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2011-08-15 00:44苏兆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情郎凤阳花鼓

苏兆龙

(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苏兆龙

(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安徽凤阳 233100)

凤阳花鼓曲目丰富多彩,传唱至今的有近百首之多。其中既有凤阳人民对旧时代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也有对新时期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既形象地反映了明初的移民历史,也讴歌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

凤阳花鼓;凤阳歌;双条鼓

凤阳花鼓在建国后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双条鼓”,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艺术,尤其是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许多人误认为凤阳花鼓是一门舞蹈艺术。实际上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是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舞蹈语汇单调而程式化,并不能充分地表达花鼓艺人的思想情感,作为其艺术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凤阳歌才是花鼓艺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凤阳花鼓曲目丰富多彩,传唱至今的有近百首之多,其中既有凤阳人民对旧时代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也有对新时期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形象地反映了明初的移民历史,讴歌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

一、对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

从凤阳花鼓的起源可知,凤阳花鼓是和苦难紧密相连的艺术。一曲曲的凤阳花鼓诉说着凤阳人民辛酸的悲苦生活: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

唯有我家没有的卖,肩背花鼓走四方。

这首《凤阳歌》真实地诉说了历史上凤阳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揭示了凤阳人民悲苦生活的根源。据《凤阳古今》记载,“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凤阳地区共发生地震20次;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至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凤阳地区共发生旱灾32次,水灾60次”。凤阳地区地处淮河两岸,北临淮河,南多丘陵,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特别是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入海后,淮患大增。《清稗类钞选》曾指出:“打花鼓戏,本昆戏中之杂出。以时考之,当出于雍、乾之际。盖泗州既沉,治水者全力注重高家堰,而淮患悉在上流。凤颖水灾,于滋为烈。是剧以市井猥亵之谈,状家室流离之苦。殆犹有凤人之旨焉。歌中有曰:‘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1]以此观之,十年九荒亦不为过。另一方面,这首歌描写了凤阳人民在自然灾害之年的生活惨象。大户人家尚可以出卖田产维持生计,而小户人家无田无产可卖,只有卖儿卖女勉强度日。凤阳是天子故乡,本应富甲天下但老天却与朱皇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天灾和人祸使凤阳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之乡。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凤阳丐者》中记载了凤阳人民成群结队逐荒流浪的情形:“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2]

花鼓艺人在卖艺行乞的过程中,在原有《凤阳歌》的基础上,创编了大量反映他们背井离乡、凄婉哀怨的“黍离”之音。

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北风吹雪沙拌面,冬冬腰鼓自婆娑。衣衫褴褛帕在首,自言出门日已久。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父母生我亦娇姿,岁在深闺学络丝。织成合欢鸳鸯被。嫁于轻薄年少儿。少年轻薄学纵博,日日娼家醉平乐。妆奁典尽鬻黄牛,公头童,齿已落。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

这首《秧歌行》[3]275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花鼓女艰辛可怜的卖艺生活。这位长年在外流浪卖艺的花鼓女,天生娇姿,学络丝,织合欢,心灵手巧,勤劳伶俐,然而在连年的自然灾害和轻薄丈夫面前,她不得不典尽妆奁,卖掉黄牛,长年在外抛头露脸,流浪卖艺,天生的娇姿现在变得“公头童,齿以落”。飞燕一般的漂泊生活让这位花鼓女深深地感叹生活的艰辛与可怜。

