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2011-08-15 00:47曾维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卧床休克输液

曾维兰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常见急症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以致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发生心肌坏死;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因此,加强病情观察、协助医生早诊断早治疗是抢救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年收治的AMI患者50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2~80岁,平均63岁;40例于发病前数日多有乏力、胸部不适;8例在发病前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均有心电图的改变,可见异常深而宽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T波倒置,实验室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均有程度不同的增高,均符合AMI诊断标准。

2 抢救措施

(1)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绝对卧床;肌注度冷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持输液通畅;(2)溶栓治疗;(3)消除心律失常: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常可引起猝死,必须及时消除;(4)控制休克:给予升压药及血管扩张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6)治疗心力衰竭:可用强心剂和利尿剂。

3 护理

3.1 急性期护理 (1)绝对卧床,持续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输液通畅,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入量,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和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病情必须全面、细致,并通过综合分析估计患者预后,做到有预见性的护理,以下几种情况提示急性期患者预后较差,应加强观察:(1)60岁以上的患者;(2)既往有AMI发作或有心力衰竭史;(3)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4)剧烈疼痛持续;(5)发作时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或前、后壁合并梗死的变化或ST段显著抬高,以致形成单向曲线,血清酶大幅度增高,持续心动过速,尤其是心率超过110次/min者。注意心功能和尿量,准确记录数据,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休克等,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同时准备好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吸引器、急救药物等,随时准备抢救。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发病4h内禁食,发病3~5d宜少量、多餐,给低热量饮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避免过冷、过热、过饱,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可食香蕉、蔬菜、水果,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训练床上排便,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嘱患者勿用力排便。排便过程中加强心率、心律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病情恶化。

3.2 心理护理 (1)发病第1周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病友,消除陌生和紧张。对病情应耐心地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予保护性解释,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护理人员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把自己的负性心理渲染给患者。应态度和蔼,言语得体,操作时做到动作轻柔、熟练、准确,尽量减轻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适,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静。(2)发病1周后鼓励患者离床活动,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解除思想顾虑,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护理中应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指导,使患者有合理的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

3.3 康复护理 AMI完全愈合约需5~8周,一般发病4~6周后已进入恢复期。患者的运动量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和病情程度而定,如出现心前区不适、脉率在110次/min以上、心电图出现ST段偏移或心律失常时,应考虑活动量是否过大。患者入院第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以及个人卫生由专人护理。入院第2周如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或适当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经过4~6周治疗,如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出现,可考虑出院在家休养[1-2]。

1 刘秀兰,吴娟娟.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与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36.

2 湛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507.

猜你喜欢
卧床休克输液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