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调”研究刍论

2011-08-15 00:48李雄飞
河池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歌研究

李雄飞

(广东海洋大学 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清代“西调”研究刍论

李雄飞

(广东海洋大学 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先从概念入手,论证了搜集、整理与研究清代“西调”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它的本真面目。接着,文章围绕着为继承与弘扬文学遗产、为明清俗曲乃至古代民歌研究选取典型、为相关学科建设纠偏拾遗、为当代俗曲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等四个方面,揭示了这一选题的重要意义。之后,从文献整理与文学论证两条线索,阐述了研究这一选题应当采用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西调”;搜集;整理;研究;方法

“西调”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西调”,是明清时期外地人对源于晋陕地区所有乐曲唱调的一种泛称,在民歌、俗曲、曲艺、戏曲里各有不同的类别、涵义与文本,彼此关系密切。常规意义的“西调”,是清代前期京畿地带与全国局部省区广泛传唱的一种古代通俗歌曲,是在当时晋陕民间小调与通俗歌曲、从元迄清之散曲与戏曲“摘唱”的基础上,吸收融会了文人们的创作精华,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带有乐器伴奏、主要由“优童”“像姑”等职业艺人表演的歌唱艺术形式。它的曲调丰富,格律多样,题材以反映妇女的闺怨情痴为主,文人的失意落寞为辅,市民的日常生活为补充,风格典雅、幽艳、清丽、通俗。

那么,整理研究“西调”等明清俗曲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有些什么意义呢?如果说这种劳动能够对学问精进、学科构建乃至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益的话,又该用一些什么样的探究方法与阐述技巧呢?

一、整理研究清代“西调”的目的

选题目的是选题意义的前提,选题意义是深远的选题目的。只有先搞清楚将要做什么,需要达到的境地和想要得到的结果,然后才能谈得上这种努力、努力成果有没有意义和意义大小。推而前之,研究现状又是选题目的的前提,只有先将研究的对象材料与辅助材料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一网打尽”,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与动态之制高点上,依托自己的学科积累不断地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重新划定的选题才不至于重复前人的劳动,才有可能具有创新性或填补空白的意义。

长期以来,清代“西调”被归类在明清俗曲里,一直被学人们误为明清民歌:分散的历史文献里只有大量歌词,很少留下曲谱。除了当时少量的民间稿本、钞本、刻本和后世少数俗曲集子、研究著作、辞典、论文对之进行简单介绍或偶有涉猎外,诸多文学史、音乐史很少提及它。既然如此,研究便应当从最为完备地多方搜集“西调”文献记录及其研究资料开始,全面做好整理辑校工作,然后以之为考察视阙,重在歌词文本研究,以求实事求是地揭示“西调”及其相关史实的本来面目,修正现有研究中的偏失与错误,对于一些貌似简单、似是而非、最为基本的问题发表独立见解,为古代俗曲研究填补空白并提供一些探索路径。

二、整理研究清代“西调”的意义

整理研究清代“西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整理研究清代“西调”就是继承与弘扬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

