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三重视角

2011-08-15 00:49丛娟于喜繁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利益

丛娟,于喜繁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潮州521041)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三重视角

丛娟,于喜繁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潮州521041)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基于下述三重视角系统地展开:从人的本质是劳动的视角出发,坚持以劳动为本、尊重人的劳动创造性;从利益和谐的视角出发,探索消灭阶级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普适性和全面性。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挖掘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引向深入拓展了新的思路。

马克思;以人为本;劳动;利益和谐;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生态理论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了探寻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道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本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意义至关重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基于下述三重视角系统地展开。

一、从人的本质是劳动的视角出发坚持以劳动为本尊重人的劳动创造性

在劳动和人的关系问题上,可以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把劳动仅仅当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虽然物质财富又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一种是把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实现过程。马克思无疑是后者的杰出代表。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以他自己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刻揭示了人的劳动本质的科学内涵和永恒价值,生动地阐发了以劳动为本即以劳动为目的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因此,“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1]320在马克思看来,正因为现实的人是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所以劳动才被看作是人的本质。这一“本质”的确切内涵就是,“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310。这样,所谓以劳动为本,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生成、展开和实现过程,所以,我们才把劳动本身作为目的而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手段,这就典型地体现了劳动作为目的与作为人的本质的高度一致性。可见,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创造人、生成人的本质的视角出发,开启了自己探索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道路的艰苦历程。尊重劳动、尊重人(劳动者)、弘扬劳动创造的伟大地位和作用,从此成为马克思毕生理论创造的主旋律和中轴线。

