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2011-08-15 00:53郜锦强
关键词:行书书法艺术书写

郜锦强

(淮北师范大学 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安徽 淮北 235000)

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郜锦强

(淮北师范大学 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安徽 淮北 235000)

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应具有比较充实系统的书法史知识、比较扎实的书法理论基础、比较娴熟的技法、比较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高等学校书法专业的教学活动,要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学生打下一个从事书法艺术事业的基础,从而完成合格书法人才培养的任务。

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2007年淮北师范大学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并于同年招收第一届书法硕士研究生;从2009年起,淮北师范大学又获准招收书法本科生,由此淮北师范大学成为安徽省培养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第一所高校。今就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作一梳理与探究。

一、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内涵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经过几千前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受到各国人民的珍爱。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①《中国书法》2010年第1期第35页。那么,作为弘扬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者,书法高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哪些素质和修养,即哪些基本内涵呢?综合多所高校的培养经验及我校的教育实践,我们认为,在业务方面,他们至少要具备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一,要有比较充实系统的书法史知识,能够独立解释和分析历史上的书法现象、书法人物、书法经典的来龙去脉,以作为当前书法发展的借鉴;第二,要有比较扎实的书法理论基础,能够独立进行书史、书法技法、书法思潮、书法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评论,有较高的鉴赏与评析水平;第三,有比较娴熟的技法水平,能够独立进行书法创作与书法教学活动;第四,有比较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并能适当运用于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有了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他们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继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工作者、书法艺术家或书法教育工作者、书法教育家,而不至于成为只会抄写诗词曲赋、缺乏综合文化底蕴的“写家”。历史上如许众多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史、论、学、艺集于一身的“文化人”。我们今天培养的书法研究生,尽管还不能与书法史上的名人相比,但一定要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使他们达到研究生的基本培养目标,成为独立开展书法艺术活动和书法艺术教学工作,同时又具有基本科研能力的人才。尤其在书法高等教育方兴未艾的今天,强调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更为重要,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这样的人才多了,就可以逐步优化全社会书法队伍的成分,使我国书法事业的未来,由于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而发展得更加灿烂辉煌。

二、以书史、书论教学引路,奠定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术基础

在我国漫长的书法史上,名家、大家灿若群星,创造了篆、隶、楷、行、草多种书体,创作了大量优美、生动的传世书法作品。从汉代赵壹发表《非草书》以来,书法理论也随着书法创作的繁荣而蓬勃发展。书史、书论互有联系而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特有的洋洋大观。如何在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它们前后之间的传承顺序,左、右之间的相互借鉴,以及对今天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影响等等,对于一个准备终生从事书法艺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两点:一是系统知识学习,二是学会科学研究。前者用系统的课堂教学和课后个别阅读相结合予以保证;后者则以导师的言传身教,示范指导予以实现。这要靠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指导方法共同形成“综合效应”,同时学生也要刻苦勤奋,与导师配合默契,方可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曾以探讨“行书的起源”这一问题为例,引导书法研究生学习研究方法,廓清书史、书论中的学术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关于行书的起源,一般书法家都认为起源于“汉、魏之际”[1],或“东汉末期”[2]。大多是受到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的“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的影响。刘德升是东汉末年桓灵时期的颍川人,曾开门授徒,教授行书,他的两个学生钟繇、胡昭都是书法大家。但,如果据此就认为行书是从这时起源的,至少有两点值得商榷:一是说行书为“一人所造”,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二是把已经将“行书”作为教学内容、开门授徒的人作为行书的起点,在时间上滞后。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考查文字拓片,在秦、汉竹简中发现有行书的雏形和结体特点,据此推断,行书在秦代就已经萌发了,于是提出了“行书萌于秦,成于汉,规范于魏晋”[3]的论断。在论述这一论题时,我们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出“行书”不可能是一人所造,“它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也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需求下逐步改造的,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二是利用实物佐证,秦简《效律简》、《秦律十八种简》等均有行书雏形,则可称为“萌于秦”;西汉成帝时期的《王杖诏书令册》中已有现代行书的结体特点,汉宣帝时的《元康四年简》、元帝时的《永光元年简》以及新莽时期的《王俊幕府档案简》中的文字都显示出行书书体日益成熟的气象,东汉时期的《公年传砖》、《熹平元年陶瓶》上的文字,除有一些汉简隶意外,与现代意义的行书已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因此可以说行书“成于汉”。而汉末魏初的刘德升开门授徒,教授“行书法”,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等等,则足以说明行书“规范于魏晋”。“行书”由“萌”而“成”,由“成”而“规范”,跨越几百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出现”在某朝、某代、某年,更不是由一人所造,这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