我国珍贵的文学遗产涵盖极广,但是,上层社会历来重视作家文学或云正统文学的搜集整理,对于通俗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向来持鄙视态度,民歌俗曲之流更是等而下之。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传唱者和拥有者普遍文化水平很低,绝大部分是文盲。民歌俗曲向来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存于社会底层,自消自灭,很少被文字记录下来,可供后人搜集的纸质文本多为一鳞半爪。偶有的钞本或刻本往往纸质低劣,装帧粗糙,讹误满纸,不忍卒读,题材一般反映下层社会典型的生活场景,主题多数违反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审美趣味与达官贵人常相违忤。它们辗转流落于无数草民之手,连草民自己也不一定时时视如珍宝,往往随手乱扔,历朝累代以后更是残损不堪,难以寻觅。而掌握政治权的传统统治者历来掌握着文化权。他们压制或役使普通民众,认为“民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走书诓戏”的下层百姓就不是善良、本分、务实的良民,相对难以驾驭,搜集整理这些鄙俚不雅的淫词亵曲或陈词滥调不仅没有安定民心、强本固基之积极的社会意义,反而会自降身价、玷污圣贤、有伤风化、戕害后人,所以,历朝累代的统治者常常对之禁绝焚烧,必欲灭之而后快。“西调”等明清俗曲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之主要文学样式,当时流传颇广,质量奇高,版本众多,抄录刻印者不计其数,老弱妇孺皆可歌唱,曾经卷动上下社会阶层、尤其是中小城镇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加入进来,无数文人秀士、民间艺人、青楼歌妓成了它们生生不息的推动力量,彻底改写了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中国文学篇章,但从那以后,似乎又一下子销声匿迹了。除了《山歌》、《挂枝儿》、《夹竹桃》、《霓裳续谱》、《白雪遗音》被一再出版外,残存至今的一些原始歌本,虽说具有极高的版本、学术、艺术与文物之价值,却大部分七零八落、东一卷西一佚地静静躺在各地图书馆里……倘使后人对于如此丰厚的一笔文学遗产不闻不问,不够珍惜,任其霉沤朽烂而终至湮灭,“西调”等明清俗曲完整地向下延续便会受到人为阻隔,部分作品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古代文学的优美篇章必将跟着残缺,中下层文化完好无损的历史承接更成问题。这样,当代乃至后世读者就不能很好地接受祖先们赐予的这份宝贵精神财富,就不能很好地借此了解古代社会现实,接受传统的文化哺育与艺术熏陶,从而提升社会人文素质,提高大众欣赏水平,陶冶自身美好情操;从事此类研究的学者也会越来越少,研究范围更会越来越窄,研究质量尤其会大打折扣……

当代社会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正是鉴于类似社会问题而持续展开的。所以,想方设法地多方保护、广为搜集、精心整理、宣传普及“西调”等明清俗曲,应当是一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事情,在传统文化急剧消退,价值观念异彩纷呈的当代中国,尤显迫切与重要。

(二)搜集整理“西调”等明清俗曲是从事此类学术研究的基础

要踏踏实实地研究“西调”等明清俗曲,第一步便是狠下功夫,费尽心机地做好所有文献、特别是原始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失去对象的研究是天方夜谭,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多大意义。材料搜集不全,全面深入的探索便难于展开,扎实细致的论证便难以为继,观点结论的建立便永远存在着漏洞、偏差、遗憾或错误。在这一过程里,民国时期的少量论文编著的确不好寻找,二手文献、三手文献一般在前人研究成果里容易见到;但是,这些转手文献记录的真实性到底如何,恐怕还得“原本”才能说得清楚。因为文献“转手”愈多,越容易产生出处有误并误字、脱文、衍文、错位等问题,越容易偏离原意或阉割原文,越容易渗进后人的笔墨与观点。这样以讹传讹,“原本”与“原意”便愈发面目全非了。所以,原始材料的钩沉发微是一件至关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搜集整理“西调”等明清俗曲,是从事此类学术研究无法逾越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与步骤,学者们投入精力的深浅程度与他们的学术获益是成正比的。三番五次地亲见、选择、复制、誊录、比勘、记载、辑佚、雠校、补阙、断句、注解、考证、辨伪、梳理、归类、排序、编纂第一手材料的过程,是新老学者一次次与“西调”等明清俗曲之作者、修订者、序跋者、抄录者、演唱者、爱好者等人的心灵对话过程,更是学者们日复一日地培养浓厚的学术兴趣、检验已有的知识能力、补充缺少的学养技巧、接受严格的学术历练之过程;日积月累的材料在脑海中逐渐加深印象并序列化起来,前人立论的深浅对错慢慢有了言之有据的评判标准,疑窦丛生的具体谜团个个在不知不觉中豁然开朗,潜思默想后捋出的线索纷纷贯穿接通,无数题目的潜滋暗长使得整体构架变得越来越明晰丰满,稳妥立论的思路与具体可行的方法跟着产生,崭新的学术视野一天天露出了端倪……严谨的学者只有经常履行这个过程,最大程度地拥有某一方面的材料,才能对当中的问题拥有最高程度的发言权,才有可能矗立起自己的学术高峰,在某一时期里彻底超越并征服同行的识见,使得普通学者难以逾越;也才会由点及点、由点及面,以旧课题产生或引出新课题,最终有永远做不尽的课题,从而树立自身的学术形象,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

