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 “水”哲学

2011-08-15 00:52杜菁婧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百谷上善若水不争

杜菁婧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老子的哲学思想往往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的。“水”既是老子哲学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象征符号。在《老子》中,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观点,这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影响,甚至是对当今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生活、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都可以看到老子“上善若水”哲学观的应用,这种“水”之性格也对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一“上善若水”之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的意象一直都受知识分子们青睐。一直以来,人们不断赋予“水”以深层的内涵,“水”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赋予了很多的品格。例如水的韧性和毅力,就是人们经常说起的一个水的很重要的品质,“滴水穿石”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点勿用多说。其实中国的养生学也和“水”有密切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养生学的重要原则,因此养生学中有主静说和主动说两派,而中医养生更强调的是静养的作用。他们认为躯干和思想的静止才是养生之根本大法,以静养生原则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而“水”的一大特质就是静,这与养生学之主静说密切相联。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上善若水”的观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在《老子》中,“水”则被老子赋予了三大品格:第一是水之“不争”的品格;第二是水之谦下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第三是水之“柔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水”这三大品格在《老子》中的体现。

1、水之“不争”的品格。

《老子》第8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最高的善是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处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亲近,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伺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称水为上善,那何为上善呢?只要是利万物者就能称其为上善吗?其实不然。历代贤明君主为了百姓能安居立业,勤勤恳恳,不辞辛苦,有的贤明君主在其统治时期还出现了太平盛世的局面,可谓“利万物”者也。但回顾历史,又有几个君主在夺取帝位时不是大动干戈,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呢?此为不善乎?否也。为百姓他们是无愧的,可谓善与民,但因其利己而互争,故不能称为“上善”。老子认为只有水是不争的,所以只有水才能称为“上善”。上善即无善无恶,此为最高境界。律己且无善无恶,则能与他人以善。居善地而能容众人之恶,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老子说: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易曲圆滑,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它可以滋养万物,洗涤污淖,造福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才是至仁至善,谓之“上善”。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最显著的特征。其实为人处世之道即为此道,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了。与人相处贵在真诚以待、无争和谐,这样才能做到安稳顺达、游刃有余。

2、水之谦下的品格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预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想要居于民众之上,言语必须要谦下;要想成为民众的先导,必须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后面。因此圣人居于上位而民众才不会感到有负担,处于前面民众才不会感到有妨害。所以天下的民众乐于拥戴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与他相争。老子由江海因居下而成为百谷之王而想到治民,老子认为君王要想取得民众的信任,必须要言辞谦下,要想领先于民,必须先谦让于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之谦下的品格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对统治阶级治理国家是大有指导意义的。

3、水之“柔德”。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老子认为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就是“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的表现。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过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天下万物,水为至柔,却可战胜天下最刚强的东西,水的这种至柔至弱的功用是别的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所以圣人告诉人们能够处下则可以成为天下的君王,能够承受普通人认为不祥的事情,可以成为天下的侯王。这也是老子政治观点的一个基本理论。

二、以柔胜刚的政治策略

从《老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统治阶级是存在幻想的。他把实现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有道的君主身上,认为只要有好的君主,实现美好社会并不难。这与当时一些思想家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极力向君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够被统治者采纳,进而改变社会,改善生活。而老子对统治者宣传的政治主张就是以柔克刚的政治策略,其哲学基础正是前面所提到的“上善若水”的哲学观点。这里老子正是把水之品格融入到了他的政治主张中,所以便形成了其以柔胜刚的政治策略。

老子认为有道君主有三宝,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实行无为、柔弱虚静的策略,可以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可以战胜一切强大的对手,还可以取信于民。对于统治者来说,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只有“不为大”才能达到“成其大”的目的。正如《老子》第7章所说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里所说的“先其身”、“存其身”、“私其身”即为“自生”,即为“生生之厚”,意为只求自身之生。而“后其身”、“外其身”、“无私其身”即为“不自生”,即为“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意为不求自身之生。老子认为无私者,无为与身,身先身存,所以才能“成其私”。

