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庆建,兰迎春
(济宁医学院 社科部,山东 济宁 27206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内在关联性
吕庆建,兰迎春
(济宁医学院 社科部,山东 济宁 272067)
马克思主义能实现中国化就必然与民族精神有类似性,它们在“人本主义”思想、和谐思维方式、社会理想和真理检验标准等方面具有类似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解除了文化上的困境,提供实践上的基础和思想上的指导。反过来,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便利和精神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提供适合的土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高素质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精神;内在关联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但并不意味着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思想武器,中国的一切问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是毛泽东于1938年 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环境”,“因此,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534。另外,毛泽东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即“民族形式”的问题,也就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然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培育,反过来,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便利。弄清楚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求程度。”[2]11如果马克思主义和作为中华文化最核心、最本质部分的民族精神完全没有类似性的话,那它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要想在中国扎根并对社会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也就是要实现中国化,就会步履艰难。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有很多类似性,它才能够被我们的民族精神所接纳和兼容,才能实现中国化,并愈发在中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在“人本主义”思想方面的类似性
马克思主义中含有较丰富的人本主义的思想,也可以把它看作贯穿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人的发展、关注人类的未来和归宿,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人类异化,科学论述了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也就是有目的的活动,是伴随人类始终的活动,通过这种必要的活动创造出人类社会或曰人类世界,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从而进一步佐证了这一本质,也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依据。马克思在认真研究实践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人的本质属性,认为在自然、人和社会这三者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这里所说的“人”具体是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人,而不是抽象人。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劳动实践是人所独有的,人通过它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了社会历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人的发展,人不发展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有离开人的社会,否则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了。所以,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本质的真正展现,是人需求的最大满足,是人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人生活的最幸福状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中华民族精神中,也富有“人本主义”的精神元素,这一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像代表古代齐文化核心价值的《管子》一书的核心就是富于智慧的“人本主义”精神元素,全书的各个章节无处不闪耀着这种精神元素的光芒。其中的“霸言篇”中清楚写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理,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4]34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同样富含“人本主义”思想,它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强调要爱人、关注人、尊重人,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天地之间人为本,凸显人的根本性,要以人为本。儒家把人、天、地三者并称为“三才”,是构成宇宙的三个基本要素,它认为在这三者中,天为上,地为下,人在中心,“天地之性人为贵”。[5]13《尚书·泰誓上》中说:“惟人万物之灵。”[[7]59把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自然和社会的核心。主张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是不可、也不能侵犯和予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94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人本主义”思想方面具有类似性。
(二)在追求和谐方面的类似性
“和谐”是中华民族素有的精神特质和最高价值准则,和谐因素是中华民族精神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像中华民族一直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倡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源远流长着“大同”、“和合”的思想,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力图用封建礼教来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的和谐。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达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和谐世界。[9]264
“和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内在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彼此要和谐,它指出人类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0]120这种社会使一切矛盾得到了化解,和睦是其主要特征,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在追求和谐方面具有类似性。
(三)在社会理想追求方面的类似性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勾画的社会理想蓝图就是实现社会大同。其中比较典型的描述是《礼记·礼运》描绘的“大同”的社会理想,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大同”社会理想强调“天下为公”。在这样的社会中,财产公有,没有阶级和阶级差别,人人平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百姓殷实富足,个人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描述很多都能在《礼运》中找到雏形和相应的原始表达,它们不谋而合,具有某种类似性。孙中山曾明确地把他提出的民生主义等同于大同理想、共产主义,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大同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把“大同”社会理想比作“中国的社会主义”,认为它们像中国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类似性。正是因为这具有类似性的社会理想作介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心理上易于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四)在真理检验标准方面的类似性
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实证,从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和警句中可以佐证这一点,这一点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像“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类似的说法数不胜数。再像明末清初的哲学家颜元也曾论到:“欲知食物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欲知裘帽之冷暖,必待上头而后知。”
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标准”。[11]261马克思主义认为,检验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是一个经院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如马克思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2]16列宁也说过:“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着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着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13]230这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在检验真理的标准方面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这些类似性使马克思主义在最初实现中国化时在某种程度上清除了人们对其认知上的障碍,消除了中华民族对其的排斥,拉近了与其的距离,促进了其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融合了中国的特有的民族气质,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解除了文化上的困境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积贫积弱。为了摆脱这种落后挨打的局面,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首先要通过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觉醒,这是前提条件。要从精神上觉醒,就必须从文化层面上反省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中好的元素,但这种状况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陷于一种两难的文化困境:精神要觉醒、要振奋,就必须借鉴、学习西方的文化长处;但怎样才能在借鉴、学习西方文化长处时,做到“洋为中用”,不全盘西化,不沦为西方的附庸,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怎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怎样才能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解,这一困境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一时难以找到正确的路径,包括民族精英们也陷入了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危机之中无法解脱。而作为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最终目的却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关心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和解放,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既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又排除了其糟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解除了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两难文化困境,逐步从西化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可能。民族精神的觉醒,意味着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的开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实践上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同时又必然会伴随着伟大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历程又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开发了崭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舞台,提供了实践上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和飞跃,都伴随着民族精神的极大弘扬和培育。