由此看来,搜集整理“西调”等明清俗曲是从事此类学术研究的基础之基础。

(三)研究“西调”等明清俗曲具有基础性与典型性,能够填补学术空白,修正与补充相关学科的学术构架

求真是任何学术研究应有的基本品格,无论研究什么,理性公允地勾勒和凸显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是实质性研究的第一步。认识不清本体,有关本体的细微性、深入性、边沿性、宏观性、理论性阐述只能走入迷宫,错上加错。最终,无论怎样选择题目,转换角度,进一步研究的核心、实质、主旨等仍然会再次回复到对于本体的疑惑上来。学术研究是需要逐步深入的,需要从“大致印象”一直走向“深刻印象”,最后走到“就是如此、铁板钉钉”的正确结论上。一方面,它需要学人具备多学科的宽厚根底,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它尤其需要学人再三推敲、反复论证、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勤苦与耐力。有时,即使“开局”时胸有成竹了,但在逐章逐节撰写的时候,研究者又会发现原先自以为是想法的幼稚与偏颇,甚至完全推翻之前的论断。直到即将付梓,研究者方才体味到问题的到底有多复杂了。这个道理同样适合于“西调”等明清俗曲研究。过去,人们以为常规意义的“西调”是民歌,我虽疑惑,大致亦做如是之观。深入钻研之后,发现不是,是俗曲,或曰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再进一步深入,才发现“西调”有明清时期源于晋陕的许多民间小调、俗曲曲牌、曲艺唱段、戏曲剧目,更多的是下层文人按照此种音乐节奏与格律要求重新创作之抒发自身心意的俗曲。这种俗曲与广义“西调”头绪纷繁,藕断丝连,同进退,共荣辱,一样风行于清代前期,在乾隆王朝影响极大,流播广远,影响、渗透、滋养、繁衍了很多艺术品种。当时,几乎一切俗曲都被冠之以“西调小令”或“西调小曲”名称。由此可见,下层文人创作的“西调”在明清俗曲里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与典型性。研究它们,就是研究明清时期我国繁多俗曲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类别,就是给明清俗曲开启一扇瞭望与透视的窗口,符合学人们普遍认同的“掘井式”研究原则。通过这样一条探索渠道,研究者不仅能够顺便清查、盘点和认识我国明清时期北方许多省份民间文艺的一些家底,而且能够达到对于明清俗曲的部分本质性认识,进而达到思想增值的目的。推而广之,明清俗曲又是所谓“中国古代民歌”发展的巅峰、代表与终极性标志。通过研究明清俗曲,我们可以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追溯、推论和解决“宋元小唱”、“唐代曲子词”、“南北朝民歌”、“汉乐府民歌”、“国风”的实质,进而对中国古代民歌、传统民歌、通俗歌曲等做出一系列全新的反观和思考。例如,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传承的民歌在流传下来的古代民歌里实际占有多大成分?俗曲与民歌的关系是什么?两个概念的相互包含与混淆为什么沿袭至今?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民歌?如何从民间小调、曲艺、戏曲、秧歌里剥离出俗曲?古代收集民歌的文人们深入到了哪里的民间?中国通俗歌曲的上限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论题目前在社科学界还处于真空状态,以致古代文学、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学等,至今仍把大量俗曲当成民歌,而通俗文学又把俗曲排除在外……

以故,为“西调”等明清俗曲正本清源,是从事此类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典型性研究。不仅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作用,即使对于相关学科构架的修正补充,仍有建设性的学术意义。

