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象征思维之辩象艺术表现

2011-08-15 00:51李阳熙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爻辞周易天地

李阳熙,田 雷

(1.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浅谈《周易》象征思维之辩象艺术表现

李阳熙1,田 雷2

(1.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周易》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象征表意奇书。它“立象以尽意”,“象”是它表意的主要方式,象征的艺术表现使它具有“形著于此,而义表于彼”的效果。解读《周易》,要循着它的指示找到意,举一反三,连类而及,感悟其中的“变易”,得出“不易”之理。

周易;象征;辩象

《周易》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象征表意奇书。它的魅力播及了5000年,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当今社会,无论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医学、建筑、家庭婚姻还是人格理想、精神修养方面,都有从《周易》着手的解析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无穷尽。

《周易》之所以博大、神秘,很重要的一点,《易经》的表达方式不是直言述事,它用“象”表达思想。《易传·系辞》明确提出:“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它是一套以阴阳爻为核心,以八卦为基础的六十四卦符号象征体系,以含有象征意义的卦、爻辞配合符号解说其哲理,象征宇宙人生的周流变易,暗示其中不易的法则。从文学思维角度看,象征性思维贯穿于《周易》对于“易道”言说的全过程,这也是周易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时空魅力,对于现代生活仍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因。

笔者不揣浅陋,归纳出《周易》象征思维的艺术表现有三个层次:变象,即《周易》变化之艺术;形象,即《周易》托物寓意之艺术;辩象,即《周易》辩证思维之艺术。其中,辩象是它将大千世界的变化规律及结果融入太极、两仪、八卦、六十四卦的生成中,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观念,处于对种种对立事物的思辩中。抓住了这种辩证思想,就抓住了《周易》象征的灵魂。

一、象征特点略释

《周易》这本书的结构很特殊,经的部分是由六十四卦构成,每一卦都包含了卦名、卦画、卦辞、爻辞四个方面。比如《乾》卦,卦名“乾”,卦画( ),卦辞“元亨利贞”,爻辞“初九潜龙勿用”等。这是《易经》呈现的外在表现,也是《易经》内涵得以体现的中介。

(一)卦画之象征意蕴。卦画之象中,最基本的是“——”“—”阴阳二爻,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由阴阳二爻排列组合而成,它们是《易经》卦画系统的基本单位。(—)叫做阳爻,除了表现为一条长横线外,暗含着阳性的、刚健的观念,象征阳,象征天,象征刚强、前进、上升、积极,象征一切阳刚之物。(——)叫做阴爻,象征阴,象征地,象征柔弱、后退、下降、消极,象征一切阴柔之物。

其次是由二爻三画形式排列组合而成的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种自然事物的形象推而广之类万物之情。如( )叫做乾,( )叫做坤,( )叫做震,( )叫做巽,( )叫做坎,( )叫做离,( )叫做艮,( )叫做兑,它们是八卦的外在表现,却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蕴含着“健、顺、动、入、陷、丽、止、悦”等德性。

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成的是六十四卦,象征两种事物的联系,突破了八卦静态的物象,产生一种变化的形式,通过动态组合,演绎出了新的万事万物之理,即天人变化之理,吉凶祸福之理,君臣进退之理等,并且配合爻的位置,来象征大千宇宙、万事万物。

(二)卦爻辞之象征意蕴。卦爻辞之象,分别指卦辞之象和爻辞之象。卦辞是针对全卦而言,是对卦义的总体阐释。爻辞是针对一卦之内的每一爻而言,阐释每一爻的爻意。卦爻辞是《易经》的语言文字系统,这个语言文字系统不是用概念和逻辑阐释意义的,而是用“象”来暗示象征,“象”和卦画系统一样,是宇宙万物的形象,它容纳百川,不拘泥于一物,由象产生的象征性思维,使万事万物的道理融入其中。正所谓“言以明象,象以尽意”。