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近代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使其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民族精神也随之萎靡颓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坚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从此,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时期血与火的实践锻造和铸就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和奋斗的实践,使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培育,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使民族精神又得到新的锻造和提升,孕育产生了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与培育,其内涵不断得到升华、充实和丰富,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成为体现了时代要求、驾御了时代特征、切准了时代脉搏、弘扬了时代旋律、突出了时代特色和表现了时代价值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纵观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的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其它时期和任何一项其它事业能够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所走过的历程那样,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和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塑造和锻炼中华民族精神的模具。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它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首要价值就是要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正确指引下,我们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才能分清楚社会思想意识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导作用,决定了其必然也能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思想上的指导。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其所面对的具体任务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民族精神要想得到很好地弘扬和培育首先要有符合中国实际,能够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为其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在解答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各种挑战,高度关注并反思各种挑战所引发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以引领多元思想撞击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促进着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已经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了中国不断变化的实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两大理论成果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它们针对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地指导着民族精神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不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逐渐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元素,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作用。
高昂的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便利。实践证明,民族精神得到好的弘扬和培育之时,往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能够得到顺利健康的推进,而民族精神得不到应有的弘扬和培育之时,往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会变得异常缓慢,甚至会受阻而停止。
(一)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精神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总是要受到人的精神因素的左右和影响。江泽民同志指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非常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其间既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又需要做大量复杂的具体工作,而且是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所以,是一个极其困难而艰巨的过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够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能够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民族精神的弘扬是对优秀传统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对时代精神的培育和锻造,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就是集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于一体,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因为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极大地弘扬和培育了自尊、民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自信、自强、敢于藐视、压倒一切困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造出并且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为世人惊叹的人间奇迹,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到新的境界。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提供适合的土壤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在接触新鲜事物时,难免会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知识累积和价值观念来把握它。对一个民族来说同样适用,作为一种新的外来的异质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使其能为中华民族所认同和接受,其根本的部分一定和这个民族整体的思维方式、知识累积和价值观念等有相当程度的切近性,也就是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存在一些切近的因子。因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与作为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能为其提供适合的土壤有很大关系。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和培育,也就突显了我们民族固有的像“大同”的社会理想、家国天下的价值心理、经世致用的工具理性和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等因子,它们正好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价值理想、集体主义价值观念、阶级斗争学说和世界观、辩证法和历史观等因子相切近。这些切近性使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易于被中华民族所接纳,易于最初在中国传播。虽然它们之间具有一些切近性,但它们不可能完全等同,它们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化传播理论也告诉我们,不同文化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正如恩格斯所言:“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16]257我们传统中固有的保守因子容易引起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会产生折扣,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而民族精神作为文化的本质和核心部分,其弘扬和培育的过程,正是一种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传统中固有的保守因子进行改造的过程,使其与马克主义相适应,与我国实际相适应,并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历史进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内容和成分,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提供了适合的土壤。
(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高素质的实践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这一主体整体素质不高的话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羁绊。列宁对此曾有准确的判断,俄国的“文明程度还够不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7]710。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可以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等层面充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对于民族精神,不仅要大力宏扬,还要大力培育,更要根据新的实践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要以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的公民,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高素质的实践主体。
比如,弘扬和培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协和万邦、兼听则明”等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了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开放的理念,才使马克思主义顺利进入中国;弘扬和培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等探索和改革的精神,弘扬和培育“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循名责实,重效致用”、“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求实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了勤勉务实且又善于变革进取的精神,才使马克思主义得以被合理、科学地改造;弘扬和培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传·杂卦》)等与时俱进、除旧立新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了革故创新的观念,才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才能激发人们树立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矫正其心理失衡、认识偏差、行为失范和离心倾向,防止市场观念的泛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同时,能够育人铸魂,使人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得到有机统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高素质的实践主体。
据以上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实现良性互动,两者才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18]397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赵守正.管子通解[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孝经·圣治章[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6]泰誓,陈戍国.尚书较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7]论语·中庸[M].刘俊田,等.四书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8]论语·子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9]李安纲,阎风梧.礼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
[15]江泽民:在全国杭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Z].1998.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8]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A8
A
2095-0683(2011)01-0064-05
2010-12-20
吕庆建(1972-),男,山东汶上人,济宁医学院社科部讲师;兰迎春(1962-),男,山东招远人,济宁医学院教授。
责任编校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