(四)研究“西调”等明清俗曲能够为当代通俗歌曲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学术研究的终极意义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故纸堆里沾沾自喜,不是为了故作高深地研究而研究,而是在探索真理的前提下服务社会,贡献大众。其中,服务当代社会与贡献当代大众尤为必要。民国时期,都市里面的通俗歌曲被称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在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旧中国,只能流传在大中城市少数醉生梦死阶层之人的口头上,注定会短命夭折,无法向市井与乡村蔓延。经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断代期,通俗歌曲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再次兴起。起初,新兴俗曲同样唱红了大江南北,一时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九十年代以来,这种歌曲的影响力却逐渐衰落。到了二十一世纪前后,通俗歌曲只限于那些追逐时尚的小青年口中传唱,基本脱离了广大民众。新旧歌曲更替飞速,简直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且多数俗曲都是流行歌坛的过眼烟云,很难再在普通人心里扎下根来。为什么当代通俗歌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不能像明清俗曲那样“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呢?以狭义“西调”而言,它兴旺于康、雍、乾、嘉之太平盛世,伴随着广义“西调”的兴盛而兴盛,应当同当时社会浮华颓废、追欢寻乐的娱乐倾向有关,和当时艺人迎合看客、追铜逐臭的媚俗功能有关,与当时士人抒发郁闷、讽喻现实的惯性思维有关。它衰落于道、咸、同、光之乱世末世,伴随着广义“西调”的衰落而星散,原因在于乱世年间点燃不起文艺现象的燎原之火,人们的生命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于之前的政治高压与商业化演出限制了它的题材范围、主题深度与流传圈子,抑制了它的审美趣味之自由生长与演出风格的灵活多样;在于它走完了从民间小调到市井俗曲直至文人再创作的全部道路,成熟得没有办法提升且退不回原路……最终导致了它不能像一部分明清俗曲一样,因为与时俱进地贴近最为广大市民的生活而代代相传,而是过早地短命夭折……

由此可见,通过研究“西调”等明清俗曲而总结出来的文艺现象的历史经验,应当能够成为当代通俗歌曲良性发展的一面镜子,值得当今同好此道的引领着、实践者、研究者深刻反思并引以为鉴。

三、清代“西调”的研究方法

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学者而言,常规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平时见得多,掌握运用得也多,是“术”而不是“本”;但是,具体的思路与方法是相对于具体对象而言的,是在搜集材料、确定选题、反复论证的过程里自然而然出现的,而非“术”“本”疏离、“本”“末”倒置地寻找套用,逐新猎奇。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要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预计产生什么样的研究意义,就得依托什么样的研究理论,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视角,贯穿什么样的研究思路,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既然如此,本文确立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已如上述,其研究思路,便是从已有的“西调”材料与研究现状入手,从明确概念、规范界限的前提开始,从“西调”时代传承与空间传播之一横一纵之交叉点上,注重对其本体做出多层次、多方位的还原性探索,注重从动与静、点与面的诸多渠道逼近研究对象,尤其注重以翔实可靠的文献记载立论、推论与驳论,以期清晰完整地揭示出一个时代这类俗曲的基本形态。为此,笔者拟采用如下两类方法。

(一)文献的整理方法

1.依靠购买、复制、抄录、辑佚等多种渠道与手段,尽其可能地搜集发掘与清代广义“西调”有关的原始文献与转手文献,删汰繁芜,按类摘编,予以整理。

2.除了以简化字代替繁体字外,原作及其目录、序跋、注释等一依其旧,不做改动添加。确属“异文”者,以最为完善的底本为据,比勘众本的狭义“西调”歌词,对误字、脱文、衍文、错位等实行参互校订,校记以尾注的形式处理,用现行标点符号重新断句。

3.“校”后加“按”,说明具体文献的要目卷本、体式版式、纸张墨色、牌记题识、凡例编次、行款格线、书法字体、笔画讳字、室名藏印、序跋附益、作者刻工、抄刻年代、后世著录等版本状况。