喊了一声爹,叫了一声娘,不该留我在世上,人人比我强。

低头来思想,家中无有粮,叫一声哥嫂和爹娘,不如去逃荒。

儿女出门庭,关上两扇窗,走了五更天未明,还是满天星。

大雪白如银,浑身冷清清,怀抱竹竿冷如冰,慢慢朝前行。

来到一村庄,小狗咬上身,家家都来把我问,怕我是坏人。

东家要一碗,西家要半升,锅巴剩饭不嫌冷,慢慢朝家转。

低头朝家来,少米又无柴,颤颤抖抖没被子盖,只好连身歪。

这首流行于凤阳地区的《讨饭歌》[4],语言质朴,毫无掩饰地叙述了一位乞丐的讨饭生活。无衣穿,无被盖,无柴烧,无米吃,生活把这个乞丐逼到了绝境。他甚至怨恨爹娘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有外出逃荒要饭。浑身冰冷,腹中空空,再加上人疑狗咬,乞丐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在极度的饥饿中,他的人格尊严此时已不再重要,残羹冷炙勉强填饱肚子后,他和衣而睡了。

二、对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凤阳人的生活境况,凤阳人民从此走上了幸福之路。花鼓艺人也从旧时代的乞丐变成了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1955年,凤阳花鼓演员欧佳琳、刘明英、邓泽菊等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花鼓曲目《王三姐赶集》,受到了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好评,被誉为“东方芭蕾”。面对崭新而幸福的生活,凤阳人民拿起花鼓,纵情歌唱。

“王三姐,年来二十一,手提包袱去赶集,带卖鞋袜子。

(问:大姐,你卖的什么鞋?)

大布鞋子小紧口,里面三新都是洋布的,管穿管看的。

(问:大姐,你卖多少钱一双?)

赶集倒卖两元五,大姐来买不要讲价,小妹不骗你。

(问:我可能穿上瞧瞧啊?)

要穿你就穿上试试看,穿不上就放在包袱里,小妹妹也不生气

(问:大姐,我穿不上,可能请你帮我做一双?)

不嫌妹妹我针线差,扯点布来做一双,小妹妹来帮忙。

(问:那就费心了。咦,大姐,你家住在哪里?)

家住山后庄子西,说个婆家第三区,小妹妹不同意去。

(问:那你还有意见吗?)

公婆是个老封建,丈夫生产不积极,小妹妹不同意去。

(问:那你想找个啥样的呢?)

劳动生产带头干,学习文化能努力,小妹妹跟他去。

这首《王三姐赶集》[3]287-288流行于现今凤阳县燃灯乡一带,由凤阳县文化馆袁德农、章盅和二人于1954年挖掘整理而成。这首歌塑造了一位勤劳能干、为人和善活络、思想进步、对新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的新时代青年农民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建国初期凤阳人民翻身解放,积极投身火热的新生活的情景,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面对火热沸腾的新生活,文艺工作者们更是按捺不住创作的激情。他们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编了大量讴歌新时代的凤阳花鼓曲目,表达了凤阳人民的欢乐、感恩的心声。

淮河水,千里长,岸边有个花鼓乡。我家就在岸上住,祖辈都把花鼓唱。多少年啊多少代,身背花鼓走四方。

上海滩头留脚印,长城脚下去卖唱。松花江畔喝口水,又敲花鼓下南洋。一曲花鼓传天下,谁人不知咱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再不是旧模样。春风吹绿花鼓乡,致富的道路宽又广。人勤土地出黄金,歌满淮河粮满仓。多少年轻的花鼓女,胜似美丽的金凤凰。

鼓儿冬冬敲,锣儿响叮当。村头一阵鞭炮响,光棍村里娶新娘,要问新娘是哪一个?就是土生土长的俏姑娘。

鼓儿冬冬敲,锣儿响叮当。光棍村变成幸福村,花鼓越敲越响亮。一花引来万花红,共同富裕花更香。

双条鼓啊春天的鼓,鼓儿催我心花放。双条鼓儿丰收的鼓,金鼓响遍花鼓乡。双条鼓儿欢乐的鼓,给我插上金翅膀,飞翔啊飞翔,凤阳新歌传四方。

这首《春风吹绿花鼓乡》[3]291由原安徽省歌舞团团长竹笛作词,著名作曲家李长士作曲。歌曲共分六节,第一节交代凤阳花鼓的发源地,第二节概括叙述了凤阳花鼓的传播轨迹。从第三节起,词作者以对比的手法叙写了今天花鼓乡花鼓人的欢乐新生活,花鼓女不再是旧时代流浪乞讨的“凤阳婆”,而是变成了美丽的“金凤凰”,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竹笛和李长士合作,创作了一大批讴歌新生活的凤阳歌。如《双条鼓儿敲起来》、《凤阳飞出金凤凰》、《敲起花鼓唱起歌》、《淮河岸边有个小岗村》等。

