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交际中跨文化语用失误探析

2011-08-15 00:49李佳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母语跨文化口语

李佳畅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潮州521041)

英语口语交际中跨文化语用失误探析

李佳畅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潮州521041)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日常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旨在探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及其分类,进而探讨其成因,解释这些成因如何导致英语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产生交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力求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为英语口语教学带来启示。

跨文化语用失误;类型;成因;对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我国,英语教学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全面普及。然而,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不少学生依然表示自己仍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而即使是语言功底较好的学生也反映说自己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存在着口语沟通障碍的情况,这一情况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无关系。在英语学科的设置中,语法、阅读、写作等占主导地位的课程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应付各种考试的需要。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口语教学占的比重很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语用失误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入手,探讨这些口语现象的背后成因,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一) 定义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托玛斯(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一文中所提出的,意指“无法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即听话人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而引起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托玛斯强调,语用失误并不仅仅局限于“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是当“任何一个特定领域中的交流双方在缺乏共同的语言或文化背景时”随之产生。[1]91-112我国学者钱冠连则认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2]。笔者认为,与书面交流的方式相比,口语交际中更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二) 分类

托玛斯将跨文化语用失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1.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语言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失误,可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失误。具体说来,由于受本族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英语发音时容易带上口音,或由于音素发音不准、重读音节把握错误而产生语音失误。词汇错误可以是中式英语、词性误用、词义感情色彩混淆、近义词搭配出错等等。语法、句法的错误集中体现为口语中误用动词时态、语态、人称等。表达方式的失误则可能融合了前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例如:(对话发生于一名中国学生在某次商品交易会上完成了陪同外商的任务之后)

外商:Thank you for accompanying me.(谢谢你的陪同。)

中国学生:Don’t mention it.It is my duty to do so.(不客气,这是我的职责。)

此处这名中国学生的回答让外商感到十分难堪,因为该学生错误理解了“职责”一词的含义,它指的是人们在道德、法律上应尽的责任,或是出于工作需要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该学生想表达的意思并非是自己出于无奈而为之,而是自己很高兴能有此次陪同外商的机会。因此,从语用角度考虑,正确的回答应该是“It is my pleasure.”(这是我的荣幸)。

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3]。这种失误与影响语言选择的诸多参数相关,这些语用参数包括强加程度(size of imposition)、损益程度(cost/benefit)、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相对权利和义务(rela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等等。[1]91-112

社会距离、相对权利和义务这两个参数都与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以及相互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距离越大,相对权利和义务越多,意味着交际时越倾向于使用间接、礼貌的话语。反之,交际语言则较为直接、亲近。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这两个参数作出正确判断并选择相应的语言策略尤为重要。学生如能把握好这一语用规律,以“角色扮演”的口语操练形式多加实践,将会在今后工作所涉及的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受益。

例:“角色扮演”的场景设置如下

一位中国雇员小王想跟上司Mr.Smith交谈,于是他走到Mr.Smith的办公室门口,说:

(a)“Got a minute?”(有空吗?)

(b) “I’m terribly sorry to trouble you,Mr.Smith.”(非常抱歉打扰您了,Mr.Smith。)

从小王和Mr.Smith的关系来看,例子中的这两个句子均为表达方式欠妥。一方面,(a)通常是朋友之间不太拘束的一句用语,在上述语境中过于亲昵、随便,不可取。另一方面,(b)中小王处于一个十分谦卑的地位。虽然从公司里的人员等级制度来看,小王的地位不及上司Mr.Smith,但他们毕竟是一种共事关系,不存在阶级差异,因此该句的说法也不合适。在这一口语活动场景中,恰当的表达方式应为:“Can/May I have a word with you,Mr.Smith?”(我可以跟您谈谈吗,Mr.Smith?)

