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作品阅读和学生写作中寻找生活的触点
——也谈读写结合

2011-11-14 06:10:34张丹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情感

张丹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40)

在文学作品阅读和学生写作中寻找生活的触点
——也谈读写结合

张丹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40)

写作是以学生为中心,文本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思想,再从阅读中寻找生活的触点,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在写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让阅读和写作伴随学生的思想一起成长。只有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他才能从阅读中对隐含在文字里的思想更为敏感,更愿意细读文章,从而找到更多意义,促进阅读的深化,从而做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文学作品;阅读;写作;生活;学生自我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据此,我们可以说:“没有生活体验的阅读是死阅读,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是死写作。”一切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苍白的。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有生命的对话。我们阅读作品是在倾听作者心灵的倾诉,也是在感应自我情感被触动的脉搏。课堂提供了作品与学生、作品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场所。在这里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这里的对话可以唤起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于是写作便是沟通作者、作品、自我和生活现象的桥梁。

一、教学原理

学习文章的意义,在于文中的思想启迪了我们的心智,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生命、生活的思考。文章学完如能在头脑中驻留美的风景、美的人物、情感的冲击、哲理的韵味、命运的轨迹、人生的感慨,那是阅读的成功;文章学完如能在心中回旋更多对生活的询问、对人生的质疑、对生命的探索,并把思考的结果诉诸文字,那是写作的提升。如何做到读写的双重提升呢?我想最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作品思想,再从阅读中寻找生活的触点,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在写作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让阅读和写作结伴而行,伴随学生的思想一起成长,唯有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了,他才能从阅读中对隐含在文字里的思想更敏感,更愿细读文章,从而找到更多意义,促进阅读的深化。本文的读写结合,不是“读”与“写”本身的结合,不是二者之间发生了直接联系;真正发生联系的是学生与文本,而写作只是文本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方式。既不是“阅读中心”也不是“写作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它的理论模型可以这样表示:

二、教学实践

由以上理论模型可知,我们的读写结合的核心是学生。在使用教材时,就要时时关注文中的内容有哪些可以与学生的现实和心灵生活相联系。我的设想是:根据所学的课文思想内容的不同,在阅读分析中侧重不同的思考点,挖掘作品蕴涵的深刻思想情感,然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引发出来的新的生活体验。我把自己的一些做法作了一下梳理,大概把阅读的文章分成这样几组(事实上也并不能把它们完全独立的。)

(一)感受型

这是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之后,选取不同角度,或采用全新设想,或改变文体样式融入自己生活体验来感受文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读出诗文中的情感内涵,另改编文学样式来表达。如《孔雀东南飞》可以把诗改编成小说,下面是节选自学生作文的片段:“此时,从墓中的光辉里飞出一对鸳鸯鸟,相互追逐,越飞越高。——是你敲我的门,再把我点亮!”

在改编文体的写作训练中,换一种方式去写作,特别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学生能够融注自我的生命体验,他吸纳着原文的营养,又释放着自己的性灵。既可以继承古典的诗意又可以融入现代语言和时代的思想因素。这种感受型的改编文体样式的读写结合有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以文本为媒介,以内容为连接,以形式的改变为触发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产生有我的全新创作,这应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读写结合。

(二)理解型

一篇文章它总是有作者要向读者传达的理念和情感,老师要带领学生去理解它、领悟它,然后再介入自我进行写作。读出文中情感,学会写出自我的真实情感。理解文中的“我”,写出生活中的“我”。如:《陈情表》中作者借祖孙相依和朝廷优礼之事,抒拳拳孝情的不可离和对皇恩忠情的不可拒之情,在人生的两难处境中作出了艰难选择:他的拒绝拒得悲恻动人,打动武帝。就此阅读之后达成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联系自身想一想你有没有遇到难以拒绝又不能不拒绝的事情呢?你能否对你要拒绝的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拒而不伤呢?请尝试写之!

有时我们讲课,到了学生理解了文中的情感,课便终止了。其实,我们如能稍作引导,就可以找到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触发点,由文本的思想状态联想到自我的生活处境,自然会生发许多感触,就让写作给他们一个情感的出口,借文本梳理自己的情感生活,借写作来抒发自己的全新体验。于是写作就是沟通文本和学生情感的桥梁。

(三)评价型

对于文学作品,总会有很多文学人物和其中的生活现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有心的读者思考它们并想去评价它们。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心地设计阅读和写作中的评价环节。在对作品的评价中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人物,读出人物性格内核,写出对人物的评价。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的评价,历来贬抑之词居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下她身上的优点:她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很是穿梭自如,成功的秘诀应该是在于对别人心理的把握,这的确是她的聪明;她在掌管家务事上,做事也非常周全,这的确是她的能干。但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她呢?就是因为她没有善良宽厚的心。

在阅读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人物,会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当我们就人物某一方面性格去挖掘自有其深刻性,但那是偏激中的深刻。把文学的感性和哲学的理性相结合,使我们的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全面。把阅读中的思辨方法引向写作,以冷静的头脑审视评价作品,会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这时的阅读就不仅是寻找作品中的人物在现实中存在的意义了,同时在我们的写作中也会带来一定的思想启示。

三、教学策略

这种欣赏型的读写结合训练即是以写促读式。因为欣赏更多来自于个人的喜爱,更为感性,是带着更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参与的阅读,随性写作。欣赏型的读写结合,重在让个体阅读时不受打扰地沉浸于作品中,在作品的空白点里生发读者的联想,融入鲜明的个性色彩,对其喜爱的部分加以品读,写出独具特色的赏析文字。

事实上在操作中也包含了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读写结合的训练。笔者意在引起老师们对读写结合的全新关注,注意在阅读中对作品思想性的深入挖掘并延伸在写作中,在写作中融入学生生活的和自我的感受。教师在作文的命题中去关注和寻找阅读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与作品能够真诚对话,在阅读中加深思想认识,在写作中升华生活思考,建立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富有活力!

Seeking for the Sparks between Literature Reading and Students Writing——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ZHANG Dan-yang
(Literature Department,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Writing centers around the student and is the concrete ways of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exts and students.The task of the teacher i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tap the ideas of passages,then to find 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ading and real life so that the desire to write can be aroused and it does goo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Only when the thought is developed can the students be sensible of the implied ideas in the texts.Then the students will be willing to scan the texts to find out more meanings and read further.So both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be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literature;reading;writing;life;individual

G642

A

1001-7836(2011)03-0073-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30

2010-06-20

张丹阳(1973-),女,黑龙江庆安人,北京市第62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2008级教育硕士,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作文写作研究。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