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振贤 李 汇 张如海 陈俊堂 朱艳丽 陈 跃
(1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5000;2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新近研发的、性能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一些材料称之为新材料。新材料技术则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21世纪 6大高新技术领域分别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其中,生物技术是 21世纪技术的核心,信息技术是 21世纪技术的前导,空间技术是 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海洋技术是 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而新材料技术则是 21世纪技术的支柱。
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新材料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本世纪最重要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1]。与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近年来,新材料的主要研究热点有: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智能材料以及含高温超导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在内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导向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3-4]。纲要着重指出:冶金和建材行业要立足于国内需求实际,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品研发、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筑业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着力用先进的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在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部分又指出:国家将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5];鼓励企业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支持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纲要明确提出:新材料产业的重点是发展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6]。
此外,鉴于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趋紧迫,现有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务院在 2010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国家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方面人士普遍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立足于国家的战略需求,要体现阶段性特点,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6]。
解读“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内容,不难理解,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5],将极大地推进新材料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一机遇,着力促进新材料产业创新,使之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利润增长源。当务之急应是基于本地的产业基础实际、自身优势和长远发展的考虑,明确新材料产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各类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我国虽然是材料大国,但新材料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不是材料强国,新材料产业也没有从根本上完成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效经济型的转变。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大约 10%左右的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60%~70%处于快速发展状态,还有20%~30%与国外存在相当的差距[6]。分析我国的新材料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应用开发不够,成果转化率低;加工技术及装备制造水平低,集成能力差;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出口产品大多为资源型或者初级产品,单位总值消耗比发达国家高 2~4倍[7]。加速产业转型,变资源优势为技术优势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刻不容缓的要务。
黄石市是我国的老工业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现已成为我国知名的特种金属材料和建筑材料生产基地,作为未来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新材料产业将是拉动湖北省和黄石市经济的重要增长带。分析现有产业格局,黄石市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多年来,黄石市材料产业一直以特种金属材料和传统建筑材料为主,近年来,新型墙体材料、各种功能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比重为 86.7%,产值近10个亿,城区新材料比重更高达 99.28%。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以不到 20%的产业规模创造出近 30%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营收入,显示了很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但总体上讲,现仍处于传统材料工业向新材料产业过渡、转型阶段。新材料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从湖北省区域分布上看,武汉市是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材料、金属材料生产和研发基地;襄樊市是国内重要的光学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研发聚集区;宜昌市是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聚集区;荆门市的石油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在湖北省也占有重要地位;而黄石市则以特种金属材料和建筑材料为特色,但受产品技术含量及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较为有限。此外,由于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和大多数其他城市一样,黄石市新材料产业中国企专业技术人员较多,而私企则相对不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明显,部分外资企业因薪金丰厚等原由也吸引了不少高素质人才。从整体看,全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相当比例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首选自主研发,近半数原始性创新以工艺创新和自主研发为主,但产品创新技术力量不强;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对专利申请及保护等知识产权保护行为表现不足。
企业创新多以内部投入为主,政府提供的创新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创新的力度有限。新材料产业中,政策性贷款、政府投入、创新税收减免相对来说力度偏低。与全市其他行业创新资金来源相比较,新材料产业整体上呈弱势,金融贷款、海外创新资金等相关评价指标均低于全市水平。目前,黄石市还没有一家新材料企业吸纳海外投入的创新资金。
全市新材料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研发人才更为匮乏。一些企业虽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了一些合作,但模式多以委托制为主;成立的研发队伍一般只是针对合作项目,延伸不够,服务形式也多限于开发产品;同时,合作研发经费普遍不足,持续研发和创新动力不足。
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企业投入依然是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相关政策对产业创新的刺激力度不够,得到企业认可的创新激励政策还很少,政策扶持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相关工作程序尚需简化,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材料的高端化、技术化,我国新材料产业已进入一个黄金发展阶段,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材料产业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打造新材料产业带,目前,国内已形成了 20多个不同规模、特色鲜明的大型新材料产业园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应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新材料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力争在国内乃至国际新材料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建议。
十二五期间,应根据黄石市现有产业基础、创业环境、技术力量和资源状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全面分析国内、省内新材料产业布局及市场影响,客观、准确定位黄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建议应以大冶特钢和相关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继续提升黄石市在特殊金属材料和铁基材料领域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应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淘汰一些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落后产能,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产品性价比高、附加值高的高端技术项目,扶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上下游产业链集约化程度高、市场应变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几十年来,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黄石市建材工业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新型干法水泥在原料预均化、生料均化、粉磨、熟料煅烧、余热发电和环境保护等环节,从设计到装备制造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要在巩固现有建材强市的同时,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住建部 10项新技术为指南,以中国十五冶建设有限公司为纽带,着力研发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尤其是新型墙体材料和各种建筑功能材料,如树脂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品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此外,还应鼓励相关单位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在高性能摩擦材料、工程塑料、包装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领域狠下功夫。同时,应紧紧围绕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非常规原料的新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如地沟油资源化技术、工业尾矿等固体废物制备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技术等。
针对部分企业对国家关于技术创新、政府采购、对外贸易等政策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政府部门应重视产业政策宣传和现有优惠政策的落实。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政府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减免税收、设立新材料研发风险基金、实施级差资源税率等创新激励政策,并对企业予以正确引导。此外,要加强对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过程的宏观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营造健康的外部环境,并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新材料企业要强化思变意识,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乃至国际处于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核心技术;注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层次 “产、学、研”结合,健全创新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机制。以项目为核心,集聚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等各种产业化资源要素。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研制和生产一批国民经济建设必须、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新产品,打造龙头企业,创名牌,扩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强黄石市乃至省内、国内的新材料产业“协会”和“联合会”等组织建设,以提高整体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新材料企业为主体,充分联络各类社会资源,尤其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中从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经营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为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搭起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服务平台。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间的了解,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黄石市成立建筑业协会、墙材协会、混凝土协会的经验就很值得推广。当然,群团组织不能只限于形式,而应尽可能地开展活动,发挥作用。
中小企业是黄石市新材料产业的主体,但资金短缺常常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动调整财政支出和投入,提升财政支出中对新材料产业的资助比例,以政府投入资金为引导,外来和民间资金为主体,建立和完善市场融资体制,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引导金融部门开发适应新材料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建立科技金融互动机制和稳定的银企关系,稳健操作融资与投资服务,提高对成长型创新企业和产品的扶持力度,发挥资金放大效应,加快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速度,切实解决部分新材料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资金问题,快速推进黄石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尤其要强调的是,新材料产业发展虽然前景乐观,但是依然充满挑战。政府部门和企业投资人要高瞻远瞩,了解国内、省内新材料产业格局和发展动态,不要盲目跟风新材料概念,谨慎投资,避免因“产能过剩”而受到国家政策和市场的调控。
[1] 陈文龙.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发展现状浅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12):6-8
[2] 罗贞礼,曹磊.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选择探讨[J].材料导报,2010(17):101-105
[3] 蒋珞晨,王伟.促进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10 (11):16-17
[4] 龚科益.浅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与导向[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3):85-86
[5] 许江萍.突破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瓶颈[J].中国科技投资,2010(9):1-3
[6] 梁治国,罗贞礼,王芳凝.我国新材料产业投融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材料产业, 2010(7):76-80
[7] 江华.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新材料产业,2009(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