二、口语交际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成因

(一) 语用语言失误的成因

托玛斯指出,“语用语言失误可能产生于两种可识别的来源:‘教学导致的偏误’和‘语用语言迁移’”[1]91-112。笔者认为,在口语的教与学过程中,这两种成因直接影响到了口语交际的效果。

1.教学导致的偏误

教学导致的偏误与英语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产生这一现象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若例子选取不当,将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经常照本宣科,由于缺乏对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他们无法自行判断材料中所使用的例子是否恰当,而只会一味模仿,因此势必在日常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错误。出于规范、严谨考虑,不少教材往往在编写英语对话内容时采用了完整的句式,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却违背了篇章语用学中的“经济原则”。换言之,由于未能用简洁的语言来实现最佳的交流效果,因此这类句子不仅读起来拗口,而且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效果不佳。在回答“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这一简单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很可能会根据教材中的参考句型作如下回答:“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 my father,my mother and me.”从语法结构上讲,这一回答完全正确,但在现实生活中,为实现更加高效的交际效果,人们一般只会简单地回答道:“Three.My father,my mother and me。”诸如此类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时应结合实际生活场景,适当地扩充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会话的主体方向,灵活变通,并非让学生机械性地照搬句型。

其次,教学导致的偏误还体现为过分强调元语言知识。例如,在讲授英语语法中的祈使句式时,不少教师会告诉学生,祈使句就是表达命令语气,常用动词原形开头。在许多情况下,祈使语气和命令语气的确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直接的祈使句语气强烈,带有冒犯意味,人们在使用正式的英语口语时极少用祈使句来表示命令或要求的含义,而是用形式丰富的委婉说法取而代之,显得更为礼貌、客气,以达到较佳的交流效果。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元语言知识,还应该了解相应的说话方式和表达习惯。

此外,语用过度泛化(pragmatic over-generalization)是教学导致的偏误之另一种表现形式。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在使用知识时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然而,学生有可能会将自己所学的某一范围内的有限知识不适当地类推到其他范围的内容中,从而造成偏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中国学生在用英文表达“有”的意义时往往习惯性地套用汉语结构,不假思索地用“have”来造句,于是出现了“My Family has three people.”这样的中式英语。由此可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绝对泛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一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提醒说明。

2.语用语言迁移

说到语用语言迁移这一因素,我们可以从母语影响和对目的语的熟悉程度两方面进行考量。其一,母语影响有可能造成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语言生硬不自然,甚至是表达方式出现错误。比方说对“can”(能)一词,中国人和英美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英语中,“Can you…?”(你能……吗?)是一句惯用的礼貌用语,表示委婉的请求,而在汉语中,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问某人是否有能力做某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英国人对一个中国人说:“Can you close the door?”(你能关上这扇门吗?)其目的是想让这个中国人把门关上。然而,不了解这一文化用意的中国人就会对这个问题感到疑惑不解,毕竟关门这么容易的动作谁不会做呢?如此一来,必然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其二,对目的语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高低。当学生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由于对目的语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很容易依赖母语的知识进行类推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语用错误。而随着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日趋成熟,他们便能更好地对语境加以判断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二) 社交语用失误的成因

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社交语用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美国学者哈洛(Harlow)提出,“语言中所体现出的社交语用能力不仅涵盖了语言知识和词汇知识,而且还意味着说话人能够根据交际行为中所出现的情境变量和社交变量而采取相应的言语行为策略”[4]。这些策略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目的语中的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即第一语言)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目的语(即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目的语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在下文中,笔者主要针对英汉语言文化中的称谓和思维模式两个方面探讨母语迁移造成的社交语用失误。

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种常见形式。不同国家、民族有其不同的亲属制度,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在英汉两门语言之中,少数最基本的亲属称谓有着一一对应的说法,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等,但在其他称谓上汉语显然有着更为庞杂纷繁的亲属称谓系统。比方说,英语中的“uncle”一词可对应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如果简单套用母语中的表达方式很可能会造成词义错位。此外,汉语中的社交称谓也比英语中的要复杂得多。例如,中国人在称呼他人时会根据对方的社会身份在姓氏后面加上“同志”、“老板”、“师傅”、“小姐”、“先生”等称谓,而在英语国家里,他们则会根据性别在名字前面加上“Miss.”、“Mr.”、“Mrs.”或“Ms.”的称谓,如不知道对方名字则用“sir”、“madam”来称呼。

思维模式同样是母语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汉语的思维方式呈螺旋型发展,英语则是呈直线型发展。[5]中国人擅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英美人偏好逻辑、抽象思维。[6]汉语以意合为主,英语以形合为重。举一简单例子:

如果一个中国人想借一辆单车,他很可能会说出以下问句中的一句:a)我有急事,能借你的单车用用吗?b)我的单车坏了,但我现在需要用到车。你能把你的借给我吗?

c)你现在用不用单车?不用的话能不能现在借我?

