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民族精神及其清教主义渊源

2011-08-15 00:52龚明娟
关键词:清教徒教义民主

龚明娟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浅析美国民族精神及其清教主义渊源

龚明娟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清教是英国宗教改革后期的产物,随着英国清教徒移民美国,清教也传入美国,并对美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清教教义是在继承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的,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清教主义在塑造美国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学者们归纳的美国民族精神如勤劳节俭、讲究信用、崇尚民主、注重实际、强调个人价值等与清教主义精神相吻合。因此从宗教的视角探讨美国的民族精神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民族精神的理解。

民族精神;清教;清教主义;民主意识;节俭;勤奋

一、清教的产生发展及基本思想

清教的产生与发展最早开始于英国的宗教改革,随着英国国内环境的变化,清教的发展重心逐渐由英国转向美国,在新大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清教的发展历程

英国的清教最早产生于约翰·胡珀的言辞之中,他上书爱德华六世,对国教教会提出批评,这是对国教教会提出批评的最早记录,因此约翰·胡珀被成为“清教之父”。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清教在英国得到发展,但始终受到国教教会的遏制。随着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对清教教义的接受,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士一世统治时期,清教徒与新贵族及资产阶级相互联合,共同投入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使清教的发展与革命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变革力量中的一支主流,与政治经济因素一道促进革命的进程。在查理二世复辟时期,他企图恢复天主教的领导地位,但遭到国会的反对。之后的詹姆士二世同样要求信奉天主教,最终引发的“光荣革命”,由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其丈夫荷兰执政者威廉共同执政。

但这一时期清教的发展开始向北美迁移。1630年,清教徒与议会联合,投入到反对查理一世的战争中,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同盟军,清教开始迅速发展,清教本身产生无数教派,其中最激进的一支来到美洲,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到达北美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在美洲的清教徒通过马萨诸塞湾公司于1630年建立殖民地,10年间约有2万人来到这里。移民者严格按照清教的思想建立了社会和教会,清教徒的代表人物约翰·温斯罗普与马萨诸塞湾公司达成协议,要求参与殖民地的建设工作,带领移民来到新英格兰,希望建设理想中的“山巅之城”。至此,清教在北美的国土上生根发芽,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清教的基本教义

清教继承了基督教的一些原始教义。经过英国的宗教改革,新教提出一些新的主张,并被清教所吸收。这些新的主张增加了教徒的自主性,更加强调现世的修为。新的教义包括:

信教得救:即主张信教就能获得救赎,反对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卷”,要求教徒只要虔诚信教,相信上帝就会得到上帝的眷顾。这种理论给予教徒自主性,加强圣经的神圣意义。

因信称义:马丁·路德在德国宗教改革中提出 “因信称义”,即教徒可以因为信仰上帝而成为正义的人,免去教会的繁文缛节,也不用盲目迷信罗马教廷,打破了教廷对基督教的专断统治,揭露教会的腐败和拜金,解开了教徒思想上的束缚,使教义与现世的联系更加紧密。

预定论:加尔文宗中最重要的观点即是“预定论”,预定论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很早就出现,加尔文对此理论加以发展。他在制定“选民”的同时也制定了“弃民”,认为由上帝选择一部分人类作为“选民”得到救赎,另一部分最为“弃民”接受惩罚,这就是“双重预定论”。清教在发展中接受了加尔文宗的预定论的思想,但是清教徒认为虽然挑选选民的决定权在于上帝,但是人类在现世良好表现也能赢得上帝的青睐,即 “成事在神,谋事在人”。并且来到北美的清教徒都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被挑选来到新大陆建立新的清教国家。

这些教义更加注重教徒在实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成为一种时时刻刻指导信徒生活的宗教信条,发挥着更加具体更加持久的社会作用。宗教改革之前的原始教义由神职人员作为中介向教徒传达上帝的旨意,广大教徒都处在被动的地位,对教义的接受由于是宗教裁判所所施加的高压之下的产物,教徒对教义的理解也比较肤浅。宗教改革之后,《圣经》本身的权威性得到加强,教义也与现世的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宗教仪式得到简化。清教在英国宗教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清除天主教残余,因此在教义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二、美国民族精神的内涵

具体到美国民族精神,许多学者都总结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内容,“有人认为美国人共同持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可以列为6种: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平等、竞争、勤奋工作、讲究实际”[1],“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温洋先生认为美国人的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平等自由、节俭勤奋、自由竞争、乐观进取、容忍异己、讲求实际、不干涉他人隐私等8个方面”[2],但是很难把美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做一个统一的界定,就如美国历史学家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中所说的“美国精神是难以琢磨的东西”。[3]

本文中提到的美国民族精神,具体是指美国人所特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鲜明的体现出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条包括:

第一,向往财富,讲究信用,并且极具经济头脑,同时勤劳节俭。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引用美国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的信条总结了早期资本主义精神,列举其中的几条:“切记,时间就是金钱。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切记,金钱具有滋生繁衍性。切记下面的格言: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影响信用的事,哪怕十分琐屑也得注意。要当心,不要把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视为己有,生活中要量入为出。”[4]