现实生活中,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当然具有手段层面的意义。因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自然界不能现成地提供给我们,必须通过人的劳动对这些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在适合人的需要的有用形态上为人类占有。这就决定了即使在厌恶劳动的条件下,人类迫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被迫进行劳动。马克思对劳动的这种被迫性即消极方面同样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例如,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深刻地揭示到,一个民族,哪怕是只要停止劳动十几天,甚至也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而且,愈是往上追溯人类历史,即人类离开文明愈远,其维系生存的劳动的被迫性质就愈明显。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这种否定的性质只是它的次要方面,远非它的本质属性。在《1857年~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把劳动看作诅咒,把“安逸”看作自由幸福的错误观念时,坚决反对“把劳动单纯看作牺牲”。因为,这是把劳动仅仅当做手段、当作被迫性因素的典型表现。在马克思看来,把劳动完全看作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这纯粹是消极的规定”。它只看到了劳动的否定方面,完全忽视了它的肯定方面和积极规定。实际上,“单纯消极的东西什么也不创造”。[2]616因此,如果在纯粹消极的意义上把劳动看作是对安逸的否定和牺牲,只能堕入虚无主义的窠臼。因为,“对安逸的否定,作为单纯的否定,作为禁欲主义的牺牲,不创造任何东西”。而且,“所谓牺牲安逸,也可以称作牺牲懒惰、不自由、不幸,即否定某种消极状态”,从而达到肯定的意义。这样,在批判斯密对劳动的否定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断言:“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2]618劳动不仅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而且也创造了人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源泉,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和人的力量的自我展现。没有劳动,人类本身和人的生活远远不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全面和充实,人将在本质上与动物无异。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不以劳动本身作为目的,而是把它仅仅看作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就必然会产生劳动异化和拜物教现象,导致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的轻视,对劳动的主体——人的伤害和亵渎。虽然,否证者也可以争辩道,把劳动当作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物质财富本身又反过来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以人为本)。但是,物质财富一旦成为劳动(手段)的目的,它就会脱离自己的目的(人的需要)而上升为独立自存的目的,手段与目的就会本末倒置。诚如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作者格奥尔格·韦伯所指出的:“我们一旦承认人之外的价值,需要的满足就将取决于某种其他的东西,即取决于需要的存在,人的存在就再也不能证明他的生存是有权利的。”①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62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人与物的关系就会乾坤颠倒,异化劳动就是这一弊端的典型反映。马克思坚持把劳动当作目的即当作人的本质,因而对这种以物为本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青年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的经典揭示,到成熟时期(《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异化关系的剖析,无不表明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对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社会现实的深刻否定。过去,不少论者普遍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不成熟的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已被作者所自觉抛弃。这种观点显然值得推敲。例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和两极分化现象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可恶的专制,把工人的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3]743马克思认为,克服这种异化现象的惟一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物(资本)统治人到人利用物来为自己的自由发展服务的根本转变,取得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虽然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光辉典范,但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马克思也同样没有忽视和抹煞物(资本)的重要作用。纵观马克思的原生态理论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从主要倾向上来看,马克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首先关注和重视活劳动;另一方面,他也始终重视物的作用,重视物化劳动(对象性劳动)。也就是说,他既重视主观的劳动和劳动主体,重视作为过程和活动的劳动,也重视客观的劳动和劳动客体,重视作为结果的劳动。崇尚辩证法的马克思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坚持劳动作为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决不排斥手段对目的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批判异化劳动对人的摧残和践踏的同时,马克思始终坚持认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实现人道主义的中介。“这种中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只有通过扬弃这种中介”,“积极地从自身开始的即积极的人道主义才能产生”。这就表明,坚持以人为本,决不能否定物即手段的重要作用。因为,“共产主义决不是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即决不是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恰恰相反,它们倒是人的本质的或作为某种现实东西的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对人来说的真正的实现。”[1]331这种物(资本)的手段之所以重要,因为,手段与目的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手段,何谈目的!没有物质资料的丰富发展,以人为本这一目的也就自然成了一句空话。对此,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86正是在对物质(资本)和生产力这种手段充分估计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肯定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以及资本主义存在的正当理由。认为它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创造和发展生产力,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二、从利益和谐的视角出发探索消灭阶级剥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从马克思、恩格斯原生态的文本来看,劳资矛盾无疑是他们的理论文本中惟一的核心和主线,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对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的论证,是他们一生理论活动中贯彻始终的不变主题,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是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主要解决方案。据此,许多人忽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生态理论中关于利益和谐的丰富内容,误将前者作为文本主旨对待,因而也极易得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错误结论。实际上,在马恩的理论文本中,前者即劳资矛盾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虽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和篇幅,但却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并非主旨本身。马恩提供上述解决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消灭阶级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因此,不管上述关于劳资对立、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在马恩的原始文本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它们都只具有手段的意义。马克思之所以要把对手段(方案)的研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因为,一方面,目的本身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笔墨就可以使人们明白和接受它;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剥削者的资产阶级不会自动放弃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放弃自己的特权地位,社会利益和谐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无产阶级的自觉斗争来争取。因此,马克思才花费毕生的主要精力来从事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力图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即为社会利益和谐目标的实现找到正确的途径。剥离开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理论的表层外壳,就能够清楚地透析出社会利益和谐的本质和核心目标。在此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社会利益和谐,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

马克思的社会利益和谐理论包含着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在所有社会成员中合理地分配劳动,避免劳动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

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利益和谐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是,长期以来,这一关于所有社会成员的劳动义务应当平等合理、不得转嫁给他人的思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劳动义务的平等合理分配,却恰恰是所有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因为,“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已定的情况下,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越平均,一个社会阶层把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从自己身上解脱下来并转嫁给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可能性越小,社会工作日中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部分就越小,从而用于个人的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部分就越大。从这一方面来说,工作日的缩短的绝对界限就是劳动的普遍化”[3]605。可见,马克思是把劳动分配的不合理性(畸轻畸重现象),作为制约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要障碍来看待的。因为,一个人所能拥有和支配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部分时间过长,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所谓的全面发展也就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就是如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过度劳动,把工人变成一种役畜”。[5]从而剥夺了他们接受文化教育和从事社会管理的权利与能力,导致了工人阶级畸形和片面的发展。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资本家阶级不劳动或少劳动,即把自己的劳动义务转嫁给工人阶级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机器设备的广泛使用,为减轻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工作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要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劳动强度的共同降低和劳动时间的普遍减少,还必须消灭劳动的不合理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多次指出,无论是异化劳动还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都曾经有其必然存在的充足理由,都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的“中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不仅人们的劳动强度过高、劳动时间过长,而且也必然会产生一部分人不劳动、而把自己的劳动义务转嫁给其他社会阶层的异化现象。但是,现在,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物质条件,实现人人都劳动、并且每个人的劳动时间都普遍缩短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成熟。这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生产力发展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强度降低的文明成果。