三、科学训练书写技法,奠定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艺术功底

书写技法,对于书法高级专门人才而言,应该视为“看家本领”,是起码的艺术表现能力与艺术水平的外在标志。因此,在掌握一定的书史、书论基础知识与理论的同时,必须认真练好书法基本功——书写技法。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成果卓著的书法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书写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书写规范,推动书法艺术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这样璀璨夺目、举世无双的地步。因此,在书法技法训练过程中,我们强调尊重传统,发扬传统,让传统中美好的东西成为进行技法练习的基础和内涵。历史上成名的书法家,无一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如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正是由于多年勤学苦练,博取众家之长,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自成一体的;颜真卿如果没有“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的刻苦练习,没有书法大家张旭的严格指导,也不可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写出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凡此种种,都是先打好传统的规范的基础,才有后来的变法创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要学好书写技法就必须首先继承传统,认真临写前人留下的经典法帖,过好“临摹关”。

在临摹中,笔者要求学生将“通临”与“个临”相结合,走科学临帖之路。“通临”,即对选择的字帖,通篇逐字临摹,以便从整体上学习该帖的气韵,结体特点,书写习惯,如线条走向,欹正取势等,长期临习的结果,会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中自然地得到显现,从而提高创作品位。“个临”,即对某名家法帖中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别具有该名家书法特点的字,进行重点临摹,以求神似,这样就会在日后的创作中很熟练地运用,在整篇有其气象的同时,个别字的结体突显出该名家的“神韵”来。如米芾《蜀素帖》中的“诵”、“同”、“通”、“用”等,它们右半部带竖钩的笔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往右取势而往左倾斜,呈现出爽利、险峻的字势。这种写法溯宗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形成了他自己的特色。通过“个临”,让学生把这些写法牢牢记住,诉诸笔端,就会使他们的书写具有“米字”神韵。在研究生阶段,先要达到这个境界,将来走向社会,再逐步综合各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与此同时,笔者还指导学生练好“眼力”,在实践中很有效果。所谓“练眼力”,就是仔细观察名家是如何把某个字写好的,它的结体,笔势、欹侧指向,线条的粗、细、浓、淡、枯,以及这个字的整体气韵等等,都要仔细观察、揣摩,以至烂熟于心。而后再按照自己观察的结果书写,会大大提高临摹效率。如果不经过认真观察而盲目“临池不辍”,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把一些本应去掉的习气固化,事倍而功半。那么,如何练眼力呢?我指导学生除临摹时仔细观察外,就是读帖。读帖的过程常常是分析,比较结构、笔画,总结书写规律即“悟字”的过程。“悟”,有时能使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产生书法艺术水平提高过程中的“飞跃”现象。此外,还可用手指或干笔“书空”。到了一定熟练的程度,就可丢掉字帖“背临”。背临时能够得心应用,写出原字帖的风格,达到“形似”,就算初步学会了一种帖。然后再另换他贴,博采众长。