第二条,民主意识和挑战权威。

美国的民主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体制上,在家庭观念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都体现着民主的气息。很多初到美国的中国人都很不习惯美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称名字的做法,这种在美国司空见惯的小事体现着子女和父母在地位上的平等。美国的民主产生于美国的殖民时期,“美国的民主基本上就是这种拓殖时代养成的精神。”[5]人民主权最早诞生于“五月花公约”,后来建立了自治机构,产生了议会制、陪审团制、地方自治制,这些都为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具有普遍的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民主精神推动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第三条,注重现世生活,讲求实际。

美国与西欧人在民族性格上有很多不同点,其中美国人讲求实际是一个很大的特色。斯大林曾说过“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6]一般认为美国人讲求实际的精神来自于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者认为他们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精神是重视人,重视实用,重视探索,讲求进取创新。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把实用主义理论发展到高峰,对整个美国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在一般美国民众的处事原则上还是在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上都处处体现着实用主义的原则。

其中有趣的是美国人注重实用的性格也影响到清教的发展,美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同样是实用至上,为吸引年轻人上教堂,讲道的时间被缩短,内容实际化,圣歌也加进了比较现代的节奏。就连美国人对于宗教世界的想象都是实际的,“但从一开始,除黑奴以外的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现世就是一个乐园而不是一个暂时受难的炼狱。不管他们可能说过和赞美过什么,他们宁愿选择现世而不是来世;当他们设想天堂的时候,他们认为天堂也是受美国宪法管辖的。”[7]

第四条,强调个人价值,具有个人主义特点。

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其内含并不是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具体来说包括“自力更生,做事喜欢抓住主动权,勇于表达不同观点和尊重他人隐私都是个人主义的表现。”[8]美国人将个人主义引申为机会均等,即每个人拥有平等的机会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美国人重视个人自由,强调自己作为自己的第一负责人,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做出决定。同样的,美国人尊重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即使是父母对子女的劳动成果也不能无偿占有。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个人的利益受到法律和政府的保护,个人主义的精神在美国经久不衰。

三、清教主义在美国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就如前文所述,清教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国民族精神就必然受到清教主义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重大的和深远的。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马克斯·韦伯将富兰克林的财富观道德观都归功于清教的影响。“富兰克林虽是一个无特殊色彩的泛神论者,但他那加尔文教派的严父在他幼小的时候就反复向他灌输一条来自圣经的古训。”[9]富兰克林作为早期美国杰出人物的代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勤俭致富的观念受到清教主义的影响,那么整个美国民族精神中的朴素观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清教主义的影响。

清教徒接受了加尔文宗中预定论的思想,虽然是否是选民的决定权在于上帝,但是在现世获得一定的成就和财富,严格遵守教义所规定的节约忍让,这会使教徒本身更接近选民的标准,从而更加接近上帝。可见,清教徒勤俭致富的观念来自于清教的教义,而随着清教徒在北美创业的成功,清教徒思想上的特点也影响到来到北美的其他人,清教徒本身在北美大陆上树立起一种道德典范,通过清教徒积极的传教活动以及广泛建立殖民地,清教思想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前文中提到清教在美国早期历史上处于垄断地位,对于其他教派加以排挤,因此有的学者就认为清教与民主无关,其实具体分析一下,清教所体现出的专制与民主并不矛盾。清教的专制体现在清教徒要求他们所建立的殖民地是绝对纯洁的清教社会,不允许其他教派的教士传教,同时积极宣传清教的思想,要求清教主义作为社会的主流所接受。不可否认,清教徒给美国带来了最早的民主,并且相对松散的教会结构也给了教徒更多的自由。当然这种民主是有限的,只是起到启蒙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其重要意义。“虽然清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性在18、19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已经逐渐消失,但其道德和政治思想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对这些遗产的继承。如尊重个人、尊重人类尊严、承认理性最后的权威、忠于原则而不是忠于个人、通过契约和赞同忠于政府的理论以及忠于精神上和道德上民主观念,等等。”[10]

可见,清教对美国民族精神产生的影响伴随着清教本身的世俗化,由于清教的教义建立在宗教改革的成果上,其思想与早期的基督教相比本来就更加接近世俗生活。清教也在发展中更多地与现实相联系,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建立秩序的作用。清教的基本教义转化为一条条通俗易懂的人生信条,给美国民众以指引,从而深刻影响到美国的民族精神。

[1][2]李其荣.美国精神[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14,15.

[3][7][10]康马杰 H S,南木,等译.美国精神[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247-248,251.

[4]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5]费孝通.初访美国 访美掠影 重访英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30.

[6]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0.

[8]刘智.美国价值观之清教主义根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7.

[9]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猜你喜欢
清教徒教义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刑事追缴的教义学构造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网络空间教唆自杀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
美国醉酒史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清教徒》中理查·福思咏叹调《我永远的失去了她》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