其次,社会利益和谐要求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合理地分配个人消费品。公平合理地分配生活资料,不断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社会利益和谐的主要内容。因为,利益和谐的基础和核心是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是利益均衡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社会利益和谐的其他意涵都是从这一意涵中派生出来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应当以此为基础进行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这一基础和核心价值出发,以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不合理性、探索消灭阶级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道路为己任。凡熟悉马恩理论文本的人都知道,批判资本剥削、鞭挞两极分化、弘扬公有制和公平合理分配,是马恩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实现社会利益和谐,是他们毕生永远不变的根本诉求。关于这种利益和谐的涵义,恩格斯认为,就是“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4]330。部分人富有、另一部分人贫困的两极分化现象,显然与这种利益和谐的宗旨和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马恩才指出,尽管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容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机制,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这种生产力已日益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外壳不相容。“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所造成的、它自己不再能驾驭的大量的生产力,正在等待着为有计划地合作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去占有,以便保证,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保证社会全体成员享有生存和自由发展其才能的资料”[6]493。

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要是在对资本主义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批判中阐发社会利益和谐理论的。对于影响社会利益和谐与公平正义的另一种倾向——平均主义,他们自然无法予以与前者同等重要的关注。今天,我们在与马恩不同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社会利益和谐与公平正义问题,当然要同时兼顾二者,既反对收入差别过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也要防止和克服平均主义。因为,上述二者都违反了利益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目标。平均主义的主要弊端在于,既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又制约经济效率。不克服这些弊端,势必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普遍贫穷。因此,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始终是社会利益和谐与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在多数历史时期,影响社会利益和谐与公平正义的主要障碍毕竟是收入差别过大和两极分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利益差别不断扩大和利益多元化的客观现实,马克思对两极分化现象的深刻批判迄今仍然具有不朽的价值。

三、从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普适性和全面性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就是它的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和人的发展内涵的丰富性与全面性。

首先,以人为本所意指的“人”超越了任何阶级和阶层的狭隘范畴,涵盖了所有社会成员,从而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最大的适用范围。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重申,他们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是因为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决不追求任何阶级的和政党的特权。恰恰相反,他们从事革命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这种特权,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因为,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未被解放,还在遭受着剥削和压迫,这个人就是无产阶级自己队伍中的一员,也就意味着无产阶级还没有真正得到完全彻底的解放。因此,马恩才深刻地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294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更是鲜明地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683这里的“每个人”和“每一个个人”的表述精确地说明了,“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主体既不是指多数人,更不是指少数人,而是明确指所有人(全体社会成员),是一个在外延上无所不包的全称概念。当然,在马恩的原初文本中,我们也确实能够找到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少数人谋利益而是为了多数人谋利益这样的话语,但这只是针对当时和以往一切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剥削阶级革命而言的,只是表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从事革命是为了解放当时受压迫和剥削的绝大多数人,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在革命胜利之后建成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还要有什么“多数人”与“少数人”之分。对此,马恩明确断言,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里,文明发展的成果既不是为了多数人,更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要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为全民共享即为全体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