如《乾 》爻辞中的潜龙、飞龙、亢龙等,暗示着人们的行为处事的方向,龙的种种形象虽直观可感,意义却触类旁通,没有穷尽。再如《履 》卦辞,“履虎尾,不咥人,亨”,取象紧蹑老虎尾巴走路,老虎却不咬人,卦辞展现一副紧张惊险的画面,虽然危险,但老虎并不咬人,亨通无事,以此强调人身出世,行之和悦谦卑,即使在危险中也会安然无恙。卦爻辞通过外在形象事物的组合、变化说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意蕴。

卦画之象与爻辞之象所隐含的意义超越了明显的形象表现,具有意义的流动性,这种形象表现与观念意蕴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周易》象征的核心。

二、《周易》“否”极“泰”来之辩象思维的表现

在《周易》这本伟大的著作中,它的许多卦象是互相矛盾的,它将看似矛盾的现象置于运动之中,并从运动的结果分析问题的本质。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变化的发展的,象征意义并不直白,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隐蔽在矛盾的对立中,借助自然中具体存在的事物或情状,在“形而下”的暗示之下传达“形而上”的东西,要通过读者辨证的思考去体会其中的象征含义,我们把这种思考与表现方式,暂称为辩象思维。《周易》的辩象思维在《泰》、《否》两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一)天地相交之《泰》卦解析。《泰》卦辞曰:“小往大来,吉亨。”这一卦卦画“坤上乾下”,“乾”象征天,却下降到下卦地的位置,“坤”象征地,却上升到上卦,到了天的位置,若僵硬地看到象“天下地上”,天地位置不正常,这岂不矛盾?怎么会是泰?但古人的智慧在于辨证的思考,将天地置于运动中分析因果。《象》传与《彖》传为我们作了说明: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天地之谊,以左右民。”地虽然在上,天虽然在下,然而阴气是下降的,阳气是上升的,一上一下,天地相交,交则万物气通。这一卦,天地相交,因而安泰。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小”指阴,“大”指阳,阴去阳来,阴阳和合一致,万物生长,是吉祥、亨通的安泰时期。动才能交,交才能合。古人将泰卦看似矛盾的卦象,用运动结果作了很好的说明。卦辞中的“吉亨”由交合而来。此卦,象征人事关系,指上下意见沟通,则能志同道合。象征人的性格,内卦乾阳,外卦坤阴,恰似内刚而外柔的君子性格,也象征着君子正义凛然、声势渐涨,而小人理屈道消,声势渐退。

如果把六十四卦的卦象看作宏观象征,那么六爻之变也可称为微观象征。爻位之象,由下而上,称为初、二、三、四、五、六。遇阳爻称“九”,遇阴爻称“六”。六个位置中升降往来,循环流动,变化不止,形成了变化的含有象征意义的爻象。

《泰 》上六爻曰:“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整体看《泰》卦为“吉亨”,但并非一泰永泰。上爻是事物发展到极至阶段,有居高贵之上位之意,但更多的是处在尽头,极盛而自满导致的物极必反,预示着将向新的相反方向发展。在《泰》卦中,上六爻“城覆于隍”更多预示着泰极当变,预伏危机,泰极将返否。古人变化、发展的思想在爻变中得以体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亦需要运用这种变化、发展的思想指导客观实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震。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尊重自然、接受四川地震的事实,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震后,全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四川又重新站起来,而且站得更高。新四川迅速崛起,速度之快创造了全球的奇迹。这印证了《泰 》虽然坤地在上、乾天在下,表面看位置颠倒、不利,但运动发展中,自然灾害变成了新生活的推手,坏事变成了好事,中国人民把巨大的灾难变成了振奋民族的新生动力。这就是否极泰来。

(二)天地不交之《否》卦解析。《否 》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这一卦卦画“坤下乾上”,“坤”亦地,伫立在下的位置,“乾”亦天,伫立在上的位置。表面看,形如现实,但古人不是静止地看表面现象。天气本上腾而在外,地气本下降而在内,愈去愈远,故而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故“不利君子贞”。