三、对爱情生活的执着追求

追求美好的爱情是人类的本能。虽然生活是那么的悲苦辛酸,但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质朴、倔强、多情的淮河儿女依然在执着地追寻着自己的美好爱情。凤阳花鼓中既有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亦有对情郎的谆谆告诫……

描金花鼓两头圆,趁的铜钱也可怜。五间瓦屋三间草,愿与情人守到老。青草枯时郎不归,枯草青时妾心悲。唱花鼓,当哭泣,妾貌不如郎在日。

凤织鞋子踏青莎,低首人前唱艳歌。妾唱艳歌郎起舞,百药哪有相思苦。郎住前溪妾隔河,隔断思情奈若何?唱花鼓,走他乡,天涯踏遍访情郎。

白云千里过长江,花鼓三通出凤阳。凤阳自出朱皇帝,山川枯槁无灵气。妾生爱好只自怜,别抱琵琶不值钱。唱花鼓,渡黄河,泪水却比浪花多。

手提花鼓向长街,弯腰拾得凤头钗;双凤蹁跹钗落股,妾随阿娘唱花鼓。唱花鼓,过沙场,白骨如山不见郎。

阿姑娇小颜如玉,低眉好唱懊侬曲。短衣健儿驻马听,胯下宝刀犹血腥。唱花鼓,耽不得;晚来战场一片月,只恐照见妾颜色。

欲啼不啼干吃吃,残杯冷炙沿门乞。东邻小妹新嫁娘,窄衣小鞋时世装。可怜侬似寄生草,容颜哪及邻家好。唱花鼓,得郎迎,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首流行于明清时代的《盼情郎曲》[5],以花鼓女的口吻诉说了外出卖艺的艰辛生活,但更主要地表达了对情郎的深切思念和对爱情的坚守。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只有破旧的三五间草房,但花鼓女愿与自己的情郎厮守到老。但是为生活所迫,这个最基本的愿望也不能实现,她不得不手拿花鼓外出卖艺。出门在外,生活苦一些,她都能挺住,但对情郎的思念却无时无刻不在折磨她。歌中唱到“青草枯时郎不归,枯草青时妾心悲”,她想把青春献给自己的心上人,不愿“低首人前唱艳歌”,生活再苦,她也愿“妾唱艳歌郎起舞”,但现实生活却让她“百药哪有相思苦”,她只能年复一年“唱花鼓,走他乡,天涯踏遍访情郎”。在外流浪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助,花鼓女们一方面要尽情地歌唱舞蹈,“手提花鼓向长街,弯腰拾得凤头钗”。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提防浪荡公子的骚扰,“晚来战场一片月,只恐照见妾颜色”。她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家乡,如果能“唱花鼓,得郎迎”,也就“回眸一笑百媚生”。生活中所有的辛酸与委屈在情郎面前烟消云散,整首歌充满了对情郎的深切思念。

我们来看一首《情歌》。

(一)

郎在山上放牛羊,

妹在小河洗衣裳,

郎望妹来妹望郎,

棒棰捶在手指上。

(二)

姐在房里拉胡琴,

小郎站在门外听。

越听越好听,

大嫂子房里没睡觉,

爹娘房里也没吹灯,

小妹妹怎能来开门。

(三)

我和干哥隔道墙,

吃啥东西不忘郎?

