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龙 赵强 邓攀
(陕西中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 咸阳712000)
胫骨平台骨折为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创伤所致,高能量的损伤常导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故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我院从2009年7月以来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35.7岁;右侧23例,左侧15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5例。32例闭合性骨折,6例为开放性骨折,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Ⅲ型7例,Ⅳ型9例,Ⅴ型3例,Ⅵ型7例。合并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2例,侧副韧带损伤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 h~5 d。术前均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10例术前行三维CT重建,11例术前行膝关节MRI检查。
1.2 治疗方法 31例肿胀严重者给予中华跌打丸调酒外敷消肿,同时抬高患肢、甘露醇脱水消肿,肿胀消退皮肤皱纹出现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清创、内固定术。2例伴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行切开减张术,术后2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均行根骨牵引术。手术方法:选择膝前中线直切口,显露骨折断端,直视下撬拨整复塌陷及分离的骨折块使关节面复位。暂予克氏针、点式复位钳固定骨折块,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用锁定加压钢板予以内固定。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内、外或双侧锁定钢板类型及钢板数量。外侧平台粉碎严重则选外侧钢板,内侧严重选内侧钢板,对于粉碎严重的Ⅴ、Ⅵ型骨折可选双侧钢板,必要时取髂骨植骨。合并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的同时给予处理,有半月板损伤的根据损伤程度给予修复或切除。术毕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行膝关节主动活动及CPM功能锻炼。
1.3 结果 38例均获随访,获访时间6~1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未出现胫骨平台二期塌陷及丢失,无对线不良、钢板断裂等并发症。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3个月。参照HSS评分标准[1],优3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2.1%。
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髁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0.38%,多见于30岁以上人群[2],属关节内骨折,对其治疗要求较高。传统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固定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因干骺端和骨干的粉碎难以达到有效可靠固定,常致固定失败。Rohit等[3]指出,胫骨平台骨折的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的三要素。可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及植骨后恢复塌陷维持关节面的平整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性。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新型内固定物,其钉板间通过螺纹锁定,螺钉与钢板、螺钉与螺钉间形成稳定的成角支架,骨折端的稳定源于板钉之间的稳定,而不是依靠螺钉的拉力使钢板与骨质间产生的摩擦力稳定骨折[4]。其在骨折端形成骨-锁钉-钢板系统能够很好地抵消外来瞬间应力对螺钉的拔出作用,同时改变传导力线,使应力通过螺钉钢板传导,形成桥接钢板起到内固定支架的作用,有效地消除了骨折端额外的应力负荷,避免了骨折再次移位和塌陷。为骨折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生物学环境,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同时降低了螺钉滑脱及钢板断裂的几率。锁定加压钢板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治疗骨质较为疏松的干骺端骨折和老年骨质疏松骨折过程中的优越性。由于胫骨平台骨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承重力有限,传统的接骨板固定后产生的剪切力较弱,螺钉很容易拧脱或松动,导致固定失败。本组病例Ⅰ、Ⅱ、Ⅲ、Ⅳ型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Ⅴ、Ⅵ型因关节面粉碎塌陷移位严重的病例,先将一侧胫骨平台复位、植骨、固定,然后复位固定另一侧,固定另一侧锁定板时,螺钉可以打到对侧骨块,更增加了稳定性。手术中对内外侧韧带损伤加以修复,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固定,半月板尽量修补保留。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治疗,辅助CPM机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本组38例病例未见螺钉松动、内固定失败、关节面塌陷等并发症。
总之,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锁定加压钢板所提供的稳定内固定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为膝关节早期的功能性锻炼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1]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5-126,274-275
[2]邓普丰,钟广玲,刘金文.骨伤科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2
[3]Rohit A,Martin L,Alfred H,et al.Complictions following internal fixation of 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a palmar locking-plate[J].J Orthop Trauma,2007,5:316-322
[4]Honkonen SE.Degenerative arthritis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Orthop Trauma,1995,9(4):27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