在上述临摹阶段,学生往往容易将自己的目光局限于一字一画之中。因此,在临摹达到一定程度,相当多的字都可以“背临”出来时,就指导他们进行“脱帖练习”。这时,不要再按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写,而要找别的内容,用自己学到的结体、运笔技巧进行书写。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整体驾驭能力,即处理章法布局、字体搭配、浓枯对比、欹侧向背等方面的能力。这时,要把前阶段一个字一个字练习得来的“个体字”,组合成一幅初步的“书法作品”。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大量地“脱帖练习”。在此过程中,既要保持原有字体的气象,又要有我们时代的气息;既要有古人书法的骨力,又要有书写者逐渐形成的艺术化的风格。“脱帖练习”是由临摹到创作之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四、引导学生树立书法“艺术美”的鉴赏意识,奠定书法高级专门人才的艺术品位

美,之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存在,是因为人类有欣赏美的需求。书法既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无疑它应该向人们展示其特有的审美表征,从而体现其健康的、丰富的“艺术美”。

书法“艺术美”的表现形式与绘画不同,它没有具体的物象形态可供欣赏,书法作品所具有的只是线条的有规则的组合,统一在一个有机的章法之内,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生态表征。我们从四个方面引导研究生学习和把握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一是引导他们在练习和创作时,充分认识和表现书法艺术的“线条美”。古人在评论书法时,曾有一句名言:“唯笔软,故奇怪生焉。”[4]正因为毛笔“软”,故写出来的线条灵活多样,呈现出其他艺术品所不具备的线条之美。那么,如何在运笔中将线条的运行更加流畅、更加灵动、更加优美,这值得在教学中深入研究训练。例如经常被大家书写的“寿”。孔子曰:“仁者寿也。”寿,代表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和绵长,代表健康、灵动和生命气息。在书写时就应当把握线条的流动和组合,将“寿”的含义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不能写得呆滞、僵硬而毫无生气。那样,仅仅是一个汉字“寿”,而不是艺术化的书法意义上的“寿”。这就是巧妙地运用毛笔线条带来的审美效果。

二是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创作时,充分展示书法艺术的“章法美”。毛笔书法,在章法布局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是其他书写工具所无法达到的。如布局的疏密,墨迹的浓淡、枯润,字体的欹正、大小、粗细,字与字之间的顾盼、牵丝,题款、钤印等,共同构成书法艺术作品的“章法”。如果处理得当,会出现韵味无穷的“章法之美”。

三是引导学生充分汲取古今书法精品的艺术营养,学习书法艺术本身固有的“生态美”。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史上,出现了众多名垂千古的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精品,其中积淀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精湛的艺术财富。如王羲之和谐、妍美的书风,颜真卿遒劲、刚健的书风,米芾险峻、峭拔的书风,文征明朗润、刚劲的书风等等。他们的书法艺术,虽然风格各异,却都呈现出汉字书写所固有的“生态美”,这种美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人“给定”的。[5]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种汉字书写所特有的“生态美”来。

四是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创作时,将激情融入书法作品,展示书法艺术的“情感美”。如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书法创作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充满创作激情的作品,让人一看就感觉其生动、鲜活、富有灵性,通常使欣赏者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即艺术欣赏过程中的“通感”效应。没有创作激情的作品,常使人感到生硬、呆滞、缺乏灵性,提不起欣赏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首先理解书写内容,培养书写情绪,进而谋篇布局,润墨顺笔,待笔酣墨饱、情绪高昂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作习惯,即无激情时不动笔,无准备时不动笔,始终使创作情绪处于昂扬兴奋的状态。

[1]何学森.行书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学仲.书法举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3]郜锦强.行书起源新探 [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5.

[4]蔡邕.九势[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6.

[5]黄德宽.汉字理论丛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G643.2

A

2095-0683(2011)01-0178-03

2010-10-21

郜锦强(1950-),男,安徽濉溪人,淮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校文方

猜你喜欢
行书书法艺术书写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用什么书写呢?
脚踏实地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所谓书法艺术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