从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在提出请求之前往往先给出理由,以避免遭到拒绝时的尴尬,而且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很含蓄。相反,西方人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May I borrow your bike?”因此,如果中国人用上述的母语表达方式向西方人求助时,西方人会感到困惑,甚至是觉得这一请求的背后另有企图。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例向学生解释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引导学生在遣词造句时应注意逻辑关系,开门见山地将观点阐述清楚,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核心的内容。

2.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主观反映,指导、塑造着人们的取舍和行为。由于各国、各民族的社会习俗等既存在共同性,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彼此的价值观和语言禁忌等现象就能够避免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禁忌语主要体现在宗教、政治、心理、生理、性、社会地位等方面内容。比方说,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交际过程中喜欢主动了解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情况等问题以表示关心,但西方的主流文化推崇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因此英美人的语言也呈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换言之,他们的话语中充分体现出了尊重隐私的价值观念。交流双方如果对这些文化差异现象一无所知,不懂得如何灵活处理,必然会导致尴尬局面的产生。例如,中国人在与西方打招呼时若套用汉语的表达习惯问“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呀?),必然会让西方人产生“我去哪儿管你什么事”的心理反应。而“Have you had dinner yet?”(你吃饭了吗?)则会让西方人产生误解,以为说话人的用意是想邀请他们一起吃饭。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口语课上应该有所涉及,便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

三、口语交际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成因,笔者认为,如果要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具体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时常会遇到一词多义(polysemy)的现象,每个含义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在传统的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依赖于背单词、查字典的方法,在理解、运用词汇时忽略了词语所处的真实语境,进而产生语用失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将语言与文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效率。在口语课上,教师还应适当地介绍一些常用俚语,使学生的语言更贴近生活化,从而在实际的交流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英语口语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强调各种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母语影响、语用意识缺失都会造成语言形式的误用。因此,在传统的语言教学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口语实例适当地介绍一些实用、常用的语用学知识如“言语行为理论”(Austin,1962)、“合作原则”(Grice,1975)、“面子理论”(Brown and Levinson,1978)、“礼貌原则”(Leech,1983)等等,帮助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活动。

另外,口语教师还可以采用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融入到口语教学当中。例如,选取英美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或论题,通过双人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借助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视频短片、音频、学习软件等材料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宽容意识

维索尔伦(Verschueren)(1999)称,交际即进行交际性选择,这些选择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三个因素:变异性(选择的可能性范围)、协商性(选择不是按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地规则而做出)与适应性(说话人和听话人根据他们的交际性需要而进行选择)。[7]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语言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着的。虽然跨文化语用失误会造成交际双方之间产生误解,但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适应,能够达到消除误解的效果。因此,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应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持开放态度,灵活变通,并以宽容之心对待非本族语者,体谅他们在学习语言技能方面所遇到的难处以及文化知识的不足。唯有如此,跨文化交际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无可否认,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必要前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语用能力才是确保交际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为提高语用能力,学生必须对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类型和成因有所了解,教师也应针对由此而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突破交际障碍,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25.

[3]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7.

[4]HARLOW L L.Do They Mean What They Say?Socio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0,74(3):328-351.

[5]KAPLAN R.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66,16(1):1-20.

[6]王扬.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语篇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1):81-83.

[7]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59.

The Factors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LI Jia-cha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 521041)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 failure frequently occurs in real-life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first identifies the two types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experienced by students of oral English,namely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and sociopragmatic failure.It then further elaborates on the causes of both types of pragmatic failure,explaining how these factors give rise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Moreover,it aim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providing tentative solutions in oral English classes.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shed new light o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types;factors;solutions

H03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6883(2011)04-0065-05

2011-03-17

李佳畅(1983-),女,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温优华

猜你喜欢
母语跨文化口语
母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口语对对碰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