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胡风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构建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市场保障体系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探析
钱胡风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利率市场化是历史的选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转变银行盈利模式,推动金融市场前进,完善金融安全网。
利率市场化;风险;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早在1996年6月,中国就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屈指算来,截至目前,此项改革已经历时近15年。国内的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外币利率的市场化基本到位,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已经足够大,基本只剩下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的管制,所以利率市场化就是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就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市场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资金作为一种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动员和利用更多的货币财富投入社会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本借贷成为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金融活动。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这种价格以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存贷款利率为中心,并连带影响其他债券、保单等金融产品的价格。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利息率高低的变化,这就是由市场决定借贷资本的利率。利率升高时,储蓄收益增加、投资和消费收益减少,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减少,经济过热就会缓解。当资金需求过淡,资金市场供大于求,供给方又会降低利率,从而激发资金需求再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随之兴旺。
(二)我国银行盈利模式
2010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增加12.0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9万亿元,增加8.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增加7.9万亿元[1]。
现在中国银行业以提供间接融资业务为主,中国的储蓄率偏高,中国80%的企业依靠从银行贷款。这也在客观上给银行依靠存贷差获取息差收入创造了条件。利息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在这种盈利模式下,银行的风险相对较小、利润比较平稳。2008年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达到5834亿元,大幅增长30.6%,2009年进一步增至6684亿元[2];2010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年报显示,工行净利润为1660.25亿元,建行为1350.31亿元,中行和农行分别净赚1044.18亿元、948.73亿元[3]。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协办的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中国的银行大多数收入95%以上都是来源于利差,都是贷款收入。2009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占比分别为21%、19%、32%、21%。而从发达国家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情况看,美国平均达到45%,欧洲44%。2010年工行利息净收入3037.49亿元,增长23.6%;农行净利息收益率为2.57%,较上年上升29个基点;建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 2.4%和2.49%,较上年分别提高10个基点和8个基点;中行内地机构净息差为2.14%,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3]。
(三)利率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风险首先就是银行所要面临的,因为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银行应对这种风险的能力还很不足。为了追求利润,银行争取贷款者,对贷款者的审核就可能放松,贷款企业高风险经营将可能导致贷款者违约的可能性加大。2008年10月,央行宣布按揭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从15%扩大到30%,结果很多银行利率下浮30%,考虑到资金成本、费用、税收以及拨备等因素,该项业务已处于实际亏损状态。随着利率市场化,一般将导致存贷利差收窄,银行原先95%的收入来源于利差的状况就要改变。使银行依靠贷款增长的利息收入和净利润下降。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开展,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已从2007年的2.95%下降到2009年的2.25%。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其净息差在1%至2%之内,银行很有可能将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生存危机。2010年,由于流动性紧张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按月实施贷存比监管,导致了商业银行之间展开了各种名目的违规揽储大客户。
利率市场化后,某些没有财务硬约束、不思创新转型的“重病型”机构可能会无法生存,这就需要对广大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减少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犹如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从而有利于社会保持稳定,巩固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及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较为完善
我国保险业从恢复发展以来,已经走过30个年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如中国保监会的成立,一系列法规的出台,行业协会成立。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理念得以确立。
(二)国际存款保险制度运作成功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也被看作是自1933年以来美国货币领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该制度从建立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金融制度及金融创新不断发展而得到完善。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包括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抵御风险、维护市场稳定和担当处置危机的操作平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金融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相继出台
我国经过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改革,现在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仅资本得到了补充,而且已成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推进下一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担保法》、《物权法》等相继修改完善并公布实施。
(四)我国金融市场完善
2006年10月1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试运行,并于次年1月正式运行。2007年年末,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即已确立。SHIBOR确立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迅猛发展。统计显示,银行间市场日均成交金额由2002年的493亿元升至2010年日均7000多亿元。银行同业资产负债占比也大幅提升。以上市银行为例,同业资产占比由2003年年末的6.3%上升到2009年年末的8.6%,同期同业负债占比由6.7%升至12.3%。
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趋紧使维护我国金融稳定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多挑战,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在缺乏存款人保护制度的情况下,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突发性敏感度较高,容易演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化解风险的途径最终应该通过显性保险来分担,改变那种只有国家来承担风险的隐性保险。因此应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银行挤兑风险,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中小银行的竞争能力。
(一)加快进行相关立法工作,推出《存款保险条例》
存款保险制度应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存款保险条例在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承保范围、保险限额、保险费率等问题,规范存款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资金来源、运作流程、规模要求、管理方式、监管实施、相关人员的任职资格等。要使各监管机构分工明确,尤其要明确人民银行在存款保险体制中主导管理的地位和职能;明确赋予人民银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与资产处置权,防止出现监管的越位和缺位,保证监管的适度性和有效性。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在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激励大额存款人及时监督其存款银行。多数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都规定,以下种类的存款不在赔偿之内:1.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存款;2.中央、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门的存款;3.公司存款;4.破产银行董事、经理、股东和审计人的存款;5.与破产银行属于同一集团公司的存款;6.属于洗钱行为的银行存款;7.持有破产银行发生的债务证券,即凡属于破产银行资本性质的债务持有人都不能获得赔偿;8.持有破产银行证券性质的存款[4]。
(二)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应配合
2010年8月,全国中小银行法人机构2500多家,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334家,这些中小银行机构及网点遍布城市和农村广大地区,其接受储户数占全国银行储户数的60%以上,拥有数量众多而分散的个人投资者[5]。这些都是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非常分散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存款保险制度能化解中小金融机构受冲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基本框架应包括强制性存款保险、限额赔付、风险差别费率等内容。存款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从投保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所得也归存款保险基金。加强审慎监管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建设,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监管和最后贷款人制度是国际上公认的构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石,其作用相互补充,不可替代。
(三)银行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防范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伴随利率市场化,银行息差幅度将不断缩窄,由此将对中国银行业传统的收入结构产生重大冲击。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因为有了存款保险,银行可能就会愿意承受更多的风险,而一旦冒险行为不成功,银行就可能指望存款保险机构的赔偿。2010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息差收入占比高达79%,而同期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仅为18%,远低于市场化条件下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业40%的平均水平。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迎接利率市场化挑战的重大战略抉择。
(四)控制通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我国已经出台了产业调整振兴计划,那么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信贷增长,银行要审慎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因为信贷规模的过度增长,势必加大银行信贷风险,引起通货膨胀。当前我国面临通胀压力增强,由于存款利率存在上限管制,在最近不断上升的高通胀率的情况下,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老百姓的收入存入银行,在价格垄断和市场垄断的双重保护下,银行只要扩大贷款投放,就可以轻松获利,促使银行与企业、地方政府形成了基于粗放发展方式的共同利益格局。所以控制通胀,可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确保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辅助措施,当前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增量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利用好有限的增量资源;另一手抓优化存量资金结构,要盘活存量资金,防止信贷资产呆滞沉淀[6]。
[1]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ov.cn/ gzdt/2011-02/28/content_1812697.htm.
[2]毕马威2010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EB/OL].http://wenku.baidu. com/view/dc1395620b1c59eef8c7b445.html.
[3]年报显示:2010年四大银行实现净利润超5000亿元[EB/OL].http: //www.gov.cn/jrzg/2011-03/31/content_1835706.htm.
[4]闫会心.论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J].经济问题,2009,(8).
[5]高小琼.尽快出台存款保险条例[EB/OL].http://news.163.com/11/0305/ 16/6UD7V5H400014AEE.html.
[6]刘勇.产业振兴中的金融支持策略[J].中国投资,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