吃只鸽子留个胯,

吃个鸡蛋留个黄。

(四)

肚子饿得软瘫瘫,

四两灯草懒得担,

隔山听到姐讲话,

挑起石磙翻过山。

(五)

天上浮云撵浮云,

地下麻雀撵鹌鹑,

河里鱼多搅浑水,

世上郎多乱姐心。

(六)

姐家门前一棵槐,

手攀槐枝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什么,

我望槐花几时开。

槐花本是五月开,

小郎本是晚上来。

(七)

一把小剪亮堂堂,

姑娘用它剪花样。

一剪鸳鸯双戏水;

二剪梧桐落凤凰;

三剪桃花红似火;

四剪梨花笑嚷嚷;

五剪栀子头对头;

六剪荷花满池塘;

七剪莲花多结子;

八剪鲤鱼跳长江;

九剪月牙松间挂;

十剪佳人思情郎。

一把小剪亮堂堂,

姑娘用它剪花样,

巧手能剪千般花,

剪不断情思万里长。

(八)

姐在南园打菜苔,

抬头看见郎君来,

要吃菜苔(你)拿两把去。

要采鲜花晚上来。

晴天路干你不来,

单等阴天下雨来,

雨天路烂不好走,

湿泥的鞋子(又)怎么安排?

裤边有盆洗脚水,

床底有双换脚鞋,

脸盆下有块擦脚布,

擦干脚(你)就快到床上来。

这首《情歌》[4]208-214至今仍然流行在凤阳地区。歌中逼真地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恋爱时的欢快与烦恼。通过一系列动作、语言和心里描写,刻画了一位痴情的青年女子的形象。她多才多艺,琴声悠扬,深深打动了小郎的心,“小郎站在门外听,越听越好听”;她知礼守法,在家人没有睡觉前,她控制着自己火热的感情,“小妹妹怎能来开门”;她体贴入微,“吃啥东西不忘郎,吃只鸽子留个胯,吃个鸡蛋留个黄”;她情感细腻,“手攀槐枝望郎来”,当母亲问到女儿的心思时,她羞涩地回答“我望槐花几时开”。她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一把亮堂堂的小剪刀在女主人公的手中不断挥动,戏水的鸳鸯,美丽的凤凰,鲜活的鲤鱼、桃花、梨花、栀子花、荷

花、月牙无不惟妙惟肖。在这些惟妙惟肖的花样中寄托着女主人公对情郎的“万里情丝”。这首歌中刻画的另一位形象是男主人公小郎。小郎本来“肚子饿得软瘫瘫,四两灯草懒得担”,而一旦“隔山听到姐讲话”他立马来了精神,“挑起石磙翻过山”。爱情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呀。歌中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担心:“天上浮云撵浮云,地下麻雀撵鹌鹑,河里鱼多搅浑水,世上郎多乱姐心”。面对竞争者的追求,小郎心中充满了担心,生怕姑娘变心。但在姑娘的痴情面前,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

乞讨卖艺的生活是辛酸痛苦的,然而美丽的爱情给痛苦的生活带来了亮丽的色彩。

凤阳歌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从淮河岸边唱到大明宫殿,从古代戏曲舞台唱到现代校园课堂。它是一种乡调,唱出了凤阳百姓的痛苦与欢乐;它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的兴衰与功过;它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断代史,真实地揭示了明清以来的社会史、移民史;它是一卷画,形象地描绘了中华文明的政治、军事和民俗。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我国经济、政治、道德、审美、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1][清]徐珂.清稗类钞选[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399

[2][清]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757-758

[3]支德君.千年沧桑凤阳歌[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4]姬树明,俞凤斌.说凤阳[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5]浦泉,群明.明清民歌选(乙集)[C].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J617

A

1009-9530(2011)03-0083-03

2011-03-01

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1SK325)

苏兆龙(1968-),男,安徽凤台人,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情郎凤阳花鼓
送情郎
淮岸花鼓情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不同地域文化对凤阳歌民族唱腔的影响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旧凤阳花鼓
桂花树下等情郎
花鼓桥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