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珊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论鲁迅乡土叙事中的权威
吴 珊
(中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鲁迅的小说创作再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风貌人情以及乡土百姓的生存状态。从小说文本入手,探寻鲁迅小说世界里乡土社会中的权威——封建迷信、官和长老,着重分析此三类权威在小说里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乡土权威;封建迷信;官;长老
鲁迅作为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其多部小说都对中国乡土社会及乡土人物有生动的刻画和鞭辟入里的剖析。在此类小说中,不难发现乡土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权威,它们享有乡土百姓的“敬”和“畏”,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享受着一些无端的权利。它们以一种绝对的威力存在于乡土社会的上空,统治着其下的乡土人民。而在鲁迅的小说世界中乡土权威便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大类,即封建迷信、官和长老。
乡土社会里最大的权威便是封建迷信。而它又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鬼神这一权威对于乡土人物的精神有着绝对的威慑力和统治力。鲁迅在其小说《祝福》中将这一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从柳妈诡秘地对祥林嫂说起 “阎罗王分尸”事件开始,花大量笔墨描写鬼神对祥林嫂精神的压迫和残害。祥林嫂听完柳妈的话后便“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种脸色的大变便是小说直接反应出来的鬼神这一权威给人带来的恐惧,而后的“苦闷”、眼上的“大黑眼圈”都是这种恐惧带来的压力所造成的“后遗症”。在恐惧的压力下,她采纳了柳妈的建议——“捐门槛”。这一种方式是对鬼神的敬,而这种“敬”便是乡土人物疏导鬼神带给其“畏”的唯一途径,所以祥林嫂宁愿“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1]20付诸于这个荒谬的仪式,她为之付出的越多,就显示出她要摆脱恐惧的欲望越强烈,也就从侧面烘托出鬼神这一权威加之于她精神上的压力之大。而在她终于完成这唯一可以“解救”她的仪式后,她却没有收到臆想中的效果,祭祀时四婶依然不让她沾手,这一现象彻底粉碎了祥林嫂以“敬”解“畏”的梦想,鬼神之说、分尸之说以翻倍的重量又重新压在了祥林嫂的身上,她“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1]20鲁讯更直接点出了祥林嫂的恐惧——“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老鼠”。[1]20而当“我”——一个受过教育的青年回答她“也许有”魂灵之后不久,她终于再也承受不住鬼神之说加给她的压力,死在一片祝福声中。
在祥林嫂的身上可以看到鬼神这一权威对于乡土人士精神上的绝对压制,这种权威通过人们对其的敬和畏表现出来。鬼神虽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却深深根植于乡土人民的潜意识中,以足以扼杀人性命的精神威慑力影响着人的思想和生命。通过鲁迅的小说文本不难发现鬼神是中国乡土社会中最大的权威。
这类权威是封建迷信带来的繁衍物,在小说中鲁迅也无不留情地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鲁迅小说在对于送敛这一传统仪式的描写上透露了其以一种绝对的标准在乡土社会中的存在,不容变更、不容反抗。如《孤独者》中对魏连设祖母的送敛的叙述,族长、近房、亲人、家丁、闲人聚了一屋子,商定了——“全都照旧”,决不许魏连设反对、不服从。他们“同聚在厅前,排成阵势,相互策应”。[1]88这样的带胁迫力的阵势正是象征了封建传统这一权威对于乡土人民的威慑力、强迫力。在《明天》中宝儿的送敛也是一定不能马虎的,王九妈“掐着手指头仔细推敲”觉得再也找不出来什么缺憾,才觉得可以结束,大家也才能回家。这种传统通常并不是真正的因为悲伤和悼念死者才举行的,它有时或者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繁冗的形式,然而在乡土社会中确实万万不能被废弃,就像《长明灯》中吉光屯的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的长明灯,乡土人们是绝对不敢让它被吹熄的,为了保护它,不惜扼杀自由、扼杀人性。这就是封建传统的威力。
关于禁忌①在《祝福》中有大量刻画。比如四叔告诫四婶,祭祀时切不可让祥林嫂沾手,认为“不干净,祖宗是不吃的”。[1]16而关于祥林嫂死了这一事实的描述,更是直接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禁忌,短工简洁的回答——“老了”以及后来“我”的心理活动和提早离开都显现了禁忌在乡土生活中所有的威力。
关于土方术,鲁迅是向来持批判否定的态度的。《药》的题目线索便是一副能治痨病的药引——人血馒头,老栓把它当做“十世单传的婴儿”、“新的生命”,小栓也视它如“自己的生命”一般;《明天》中的单四嫂为求何小仙给宝儿开方“掏出每天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直奔”[2]474何家。他们都那么虔诚的相信,然而,药是求来了,病却都没好,人也都死了。鲁迅从未在文中续写死者家属对药的一句咒骂或是一丝怨怒,他们只是接受死亡,暗自神伤。这足可见乡土百姓对土方的信奉是绝不会因病人的死去而彻底消逝的。统治了中国乡土社会几千的封建迷信及其衍生物依然是乡土社会中的一大权威。
