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楠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陕西 咸阳 712000)
教学实践表明,准确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可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又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以身边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后,接着就要根据教学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在问题超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境。一般来讲,问题情境与个人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越难解决,相反则容易解决。同时,问题情境中信息的外显程度、集合方式以及信息量的多少,都影响着问题的解决。所以,我们设计问题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在“学生跃一跃就能摘到果子”的程度,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新”、“奇”,搞大动作的“三级跳”。
在课堂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探索讨论中体会该“如何做”,体验如何去获取信息、知识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索、尝试,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例如:证明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先用实验的方法寻找线索,特别地,取被积函数为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函数v(t),建立质点在时间段[a,b]上的总位移S的数学模型,可得定积分,另一方面,根据物理学中位移的定义可知 S=s(b)-s(a),从而,其中 s(t)表示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函数,且有s'(t)=v(t)关系成立。
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知觉顿悟、合理猜想,去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思维联系,对问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链接。
启发学生大胆猜想,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即“引”,在学生猜想、尝试的过程中,适时而恰当地给予点拨,即“导”。在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要避免教师主观主义造成的“启而不发”,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把握数学教材的深度、广度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思维规律,最大限度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对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予以控制,决不可随意扩展超越;(2)应着眼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而不能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3)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句话中,“愤”是指思考过了但没有解决,“悱”是指想说又不能恰当地说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须适时、适当地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究,而非盲目地扶助过渡,或一带而过。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不需要教,就是学生对某种知识不但理解而且能应用,形成了能力和习惯。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一是对探究规律进行梳理、概括,建构数学知识、方法体系;二是对探究过程加以反思,使学生体验发现与再创造的乐趣,体验探究学习的方式与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分析、检验和评价,这样才能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完成对旧知识的重新组织,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一个完善的、有序的认知结构。
如在重积分的教学中,可以将重积分和定积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知识链。定积分和重积分都是通过“分—粗—合—精”四个步骤计算总量的模型,其值与被积函数和积分区间或积分区域有关,而与积分变量用什么符号表示无关,都具有线性、积分区间(区域)的可加性、积分中值等性质。并且重积分的计算可以化为累次积分的计算,从而归结为定积分的计算问题。在教学中,将这个关系揭示清楚,梳理好这一知识结构,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进行反思,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即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学,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方法论重建”即“再创造”,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和能够“加以推广应用的”。当然,这种“再创造”的探索,不应该是学生的无目的的、自由自在的“放任自流”,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帮助学生去研究体味,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假想,进行猜测、判断,然后加以证明。
因而,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探究方法,分析这些方法的运用过程,探索在不同情况下运用的规律。这样才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讲解完新课时,还应该重视验证总结评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检查解题过程是否正确,讨论或论证是否详尽严密,因为在解题过程中有时思路不够完整,检查时就容易发现问题;(2)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寻找新的解法;(3)对所用知识、方法、结论进行归纳、推广、发散,从而使一道问题变成一类问题的解决。另外,课后布置的习题最好是有代表性的一类题,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己设计应用题,并对学生完成的习题做出评价。对有困难的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感受学习中的乐趣,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数学的意义,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智力价值,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任何数学知识的讲授都通过实例来引入恐怕办不到,即使有的能用,也可能是牵强附会。因为数学的推进与发展除了外部因素外,也常常从内部产生矛盾,数学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内部矛盾,从数学概念也可以引入新的概念,哪一种方法好就用哪一种,样样找实践,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规律。例如复数的产生,i2=-1,它是从数学内部矛盾中产生的,恐怕难以找到实例。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所针对的事物或问题一定是学生所亲历的或身边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用其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即使是极力倡导发现学习的布鲁纳本人也承认,一个人不可能只靠发现去学习,正像一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有发明创造一样。一般来讲,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能解决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方法,如果不加分析地认为探究法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要使探究式教学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它与教学活动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适用条件:(1)教学任务应注重发展思维的独立性,掌握研究问题的技能和形成对问题的创造性态度;(2)教材内容应该是复杂程度中等的内容;(3)学生要有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意识;(4)教师必须有时间对这一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并对探究式教学法掌握得很好。
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品质,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适宜学生去探究的,就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内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和魅力,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有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哪怕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学生水平,就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大有研究的余地。这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路子。
[1]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瑜.“高等数学”新教学模式下的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07(10):88-89.
[3]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困惑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2中):96-97.
[4]钟韬.基于高职特点的数学教学认识和探索[J].中华文化论坛,2009(7):260-261.
[5]冯占怀,马建军.“三学期制”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