4.以首句命名每首狭义“西调”,遇到重名情况,以全篇前两句命名,中间省略点号,以示区分。原始文献若按戏曲名称或作者意旨等其它方式命名者,如《大瘦腰肢》、《苦团圆》、《思凡》、《寻钗》、《饯别》等,因为数量不多,一律改为首句为题,以便统一体例。

5.按照首字笔划数目顺序重新排列狭义“西调”歌词,重名者依照下一字笔划数目顺序排列。附录每首的具体出处,并以表谱提要钩玄,以求眉目清楚。

(二)文学的论证方法

1.辨析广义“西调”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规范称谓,寻找它们相互之间衍生类属等亲缘关系。

2.类比相近性质之广义“西调”的相关材料,条分缕析,归纳出理论性认识。

3.以丰富的原始文献记录为依据,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对前人的“西调”研究成果做出审慎公允的理性判断,不破不立,由此阐发自己的观点。

4.以元明散曲、戏曲、小曲等对广义“西调”溯本追源,以后世曲艺、戏剧、民歌、竹枝词等勾勒广义“西调”的散播范围与传承时代。

5.以文艺现象的普遍性、规律性认识为前提,对狭义“西调”的题材与格律分类解读,分别推导出概括性结论。

6.以狭义“西调”反映市民、文人、思妇、优伶、歌妓之日常生活等题材共性,还原出支撑这类俗曲生存的社会风貌、演唱场景、作者歌者等。

7.以狭义“西调”的章句形态、格律样式、韵律规则推导出它的曲牌结构、词曲搭配、旋律变化、歌唱形式、表演变数等。

8.以出现频率最高、收集次数最多、最为典型的狭义“西调”为个案,细致解剖,作为例证。

9.以表谱显示狭义“西调”与其它俗曲的影响性比较,查看二者的相互联系、作用、渗透与变异程度。

10.以“子题”、“套语”或“情节单元”等要目分解多数狭义“西调”,求取每一类别的数量与百分比,从小到大地逐级概括,之后概括它的主次侧重点与某些共性,用量化的办法求取质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完备而科学地搜集整理清代“西调”及其相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揭示它的本来面目,是继承我国珍贵文学遗产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也是从事明清俗曲乃至中国古代民歌的基础性、典型性研究,既可以为相关基础学科的完备建设纠偏拾遗,也可以为当代通俗歌曲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涵发掘、分类、校勘、断句、加“按”、命名、排序、表谱等文献的整理方法,包涵类比、演绎、解剖、举例、比较、量化、推导、辩驳、释念、归纳等文学的论证方法。

[1](清)绚采垒.西厢记怡情新曲[M].无名氏抄录,精钞本.

[2](清)无名氏.新镌南北时尚万花小曲[M].乾隆初年金陵奎壁斋梓行.

[3](清)无名氏.西调百种[M].北京:乾隆初年精钞本.

[4](清)柳淳敬.西调黄鹂调集钞[M].北京:乾隆四十五年精钞本.

[5](清)颜自德.霓裳续谱[M].王廷绍,校订,乾隆六十年集贤堂刻本.

[6](清)钱德苍.缀白裘[M].王协如,校点.北京:中华书局, 2005.

[7](清)戴全德.浔阳诗词合稿[M].嘉庆三年自刻本.

The Purpose,Sign ificance of andM ethod for StudyingXidiaoof the Qing Dynasty

L I Xiong-fei
(L iterature School,Guangdong Ocean Un 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China)

That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sorting out and studyingX idiaoof the QingDynasty is to reveal its real appeara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edecessor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is subject is given from 4 aspects:to inherit and carry for ward the literary heritage,to select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for ditties in theMing and QingDynasty or even the ancient folks,to rectify and supplement for related study and to give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progress ofmodern ditties.Finally,the method of studying this subject is expounded.

X idiao;collect;sort out;research;method

I207

A

1672-9021(2011)01-0028-05

2011-01-30

[责任编辑席战强]

李雄飞 (1964-),男,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 2008年度规划项目《清代“西调”研究》(项目编号:08JA751005)

猜你喜欢
民歌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