“官”这一权威的展现是全方位的。从这种威力的受事者(即乡民)的心理状态入手,可以从下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中关于官权威的表现做一个分类整合。
《离婚》是鲁迅小说中对于“怕官”主题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一篇。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对七大人的畏惧。先是八三听到七大人也会来后“眼睛睁大了”,紧接着的发言中的两个“其实呢”也表现了其在官威下产生的自我妥协与缓冲。而对庄木三生动的心理描写透露了他对七大人的惧怕——“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居面挤的摆不整齐了。”[1]148而见官后便索性什么都不敢说了。至于爱姑对七大人的惧怕小说有相当复杂和精彩的描写。在船上爱姑大声嚷“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1]147而下船望见慰老爷门前停泊的四只乌篷船后便失去了霸气,变得“局促不安起来”,这样的对比反衬出爱姑对官的恐惧,紧接着更是以螺旋式结构描写爱姑的反复斗争与妥协,先是情急下的“勇敢”,这种“勇敢”是建立在父亲的不吱声和自己对官的迷信之上的,那种对官的幻想通过她每度发言前对七大人的赞许体现出来,而这种恭维的语词也透露出爱姑心里的恐惧和孤立无助。果不其然,第一番申辩便被七大人慢悠悠的、充满“学问”的几句话驳了回去。只是爱姑并没有罢手,而是“决定作一回最后的奋斗”,这次奋斗早已失去了先前的自信与声势,在不安、畏惧、软弱的笼罩下,她注定会失败,所以被七大人的一个喷嚏打败了。至此,小说已把“怕官”这一主题的展现推向了极致。
在鲁迅小说世界里的乡土人物心中,官,无论大小,总是识理,总是公道的,好像天赋异禀,可以洞察一切真相、解决所有难题。鲁迅借《离婚》中汪得贵之口道出了百姓对官的迷信——“他们(指官员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他们见过大场面,不像我们乡下人”。[1]147而在《阿Q正传》的大团圆中,阿Q一见光头的老头子(官)便一一对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招出了他所犯的“罪”,阿Q下意识的认为官总是英明的,定会给自己公平公正的判决,以至于砍头前还是懵懂的。这就是乡土人物在官威下显示出的愚弱。
这里所说的“敬”并非平日里对他人理性的、应有的尊敬,也并非为某种人格魅力或某种能力折服而产生的崇敬,这里的“敬”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它基于对官的畏惧与对官的迷信,又反过来表现出更强烈的诚惶诚恐的、卑微的行为和话语。比如在《理水》中“头上有疙瘩”在强烈的恐惧中与官员对话时,还是不忘用上“托大人的鸿福”这样的话语。再比如《离婚》中七大人所在的厅堂里大家始终保持着一种恭敬肃穆的气氛,大家都不敢大声说话,显得毕恭毕敬,生怕触了七大人的官威。泼辣的爱姑后来也后悔自己在大人面前表现得 “太放肆”了,然后变得安静、服从。其实除了这些明显的恭敬行为与言语,上面提及的对官的畏惧与迷信也是“敬”这一心理态度的不同演绎。
这是乡土人民的一种微妙的心理。而鲁迅在其小说《理水》中将这一心理剖析批判得非常彻底。当大家把“头上有疙瘩”逼成代表以后,马上就有几个武士嫉妒他有接近官员的机会和荣誉了。而更大的讽刺是在“头上有疙瘩”见完官员(还挨了一顿骂)退出来后,他却有些高兴了,并且大声向乡民发号施令,俨然一副大人物的样子。这种心理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实际乡里地位上的提升便是借了官的威望,也从侧面烘托出官对于民众的权威性。而后鲁迅又通过写“头上有疙瘩”欲立“以志荣幸”匾的行为,直接讽刺了这种荒谬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态。
以上分析的鲁迅小说中乡土人物的四种心理状态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而这一切的表现都烘托出官这一权威在乡土社会中的强大力量。
长老这一权威形象,是乡土社会所特有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是最富乡土气息的权威人物。他们没有鬼神的神力,也没有官的社会地位,然而他们却享有类似鬼神、官员的权利与地位。长老虽不需要考试、测试,也不需要人投票选举,但也绝不是想当就能当的,他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他要有一定的年纪,乡民大都是不会服一个楞头毛小子的,长老这一类人的权威似乎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加强的。如《明天》中“有年纪”的王大妈;如《长明灯》中“年高徳韶”的郭老娃;还有《孤独者》里的族长们;《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钱大爷,他们都是有一定年纪的长者。
其次,他们要有一定的财力,他们或有自己的府邸,如《阿Q正传》里赵太爷的赵府,《长明灯》里四爷的房子;他们或有一笔产业,如《风波》中赵七爷的茂源酒店。总之不愁生计,又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
再次,他们还要有一定的“知识”,比如《明天》中的王大妈和《孤独者》里的族长们都懂得送敛的每一个不能省的步骤;《风波》中“有学问”的赵七爷“不但能说出五虎将的姓名,甚至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这些“知识”多是一些封建习俗、传统和迷信,或是《三国演义》之类小说中的片段,它们通常是稀奇的、没有实用的,然而却着实帮助长老们在乡土社会树立了威信。
