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郑月波
(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61)
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郑康,郑月波
(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6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结合教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过程。
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
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及规律,并辅之以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学生,教师应首先对自身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及这些特点会对教学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持有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一般会认为“教是教”、“学是学”,割裂“教”与“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持有“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师,就会树立“对象”意识,注重教学效果,时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本身的性格也会影响教学过程。性格开朗、生活充满乐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愿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也较频繁。逻辑思维较强,比较严厉的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由此可见,教师特征与教学效果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国内一项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智力层次、学历高低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而教师的人格特征、情感特征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非常显著,具有丰富感情(心胸豁达、同情心、理解、热爱)、坚强意志、良好认知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一对基本关系,教师的全部工作,都是面向学生来进行的,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有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问题处理能力,较强的策略意识,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善于总结经验,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怕吃苦,敢于承担责任,独立性强等特点。有的学生,则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越勤越显其拙”的学习理念。还有的学生,完全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锻造。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做到“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特征,有一个充分把握。有的学生“做事稳妥”、“生活规律”、“性格内敛”、“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感情细腻”、“生活有目标”;有的学生“情绪乐观”、“善于交往”、“学习、工作热情高”、“喜欢文、体运动”;还有的学生“做事墨守成规”、“过分拘束”、“容易情绪波动”、“难以处理好与同学关系”等特征,对于具有不同气质、性格特征的学生,教师要区别对待,采取各种方法,使各种气质特征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把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教育心理学强调,在不同科目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师自身实际,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性格开朗,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而言,采取“谈话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讲演教学法”,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严厉、严谨、逻辑性强的教师,更适合采取“讲解式教学法”、“讲读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对于感情细腻、敏感的学生,采取“情境式教学法”、“参观式教学法”,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对于喜欢动脑筋,容易发现问题的学生,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教师不能仅凭借个人的主观意志,把某种教学方法“死板专一”地应用于某项内容和某类学生的教学上。教师应善于从教育“主”、“客”体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情况,灵活选定和综合运动多种教学方法,不能把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教学方法截然分开,而应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做到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趣味性少等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快乐教学法”,教师本身应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教师的教学理念、性格特点、教学思路,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信念坚定、意志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感,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美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对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好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友善的态度”、“尊重学生”、“忍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宽容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应不断地培养好教师特征,使学生从对教师本人的认可,到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教师威信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教师自身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反映了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影响的重要作用。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前苏联著名教学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以个性影响个性”的观点,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求知欲望影响学生的教育者。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重视、受关心,从而产生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以德服人者,小悦而诚服也”。这也表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力。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注重仪表。教师的仪表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方式,整洁、大方、端庄的仪表,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初步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同时,教师的良好行为举止、作风和生活习惯,也会给学生一个良好印象,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虚怀若谷”。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教师本身犯了错误,应该坦然承认,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同样,教师在对待学生所犯错误时,应具有包容心,避免对学生乱发脾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与碰撞,高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遗传、家庭背景、教育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心理和生理发展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差异,树立起差异教育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从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类指导,确定不同的目标。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定一个更高目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立一个学生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其次,尽量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给高校大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枯燥”、“无味”,这无形中在学生的“期望”与教师的“愿望”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积极面对这一现实,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1.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举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和感染性,真正能够让学生从教师的授课中“有所受益”。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教师本身,要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积极采用艺术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召力。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既达到有效发展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习惯,又使学生达到感情升华和心灵净化的目的。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环境中的“感情”溶入。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信任,感情融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态度诚恳,感情真挚,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难”。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仍处于成长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大学生显得“手足无措”,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积极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一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放映历史题材影片,如:《林则徐》、《生死决择》、《张思德》等影片,通过影片的放映,挖掘学生潜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激情的演讲,课件的精心策划,语言的风趣幽默,感情的纯洁真挚,时事的客观剖析等方式,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即享受,又提高。教师在对一些著名历史事件的剖析时,应尽量做到,史实清楚,在对眼前实际事情的剖析中,应做到,客观公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理论性、政策性、政治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爱听、老师爱讲、学生受益、老师提高的高校核心公共课程。提高教学环节的艺术性,首先,应不断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件水平,在制作和准备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把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上,而应把书本中的理论还原为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声、文、图、貌)的知识。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尽量采取一种学生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与自己很近,并非遥不可及和神秘的东西。最后,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的艰险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朴实的劳动人民是最美的人,从心眼里爱祖国、爱人民、爱奉献、爱吃苦、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以达到让学生塑造人格、树立远大志向的作用。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5417.htm.
[1]袁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秦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基本途径[J].高校理论战线,2006,(8).
[3]赵甲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的矛盾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
[4]李建强.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4,(10).
[5]朱冬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6]贺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