老子告诉统治者们要无为而治,不可有为而治,否则君主一旦有私必然会走向无道君主的覆辙。《老子》第九章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持守盈满,不如不做;锋芒太露,难以持久;金玉满堂,无人能守;富贵且骄,自取灾祸。功成身退,这才是天之道也。老子认为统治者只有知足常乐,懂得功成身退,这才是最好的做法,而过度的持有和富贵骄纵只能自取灭亡。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才可以长久。这其实就是老子“上善若水”哲学在政治策略上的体现。还有,《老子》第22章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坐天下莫能与之争。”因此圣人坚守道的原则而成为天下的楷模。因为不自我表现,所以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会昭著;不自我夸耀,所以才会有功;不骄傲自大,所以才能做头领。正是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不能与他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有道君主的三宝之一— “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认为想以君王处之,须像江海一样能处百川之下,才可以成为国家的君主。《老子》第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江海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因此,要想居于百姓之上,就必须要言语谦下;要想居于百姓之前,就要学会处于民众之下。这样圣人居于百姓之上,百姓才不会感到负担;居于百姓之前,百姓才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普天之下都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厌弃他。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老子》78章重点阐述了以柔胜刚的政治策略,认为水才是天下最为刚强的事物,因为它能以弱胜强,以柔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天下没有比水更为柔弱的东西了,但攻击坚硬物体时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谁也代替不了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这个道理谁都懂得,但谁都不去做。所以圣人说:能承受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一国之主;能承受国家的灾难,才称得上天下之王。这就是统治者之所以得民心的根源所在,也是老子极力推崇的政治主张。

三、“上善若水”的当下意义

老子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政治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寄托着他对普通老百姓生活处境的同情,这在客观上是有利于劳动者处境改变的,因此有着进步的一面。但不得不承认,老子也有对百姓歧视、愚弄的一面,他把实现社会安定的目标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很难说他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当时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不被统治者承认的,或者说老子的思想是不符合当时客观现实的。

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中,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是否还依然有效呢?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想有利的一面,待人接物应该要像水一样变通,像水一样圆润,这样才会真正处于利己的位置,最终才会达到“成其私”的目的 (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其不足和偏执的一面。老子所谓的不争与谦下其实只适用于强者和成功者,试想一个弱国又有何资本摆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呢?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来欺负你,这时的事事退让、躬卑自守,只会带来其它国家变本加厉的欺辱。包括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看研究老子“上善若水”哲学的文章,几乎都是在谈其对管理者和统治者的作用,都是在大讲特讲其在管理阶层中的重要性和对当局者治国的指导性,而却很少有谈论其对普通百姓好处的文章,即使有,也只是为了愚弄人们要克己守法,不要有所造次,这个目的其实和老子当时的思想如出一辙。包括老子所提出的功成身退的观点,不也是对成功人士来说的吗?试想一个正在努力拼搏,还未曾尝到过成功滋味的人,又怎么来谈功成身退呢?今天的拼搏也只是为了享受明天成功的喜悦和荣誉。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历史也有许多这样的前车之鉴,但是人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迷恋于此,这不正是人生中难以解决的悖论吗?看看《老子》一书,大部分的篇章其实都在讲述这个道理,当然有其积极地一面,但对今天这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学习老子哲学思想时,要客观的分析,认识到其哲学思想的两面性,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要做到水之圆润,必要时也要锋芒毕露,这样才会居于善处而不偏,居于善时而不倚。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的:“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太坚硬的物体易断裂,太柔弱又会被自身所束缚,与人不善会招来怨恨,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事必须要保持谨慎,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看,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看”。这句话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为人处事之道。

猜你喜欢
百谷上善若水不争
谷雨
张之洞的“三不争”
万物清明 雨生百谷
上善若水
“雨生百谷”小魔术
艾草
上善若水(之三)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不争的函谷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