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和路径探析

2011-08-15 00:44:16朱鸿亮张瑞青
关键词: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党派

艾 军 朱鸿亮 张瑞青

民主党派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和路径探析

艾 军 朱鸿亮 张瑞青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我国政党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职能。高校是民主党派相对集中的地方,重视及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民主党派的职能和特点,分析民主党派在高校改革发展的作用,积极探讨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路径,以期促进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民主党派;作用;发展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高校是民主党派相对集中的地方,他们具有学历层次高、职称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和优势,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对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党派的职能和特点

1989年12月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意见》规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1]2005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进一步规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我国政治制度赋予民主党派具有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高校民主党派则具有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监督学校法律政策实施、监督领导干部作风的职能。

高校民主党派具有以下特点:(1)学历层次高、职称水平高、综合素质高。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大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则是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两院院士;(2)政治责任感高、民主参与意识强。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3)社会联系广,对外影响力大。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中有些是国内知名学者,社会影响大,有些则是国际知名人士,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4)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强。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中有的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有的则是高校行政领导,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3]

二、民主党派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1.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职能,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随着高校改革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高校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各种利益关系重组和分化,高校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将不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改革发展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高校稳定团结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相对集中的地方,民主党派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学校领导的协商沟通,解决教职工关心的问题。高校民主党派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谏言权,围绕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议案,平等协商予以解决。民主党派要协同高校党委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增进高校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高校民主党派以其特殊身份与高校领导协商沟通,把教职工的心声反映上去,可以避免问题堆积,在得不到正常宣泄和释放的途径下会使矛盾激化。

2.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促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高校民主党派在高校建设中,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学校有关事务进行民主监督,是高校参政议政的重要力量。当前高校改革和发展面临新机遇,同时面临巨大的挑战,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要凝聚力量,要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高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民主党派人士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高校情况了解,社会影响力大,高校领导要与民主党派交朋友,让他们参与到高校事务的管理中,集思广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民主党派成员具有独立的人格、批判精神,同时代表一定阶层的利益,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高校的有关情况,他们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往往比较中肯。因此,高校在做重大决策时,要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综合全面考虑,从而促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化、民主化。

3.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有利于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随着高校投资体系和办学机制的改革,高校金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参与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加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权力相对集中,给某些人谋取私利创造条件。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为此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挚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监督。高校民主党派要把教育方针执行情况、党员干部履行职责和为政清廉情况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履行职能,发挥作用。高校民主党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是党外监督,可以发现党政领导不易发现的问题,避免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与群众利益背离,防止当局者迷。高校民主党派具有“学历层次高、社会责任强、民主意识强”等优势,能够准确发现高校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全面有效地监督,防止和克服腐败,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三、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路径探析

1.营造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氛围

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把民主党派工作列入党委重要工作来抓。高校党委要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加强与省市民主党派联系,积极邀请民主党派领导到高校检查指导工作。高校领导要在经费、场所、时间方面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活动,与民主党派成员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交流思想、沟通业务和工作情况,在政治、工作、生活、思想上关心和帮助他们。高校党委要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培训交流和调研考察活动,提高他们的建言献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民主监督能力。高校党委要与民主党派定期召开座谈会、思想交流会、意见征询会,加强对民主党派政治上领导、工作上引导。高校统战部、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要通力配合、协调合作,形成民主党派工作网络。此外,要加强对民主党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在高校学报、网站、校报等开设专栏,积极宣传民主党派工作成效,宣传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工作和活动情况,扩大民主党派在高校的影响力,营造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氛围。

2.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党派监督机制,高校党委应建立座谈会制度、通报制度、知情制度、反馈制度,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对高校决策运行进行全程监督。高校党委应通过情况通报、参加有关工作会议、列席会议、阅读有关材料等途径,让民主党派真正了解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情况,发表建议,提出意见,保证民主党派行使监督权利。高校党委要重视民主党派提出的建议意见,逐条研究解决,对无法解决的要及时给予解释和反馈,反馈意见时要明确反馈的部门、渠道、时限。为了保证民主党派监督有效,实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通过这一套完整的程序保证高校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民主党派监督机制,必须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第一,提高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民主党派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第二,高校要积极推荐和选任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校、院(系)领导职务,推荐或任命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为高校监督员、审计员对高校纪律、党风、学风、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第三,高校党委要明确民主党派监督职责、监督的目的和形式、监督的程序等,为民主党派监督工作提供行为规范。

3.拓宽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渠道

高校党委应认真贯彻和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及情况通报会制度》、《党外代表人士阅读文件制度》、《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会议制度》等各项规定,充分行使民主党派的知情权、谏言权、监督权。[4]为此高校党委要拓宽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三大渠道:政治协商渠道、民主监督渠道、参政议政渠道。第一,高校党委要拓宽政治协商渠道,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协商制度,就学校的工作规划、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问题及措施,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把这种协商成为常态化。第二,高校党委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高校党委应定期或不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高校工作情况,征询民主党派意见,同时把民主党派成员选任为督导员、监察员,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对高校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实施监督。第三,高校党委要拓宽参政议政渠道,高校党委要做好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把条件符合的优秀民主党派成员推荐到人大、政协或高校领导岗位,让他们直接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拓宽发挥作用的渠道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十分重要,只有拓宽了政治协商渠道、民主监督渠道、参政议政渠道,民主党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加强民主党派自身组织建设

民主党派职能得以发挥,除了需要高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之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提高民主党派整体素质。高校民主党派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加强自身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强化参政、监督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新型政党关系,高校党委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政治上领导、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引导,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思想建设方面,高校党委要协助民主党派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对政治理论、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政党制度、形势政策教育,提高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在组织建设方面,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至关重要,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高校党委不仅要有计划地把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送到省、市党校或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培训,而且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实践锻炼,从而提高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党委要立足高校实际,帮助民主党派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规范化运作制度。高校党委要总结民主党派建设经验,帮助民主党派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学习制度、重要事项请示汇报制度、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会议制度、组织发展制度、发挥作用制度、走访慰问制度、交纳党(会)费制度、参加组织生活制度和表彰制度等。[5]

[1]楚庄.中国民主党派的“政党法”——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十周年[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1999(7):6.

[2]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N].北京:人民日报,2005-03-21.

[3]曾林.论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工作[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2(6):103.

[4]左彤云.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优势和作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44.

[5]单联民,涂晓群.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27.

编辑:华 阅

D665

A

1672-3163(2011)02-0029-03

2011-2-22

艾军(1973—),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朱鸿亮(1969—),男,陕西富平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社科系副主任。

猜你喜欢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8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5:16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