中产阶级的婚姻。“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了。”奥斯汀采用反讽的方式,通过对四对青年男女的婚恋描写证明了这一真理,揭示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比如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卢卡斯小姐的婚姻就能“证明”这一真理。柯林斯有先父的产业、有牧师的地位,只缺少一位理家的太太。他在三天里两次求婚,先是遭到了表妹伊丽莎白的拒绝,然后又从班纳特家的邻居夏绿蒂·卢卡斯小姐那儿获得了成功并迅速成婚。作者用反讽艺术的手法提示了婚姻的实质,从而传达了微妙的讽意,其实质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
2.通过人物塑造来表现
奥斯汀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反讽的手法,刻画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她的每部小说都有一些“漫画人物”出现,他们性格单一,其共同特点是性格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小说的典型代表就是班纳特太太和柯林斯牧师。班纳特太太作者将她描述为:一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她平生最大的事,就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平生最大的慰藉,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为了说明班纳特太太的这一特性,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讽刺描述。例如,柯林斯与伊丽莎白的婚姻是她一心想要撮合的,可伊丽莎白再三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柯林斯转向夏绿蒂并获成功,看到夏绿蒂嫁给柯林斯,她“坚决不相信这回事”,“这门亲事可能会破裂”。再比如丽迪雅与韦翰私奔后,班纳特太太担心女儿没有新嫁衣而烦恼。这些情节都用反讽手法,写出了班纳特太太愚昧无知、自私自利的本来面目。作者让她在一个个场合里出怪露丑,充分表现了漫画式夸张,运用了丰富的反讽技巧。
3.通过情节和故事构思来表现
小说中的情节由一连串的戏剧性场面构成,反讽渗透在这些场面和情节之中。场面主要表现为一场场的舞会,一回回的家宴,一桌桌的纸牌,一次次的散步,而构成这些的是人物的对话和闲谈。作者在这些对话中暗寓反讽,完成情节的反讽。伊丽莎白与柯林斯、达西、咖苔琳的对话构成了情节的主干,也是情节反讽的集中体现。如:在尼日菲花园中的舞会上达西和伊丽莎白两人一个怀着傲慢,一个带着偏见,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作者对贵族的偏见与傲慢作了反讽,传达了全书的中心意旨。
奥斯汀的反讽也融汇在整个故事的构思上,形成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的表现。傲慢的达西最早断定,班纳特家的女儿如果想嫁给有身份地位的男人,机会一定不多。但是,他后来却爱上了班纳特家的女儿。而伊丽莎白指责达西,断然拒绝了他的求婚,但最终还是发现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奥斯汀就这样把世间的荒唐、矛盾、可笑都用反讽的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喜剧世界。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运用风趣诙谐的语言,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方式,刻画了几对不同的婚姻,每一个婚姻都折射出在简·奥斯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为了财富而结婚的世俗婚姻和为了美貌与情欲而结婚的盲目婚姻都是错误的,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而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建立在爱情和理智基础之上的。
奥斯汀以喜剧性的态度观照人生,捕捉生活中的不协调因素,加以嘲弄,既继承了以往喜剧文学作品乐观主义的精神传统,又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质——平淡语言中反映出不平淡的主题,所以它有资格在西方喜剧文学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文中运用的幽默语言让我们从笑声中体会她对人性丑陋一面的嘲讽;用反讽的艺术手法剖析人们的愚蠢、各种可笑的弱点,表现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全面认识。正是因为这种幽默与讽刺的结合,才使《傲慢与偏见》成为一部伟大的闪耀着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
[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朱虹.奥斯汀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白敏.论《傲慢与偏见》的魅力[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4).
[4]唐韶凤.《傲慢与偏见》的轻喜剧风格[J].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版,2008,(4).
[5]徐欣.《傲慢与偏见》中的讽刺艺术[M].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版,2008,(1).
I106.4
A
1001-7836(201.)10-0136-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051
201.-08-29
徐彦俐(1960-),女,山东莱州人,教师;尹贵俭(196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