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教育公平问题论析

2011-08-15 00:44崔庆玲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公平数字化教育

陈 联,崔庆玲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8)

社会公平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而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检验的尺度。接受公平教育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当今中国,教育涉及到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势必引起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呼唤机会的均等,而“教育机会平等的实现要靠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1],教育的公平,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丰富化、科学化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因为,它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数字化教学所提供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交互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得到体现,从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缩小,最终实现人们公平受教育的可能。

一、数字化时代引起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新的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公。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差异而导致东西部地区之间教育的不均衡,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的差距,而数字化教学的日益发展正在加速地区之这种差距的扩大。因为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国城市校园变成一个个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校园,这里有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全新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资源以及更为轻松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教育一日千里地变化和发展。而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来说,由于教育环境的不允许,落后地区的教师不能真正体验到数字化教学所带来的惠利,更别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所以教学只能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里。[2]因此,落后地区的学生只能是“E”缺乏或者跟“E”无缘。这样,发达地区自然形成教育技术使用的“优势群体”,而落后地区会因为教育发展缓慢,跟不上数字化的步伐,成为教育技术使用的“弱势群体”。最终导致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差异,教学将形成“人——人”或“人——机”对话的单一模式同“人——人”与“人——机——人”对话并行整合的立体复合结构模式的比较,形成“师——学校——生”的狭窄、封闭模式同“师——学校——生”与“师——网络——生”并行整合的宽阔、开放模式的比较,教学效果的优劣可想而知。

由于不同地区间软硬件条件存在的差异,数字化技术拉大了地区教育的教育鸿沟。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功的不平等。在经济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人们的就业、生活、发展、创造无不与网络发生密切关联。机会的不等普遍存在,谁抢占机遇谁将拥有更多的资源,谁就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而落后地区的学生会因此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认为“经济差距不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最大差距,教育才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最大差距。”因而人们对教育投入、教育收费、应试教育、择校风等问题反映强烈,这些问题已经广泛引起社会的关注,教育公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数字化技术带给教育公平的契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因此,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政策的基本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数字化技术成为知识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带动知识共享的同时也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其一,学生可以从网络多媒体上获得优质教学资源,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授课。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打破了教学受时空限制的元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媒介搜索资料,便利获取信息资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小了教育质量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字化教学有利于减少地区之间的教育的不平衡状态。其二,数字化技术给教与学带来了“学习革命”,师生关系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系统中与学生进行“视界的交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向每台学生机传送信息,并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的操作情况,教学过程随时得到反馈和监控,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设计的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师生在相互言说和倾听中共享学习的乐趣。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平等,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其三,在数字化时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轻松,将由单纯课堂交往走向更加深远的生活与学习交往,改变过去因为地位的悬殊、环境的差异、知识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交往阻碍的局面。现在学生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交往互动,利用QQ、博客和BBS论坛进行探讨和沟通。学生不再只是一个“井底之蛙”,完全可以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向自由、开放、澄明的交互状态。

三、数字化视域下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调控地区间数字化教学的差距

数字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内容以及体制和模式,也拉大了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构建数字化教育系统覆盖全国学校教育,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国家可以采取统筹举措,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中部、西部倾斜,帮助欠发达地区从观念上进行教育信息化脱困。还可从技术上、人才上进行支持,从发达地区派遣专业人才到不发达地区工作,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支教;其次需要相关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时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配合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最后还需要鼓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建立“一帮一”的合作关系,从精神与物质技术上给予支持。发达地区派一些技术骨干给对口单位进行定期指导,同时还接受不发达地区的教师前来学习,尽可能缩小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软硬件差异。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远程教育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但改变了教育资源的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远程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依靠政府的力量、依靠各界的资助,实现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全面覆盖,使网络设施建设像建设高速公路网一样,采用全国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三级层次结构的布局,把卫星广播电视网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融为一体,使数字化网络教育校校通,进而推进我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3]

2.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多媒体资源的广泛运用,让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已从传统课堂走向网络课堂,数字化教学在传播与交互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任何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使教育的公平得以最大化的体现。[4]因此,加强完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基础工作。学校要加大数字化教学多媒体资金投入,加快数字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硬件方面,让教室和图书馆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校校通”,从小学到大学都实现“人、机、路、网”成片连接。资金投入可分两步走:前期资金投入是基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完成基本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后期设备的维修和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可采取“市场运作、以网养网”的策略,进行对外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互惠互利,促进网络健康发展;软件方面,师资培训应成是当务之急。教育部部长指出,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可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公平,而教师是关键角色。培训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转变及心理疏导方面的训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对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积极意义,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畏惧心理,使每位教师都能进行单机教学,把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作为现代合格教师的标准。能够用word编辑文档;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利用google、baidu等网站进行搜索下载;掌握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够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联系;能够申请教育博客进行思想交流;能够利用加密技术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价、考核进行档案管理。

3.营造学生自主化的学习氛围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学习者实施的是自主化学习方式。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完全的选择权。选择教师、选择时间、选择地点,数字化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个体的需要。远程教育的优势不但体现在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精彩的网上世界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并且还可以摆脱传统教育仅限于课本知识的羁绊。扭转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学习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才是知识的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探索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要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数字化教学,养成现代化学习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并强调互联网这个工具,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让学生能在“21世纪教师”网络得到更多的教育服务。因此,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工作每个环节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1]林森,单莉莉.教育机会平等与低收入阶层代际延续关系分析[J].湖湘论坛,2010,(5).

[2]刘磊.城乡教育公平与计算机网络技术[J].教育信息化,2005,(7):14 -17.

[3]赵学丽.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价值取向[J].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4]顾永平.谈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教育公平[J].继续教育研究,2008,(5):60 -61.

猜你喜欢
公平数字化教育
公平对抗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才公平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笨柴兄弟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