其次,人的发展内涵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涵盖着德智体美劳等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层次。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体现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人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发展,它彰显的是人的发展的丰富性和最高境界。其中,建基于物质需求满足基础上的人的体力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基础,智力水准、道德情操、美学修养和全方位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自由发展的高级层次。没有物质需求的满足和体力健康的发展,后者就无从谈起。因此,人的发展必须以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即民生为第一要义。但是,如果光有物质需要的满足,即以它为主要的甚或惟一的目的,人就失去了自己的超越性本质而与动物无异。因此,人的发展决不仅仅指人在物质层面上的发展,更不能归结为人的物质幸福即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物质享乐。马克思在揭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时,提出了“两个保证”的著名命题与这种单纯追求物质需求满足的片面发展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633。可见,单有一个“保证”即充裕的物质生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必须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即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在内。

马恩不仅科学界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指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这就是教育和职业的不断轮换制度。恩格斯指出,“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243

在阐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科学内涵时,马克思重点揭示了人的能力的全面性对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的制约关系。认为,人要具有多方面的需要,必须首先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2]389。否则,他就不仅没有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而且连享受这种丰富的文明成果的能力也不具备。当然,无论是享受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能力还是创造这种财富的能力,实际上都不可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生产(创造)与享受的实践中得以形成和提升。这样一来,由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的个性,“这种个性无论在生产上和消费上都是全面的,因而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而在这种发展状况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这是因为一种历史地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2]286。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既包括享受(消费)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也包括生产(创造)方面的能力的发展;既包括自然的需要(这是前提和基础)的满足,也包括历史地形成了的需要的满足;既包括作为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的劳动,也包括摆脱了对这种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依赖的人的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当后者上升为目的、即生产不是人的目的而是人本身成为生产的目的的时候,人才最终摆脱了自然必然性的束缚,真正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迄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挖掘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拓展了新的思路。首先,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劳动是人的本质,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为根本出发点。虽然,我们也应该高度重视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其它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不仅人是首要的并且惟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而且生产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人,即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本末倒置,以牺牲劳动和劳动者为代价追求其他目标。其次,马克思的原生态文本虽然以劳资关系的对立为主线,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为主要内容,但其根本归宿和出发点还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谐与共同发展,这一利益和谐与共同发展的理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和基础。不管社会历史条件如何变化,这一理念都永远不会过时。据此,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和活力、对当代社会问题仍然保持在场性和话语权的奥秘之所在。再次,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就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彰显了人的发展覆盖范围的全面性与发展内涵的丰富性的完美统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应当包括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文化的科学发展和环境的科学发展,而且应当包括人的科学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就是人的科学发展理论的集大成者。它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抛弃那种以邻为壑、牺牲他人的发展思维,只有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为全民共享,才能使我们自己的自由发展得到切实的保障;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本身也是全方位的。它的基础和前提是维护民生、改善民生,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但是,我们又不能把人的发展仅仅归结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包括着提升他们的生产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科学文化水平与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终极目的是人的丰富的个性的展开和人的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这就警示我们,在关心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唯利是图的错误倾向,克服拜物教现象和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副作用,不断提升人的创造性才能和超越性本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ri-Visual Understandings On Marxist Human Centered Thoughts

CONG Juan YU Xi-f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Marxist human centered thoughts mainly develop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ngles.From the angle that human nature is labour,which is taken as the essence and human’s creation in labour is respected.For the advantage and harmony,Marx has explored the basic way to get rid of class expoitation,to wipe out polarization i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realize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From the point that the free and thorough evolution of each human individual,Marx insists on the universality and versatility of human-centered thoughts.Marxist human centered thoughts still has its realistic importance and contemporary values.To excavate its rich connotation will widen the deep exploration in scientific thinking.

Marx;human-centered;labour;advantage and harmony;free and thorough evolution

责任编辑温优华

A8<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6883(2011)01-0007-07

2010-06-02

本文系韩山师范学院2008年度学院课题(团队项目)资助项目。

丛娟(1957-),女,山东威海人,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副研究馆员,硕士。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利益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