《彖》曰:“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地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而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二气相违,闭塞不通,处此否吝之时,宜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不可华荣其身。

此卦看似静止的乾天在上,坤地在下,在运动变化中,两相悖离,各走极端。象征人事关系,指上下意见隔阂,政治混乱,邦国无治。象征人的性格,指内心柔弱,外表刚强。象征行为方式,指内亲小人,外疏君子,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象征策略,告戒君子收敛才华,不追求荣华富贵以避免灾难。

如果把《泰》看成天地向中心运动而交,那么《否》则是天地向两极运动。《否》卦是《泰》卦的倒转,泰极而否,否极泰来。所以《序》卦传说“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否》卦蕴含另一种暗示,处在闭塞悖离境地,宜于韬光养晦,自我充实,以守时待运。物极必反,此天道循环。[1]

《否》卦上九爻曰:“倾否,先否后喜。”《象》解释说:“否终而倾,何可长也。”说的是《否》终则《泰》复,预示新契机即将来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变为其反面,有新的发展,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日本核电站的爆炸与核泄露,如果能够警醒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众,如果能够带来对核战争的恐怖反思,使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核战争这个问题上采取保守的军事行动,也是一种积极的辩象。

三、持盈保泰之根本——“和”

尚氏曰:“《否》、《泰》云,大小往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皆言天地否泰之运,循环往来。”[2]“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是辩证哲学的中心思想。这种思想在《损》、《益》等多卦中得以体现。

上世纪90年代公开发表的马王堆帛书中有一段文字,记录了孔子读《周易》“损、益”二卦的感想:“《益》之始也吉,其终也凶;《损》之始凶,其终也吉。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而君之事也。”《益》卦开始处于吉利的状态,最终却换来凶险的结果;《损》卦开始呈现凶险的迹象,然而其结果却是吉利的。《易经》作者用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阴阳消长和损益之道来表达当时的周克商的行为智慧。损益、否泰的哲学,可以解释天地万物周期演变的奥秘。

由《泰》、《否》、《损》、《益》等卦,我们得到启示:如果要保持某物,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使其发展到极点。“世事盈虚消长,气候冬暖夏凉,随时均在演变中,故做人处事以审时度势、持盈保泰为尚。”[3]《周易》认为在对立面的对立中,主要的不是它们的矛盾,而是它们的调和。[4]

《乾》卦《彖辞》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和”有太和、中和之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度”的含义。一种事物的发展,如果超过了“和”,就失去了平衡,变成了它的反面。《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属于管治国家的哲学,这一大智慧延续几千年,至今仍可指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国家应该效法“和”的这一自然法则,替天行道,助养安民。

由此,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外交与国内政策的伟大。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1年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我们看到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天灾是我们无法抗拒的,人祸应该尽力避免,地球只有一个,生命只有一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应该成为国与国和谐的共同意志。

“和谐”的含义,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善、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5]想要持盈保泰,唯有和合。因为“和”,处在两端的中间,不走极端,讲究协调与平衡。物极必反,物不极势必发展。如何在平衡、协调中求得发展,是和谐社会探寻的根本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做好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构想。

反观5000年前的著作——《周易》,矛盾的卦象有意相联,引导人们辨证的思考,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终始相连,无有穷尽,揭示了自然规律。它的辩象思维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而隽永的哲理和感悟。

[1][3]汪忠长.周易六十四卦浅解[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230.227.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59.

[4]蔡尚思.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22.

[5]刘德.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人民网理论频道,2006-12-07.

G04

A

1671-1262(2011)02-0042-03

2011-04-20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554175)。

李阳熙,女,黑龙江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学和新闻研究;田雷,男,黑龙江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新闻研究。

王佳玲

猜你喜欢
爻辞周易天地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周易》卦爻辞的空间性言说
临卦的文化意涵与生命关怀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甜甜的“蝴蝶茧”
拾天地之荒
《周易》与《孙子兵法》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西周迁洛与《益》卦爻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