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 鹰潭335000)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以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恶心纳差、面色不华等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慢性胃炎药物较多,但复发率较高。近2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慢性胃炎患者,男31例,女9例;发病年龄16~70岁,以26~40岁为多,占26例;病程3个月~20年,其中1年以内者8例,1~5年者 19例,6~10年者 8例,10年以上者 5例。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胃虚寒型10例,脾胃湿热型15例,气滞血瘀型12例,胃阴亏虚型3例。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透视确诊,浅表性胃炎12例,肥厚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4例,浅表-萎缩性胃炎4例。典型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恶心呕吐,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甚至可伴有消瘦、贫血,体征多不明显或有剑突下压痛。
1.2 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甚至在静止期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在临床上,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脘腹疼痛、嗳气吞酸、嘈杂或食欲不振的症状求治。临床诊断主要靠纤维胃镜肉眼和病理活检来确定。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自拟益胃汤治疗,药用:黄芪 15~25 g、白芍 30 g、川楝子 15 g、延胡索15~30 g、蒲公英 10~40 g、茯苓 15 g、山药 30 g、半夏10 g、干姜7.5 g、陈皮15 g、甘草7.5 g。冷水浸泡1 h后,煎沸30 min,取汁300 mL,早晚分服。泛酸明显者加海螵蛸8 g;疼痛剧烈者加五灵脂10 g、乳香6 g;口渴灼热者去干姜,加百合10 g、生地15 g;出血便黑者加三七粉4 g。
1.4 疗效标准 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体征,拟定疗效标准。治愈:胃脘痛症状消失半年以上,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胃脘痛缓解,疼痛次数减少,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胃脘痛反复发作,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胃镜检查炎症病变黏膜变化不大。
1.5 治疗结果 40例慢性胃炎患者,治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服药时间最短者14 d,最长者70 d,平均33 d。
患者,男,39岁,工人。因脘腹胀痛约1年,加重1周而前来求治,伴有恶心呕吐、嗳气、泛酸、食欲减退等症状,舌苔薄黄、脉弦。自述每遇进食、情绪波动、疲劳或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长期服用胃炎药物未见明显好转。胃肠钡餐透视提示胃窦炎,大便潜血(+)。药用:黄芪 25 g、白芍 30 g、川楝子 15 g、延胡索30 g、蒲公英40 g、茯苓15 g、山药30 g、半夏10 g、干姜 5 g、陈皮 15 g、甘草 7.5 g。水煎服,每日 1剂,1周后脘腹胀痛大减,食欲倍增,大便潜血(-),2周后自觉症状消失,用药3周后胃肠钡餐透视:上消化道未见异常。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泛酸、痞证”等范畴,主要与饮食失调、精神刺激、气候变化及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病机特点为湿热蕴中、寒热错杂、热灼寒凝、气滞血瘀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杂病丛生,缠绵难愈。鉴于以上认识,笔者用益胃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方中黄芪、山药健脾益胃;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川楝子、陈皮具有促进胃肠蠕动、解除平滑肌痉挛、调整胃肠功能、帮助消化作用;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瘀,主治一身上下诸痛;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善消胃中湿热,使胃中湿热得以消化,又免于苦寒伤胃,寒湿并用,相辅相成,效果倍增;半夏和胃降逆止呕。诸药相伍,针对慢性胃炎病机特点,共奏温中散寒、化湿清热、理气活血、疏肝和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