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伶俐
(大连新港通关技工学校,辽宁大连116023)
素质教育之我见
焦伶俐
(大连新港通关技工学校,辽宁大连116023)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的教育,它不只是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性提高。
素质教育;个性与共性;全面实施;学生主体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摘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的素质教育,其含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全面性、开放性和教育价值的多元性正好与信息社会的多样性相吻合。因此,在确定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时,应该融合教育目的“个性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的精髓,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协调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强调的就是人的个性化,甚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只要发展了人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性格、气质,就以为达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的;只要激起了人的兴趣,引发了人的多种需要、爱好,铸就了人的坚强意志,抑制不良情绪,就以为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诚然,人的个性发展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多样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有两种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有两种责任,即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和社会本身负责任,促进人的发展仅仅是教育完成了培养人的任务。我们知道,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人的个性化不等于社会的个性化,因为社会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总和,自有其发展的复杂性。在强调人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应强调共性,即人的社会化。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目的强调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往往交替着占据主导地位。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出现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核,学生在统一的模式中铸就、压抑了个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也就失去了独立性,最终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甚至教师都成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条件和工具,教育缺乏必要的控制,学生呈自由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不能与统一性有机结合,结果致使伦理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减弱,人际关系冷淡,缺乏合作、理解、认同的精神,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同样不适合信息社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所以不管在哪一个社会,哪一个阶级统治,社会在要求个人个性得以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和制约,要求人的个性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当然强调共性,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使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模式化,共性化的目的是促使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
(一)建立个性和共性统一发展的教育目标
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是自主,人的自主意味着自立、自由,社会的自主意味着社会体系的独立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只有自主的主体才能有创造性,摆脱外界的束缚,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但自主本身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将束缚自身的发展,这就要依靠共性的合力作用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共性的途径是一体化或者说是人的社会化。它指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一体化还指每一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只强调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一体化,同时个性和共性的发展不能以相互牺牲为代价。具体到教育领域,也就是发展能力不能以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代价,发展个性不能以伦理道德的丧失为代价。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应确立一个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和共性方面都得以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素质教育价值目标的多元性才能实现。
(二)调整课程内容促使人的社会化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他的发展。因此,教育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人,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所以学校除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志趣、个性外,还应开设使学生社会化、一体化的课程。课程教材改革至少应考虑五个问题。第一,增强课程意识,使用好新教材。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点。素质教育理应更重视教学,更强调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时间的充裕性等优势,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交往等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内在因素,如:动机、兴趣的培养、激发,情感、意志、品质的形成、发展等。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其中之一是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课。要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那种活动课程主要是选拔部分文体、科技尖子进行表演、亮相、获名次、得奖的认识,实是对素质教育的严重误解。第三,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如电脑、摄影等,要增加知识的科技含量,以提高学生对于现代生活的适应性。第四,重视隐性课程,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五,建设好地方课程,根据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准,编制体现社会特点、具有浓厚乡土味的地方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感情。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就痛感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的低落,从而提出要设立专门的伦理课程。使他们庄严而有目的地生活,明确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培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精神,接受新的参与形式、新的文化与道德规范,认识共同利益,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一体化思维。大连新港通关学校根据市场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了就业素质课,从入学伊始的自立、关爱到“我是合格毕业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融入就业市场提供了舞台。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向共性发展的中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民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大连新港通关学校创设了模拟公司、让学生进行实习演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外贸业务上的磨炼,更是一种职业人格的塑造。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力的要求与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同、合作、理解的态度使个性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向共性转化,又在实践中培养和磨砺个性,增强竞争意识,最终使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年来,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总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励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理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奔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教师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教师的情感还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只有把教书育人工作当做事业来追求,而不仅仅当做职业来从事,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就像演员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一样。总之,教师想教、爱教是学生想学、爱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有意义学习心向的最有力的因素。大连新港通关学校提出“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教的课,让学生因为喜欢班主任而喜欢学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教育理念,通过公开课、录像课、教学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内涵有两点:一是从形式上,即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二是从本质上,即从外在的和潜在的两方面去发展一个人的素质。发展人的潜在素质,从根本上讲就要实施主体教育,这是一种着眼未来,以育人为本的新文化启蒙和建设。与那种不尊重学生、不信任学生,压制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泯灭学生个性的教育相反,主体教育要从人的内心和行为两方面造就一个独立自主、有个性、有热情、有尊严、有责任心的人。素质教育正是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G641
A
1001-7836(2011)03-0037-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15
2010-06-20
焦伶俐(1979-),女,辽宁大连人,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