最后,他们还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是他们权威得以巩固的另一块奠基石,有了它,长老们的权威会大大增加。这里的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官员有联系,如《离婚》中慰老爷在新年会亲时请来了七大人,虽在爱姑等乡亲看来是为“离婚”事件而来,然而整个过程中七大人在处理“离婚”之事上所花的功夫是相当少的,而之前是摆弄 “水银浸”,而后则是喝新年喜酒,爱姑之事只是插曲,慰老爷请他来多半是为了“联络感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慰老爷和七大人是有一定“关系”的。第二类就是他们多与“有学问”的人有关系。如鲁迅在《阿Q正传》里所说的“赵太爷、钱太爷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2]516
以上便是长老们所或多或少都具有的一些“品质”,这些品质保证了他们在乡土社会里所享有的权威,而这权威也通过一系列的表现反应出来。除了享有乡土人民对其一定程度上的敬畏,②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长老们都会参与乡里任何一件 “大事”,做乡里的“义务执事”。《明天》中的王大妈主持宝儿的葬礼;《孤独者》里的族长们监控魏连殳祖母葬礼的一切程序;《长明灯》里的四爷和郭老娃便是吹灯“事件的中枢”;《离婚》里的离婚事件也是发生在慰老爷家里。长老们做这么多事并非是出自真正的好心善意,而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威信,展现并巩固自己在乡土社会的权威地位。
恩格斯说过:“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3]553这些权威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
第一,乡土百姓的愚弱。
在鲁迅小说世界中绝大多数权威的确立都与受事者(即乡土百姓)的愚弱逃不开关系。乡土人物在遇到不可解释的现象 (如夏瑜坟上平添的花圈)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小栓和宝儿的病没法医治)时,都会求救于封建迷信或是具备封建知识的长老式人物。封建迷信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民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恐惧和崇拜,即后来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乡土百姓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而且长期受到封建观念侵蚀,才臣服于一些荒谬的权威。
第二,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
在鲁迅小说世界中的乡土社会里,权威,尤其是指官的权威,往往表现为一方的惧怕和另一方的绝对的、严禁批评的权威,它其实是极不平等的,而乡土百姓普遍承认并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不平等。其深层原因便是他们受到几千年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观念的深深地毒害。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写到所谓的圣贤将人们分成“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2]227愚化百姓,教他们坚信“唯上智下愚不移”,于是百姓臣服于统治者,于是官的权威在乡土社会中高高耸立,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鲁迅小说世界中的乡土权威是非理性的,它产生于对人的统治,是对乡土百姓精神上的管束与压制,它不利于乡土百姓的正常地、健康地发展,是应当并且急需批判的。
鲁迅先生采用了多种艺术变现手法对乡土社会中或是由乡土百姓自身的愚弱迷信所导致的,或是统治者采用愚化、瞒和骗的手段所构建的权威进行全方位的揭露与批判,从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于乡土社会和乡土百姓的深切关怀。
注释:
①这里的禁忌并不是出于尊敬、礼貌而用的婉语或是采取的行为,而只是一种消极、无理性的、过头了的避讳,是一种变相的封建迷信。
②这种敬畏不象对官的敬畏那般强烈,这里不做具体分析。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德)恩格斯.论权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Authorities in Lu Xun's Vernacular World
Wu Sh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2,China)
Lu Xun's novels reproduce artistically the rural culture and the living state of the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Based on these novels,the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authorities of the rural society,i.e.the feudalistic superstition,officials and the elders,and mainly analyses their manifestation in the novels and the causes behind them.
vernacular authority;feudalistic superstition;official;elder
I210.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2-447X(2011)06-0052-04
2011-04-07
吴 珊(1988-),安徽黟县人,中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