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51乔广霞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士代表学院

乔广霞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乔广霞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是统一战线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大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力度,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科学严谨地制定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推进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实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外代表人士;改革和发展;增强政治共识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与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巩固与发展。2010年8月,中共中央就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颁布了《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在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标志着我党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推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学院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的核心与关键。

一、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人才工作的关键,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统一战线的战略全局。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纲要》的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这一教育和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主阵地的优势,在把握《纲要》的基础上,遵循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把握其基本特点,树立教育为重的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健全管理机制,进而实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植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之下,生长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之中,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团结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明显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切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祖国统一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是教育团结民主党派、无党派、少数民族、宗教界、非公有制经济、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等党外人士,建立一支宏大的分布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特殊作用。当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整体状况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人员数量不足,高层次、有威望的代表人士相对匮乏,有的领域后备干部队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为全面贯彻落实我省“十二五”规划凝心聚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省也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我省“十二五”规划突出了改革发展的主题,强调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以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这次改革,涉及各种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因此,必须加大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共识,为全面贯彻落实我省“十二五”规划凝心聚力。

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党外人士自身成长,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更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用教”结合,强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方法都应更加符合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普遍规律和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确保进一步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质量,进而实现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一次培训,取得一些收获,迈上一个台阶”的良好效果。

二、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改革和发展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为根本动力,以建立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首要任务,以增强政治共识为核心内容,以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为主要方式,以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为重要保障,不断开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人才和智力保证。

改革和发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结合我省实际,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理论培训为主,重在增强政治共识的原则。以不断增强政治共识为核心,把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贯穿于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二是坚持育人用人结合,强化社会实践锻炼的原则。要坚持以党外代表人士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育人与用人有效衔接,努力推进多岗位社会实践,切实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坚持普遍轮训,突出重点培养的原则。按照分层分类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全员培训。注重党外代表人士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重点培养一批与我党亲密合作、具有较大影响力、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社会活动家,着力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培育出具有引导作用的骨干队伍。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要更新理念,完善发展模式,创新改革措施,破解发展难题,确立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建立完善一整套适应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特点和需要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科学严谨地制定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遵循《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应以三年为一个轮训周期,对全省民主党派、无党派、少数民族、宗教界、非公有制经济、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等党外代表人士轮训一遍,做到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相结合,培训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

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需求,结合我省党外代表人士的构成,应坚持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第一层次应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副厅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这批党外代表人士层次高,影响大,应委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代为培训。第二层次应为省、市人大代表,省、市政协委员,正、副处级党外领导干部,以及各级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爱国宗教团体等组织中相当于正、副处级的领导班子成员。这批党外代表人士应由省社会主义学院负责培训。第三层次应为具备党外代表人士资格的所有党外人士。他们原则上应由所在地的市(地)社会主义学院、省直机关工委统战部、各高校党委统战部负责组织培训。通过上述多层次的培训,3年内全省党外代表人士都能够普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加政治共识,提升专业能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要坚持以“政治教育”作为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使党的主张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的指示精神,切实抓好政治共识教育,把“增强政治共识”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永恒主题。要使党外代表人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上,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国方略上,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上,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共识,切实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改革和发展

要圆满完成我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应采取一整套科学缜密的措施。

措施之一:健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体系。一要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定位,切实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统一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成立由党委主管领导任组长,由统战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问题。各级统战部门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积极主动与当地组织等部门通报情况,协商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管理体制。二要健全教育培训工作运行机制。健全联合调训机制,既要做到全面覆盖,又要避免重复调训、多头调训。要把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纳入党委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统一确定参训人员、教学内容和培训时间。按照计划,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各民主党派省、市委实行联合调训,统一部署,科学安排。三要健全教育培训计划协商机制,确保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开展制定计划前的调研工作,并以调研结果为主要依据,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要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协商制定培训计划。重点班次、调训人员、培训目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要更好地适应统一战线工作需要和干部培养的实际。四要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要逐步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把参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记入信息库,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干部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评工作要指定政治思想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考评工作及考评结果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拟推荐使用的党外代表人士,要按有关规定参加主体班次培训。无特殊情况未参加培训的,应在参加培训后再视情况考虑推荐任用。确因特殊情况未在使用前参加培训的,应在一年内补训。组织人事部门、统战部门要严格执行,一以贯之。

措施之二:优化配置教育培训资源。党外代表人士具有人数众多、分布面广、个性化需求明显等特点,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自主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科学、合理利用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完成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建立与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要充分利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普通高校和外省、国(境)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要抓好组织落实、制度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

措施之三: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党外代表人士的首要标准是政治坚定,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强化政治共识教育。要针对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坚持把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培训的首要任务,重点安排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一战线理论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干课教学,不断丰富完善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能力培养为内容的“一个主题,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使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题突出,内容完整,科学规范。

措施之四:更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针对民主党派、无党派、少数民族、宗教界、非公有制经济、台港澳和海外华侨等人士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和培养使用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采取专题研讨、短期培训、小班教学等方式,突出分类分层培训,推广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要按照“理论武装、凝聚共识、继承传统、提升能力”的要求,根据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不同特点,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和分类教学大纲,明确培训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开设课程和学员特点,精选和用好教材,提前选好任课教师。

措施之五:积极推进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发展,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形式的改革创新,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党外代表人士实际。一是推广实践教学。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及相关地区考察学习,使党外代表人士在社会实践这一生动课堂了解社情民意,增强政治共识。要充分发掘省内教育培训资源,把能够充分体现大庆铁人精神、北大荒艰苦创业精神等一批教育基地整合利用起来。同时,与外省、市加强合作,共建一批符合培养黑龙江省党外代表人士特点、主题突出的教育培训基地,确保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二是推动挂职锻炼。这是强化实践锻炼的核心内容。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批类型齐全、管理规范的实践锻炼基地,为党外代表人士推荐任用、挂职锻炼、交流轮岗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省、市(地)县委统战部应主动与当地组织部门沟通,达成工作共识,并按照组织部门选派挂职干部的条件进行筛选和推荐。要从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需要出发,提出具体的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与组织部门商定。党外代表人士的推荐任用、挂职锻炼、交流轮岗要纳入党委干部实践锻炼统一规划之中,坚持做到与党内干部同等重视,同步安排,同样对待,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充分激发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实践锻炼的内生动力。三是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重要课题、民心工程开展考察调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社会服务,了解社情民意,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措施之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一要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新定位,新要求。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培训党外代表人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社会主义学院要坚持特色立院、质量强院、发展兴院,切实加强正规化建设,努力打造成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二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能力。要继续强化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尽快实现与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远程网络教学,提高培训质量,注重改善社会主义学院住宿、餐饮、文体活动场所的条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学院办学特色。三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注重能力培养。要尊重教师和学员的主体地位,提高学员对教学的参与程度,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切实办好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究班、国情研修班等主体班次,形成分类科学、层次合理、长短结合的培训班次。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动员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加教学质量评估活动,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四要推进科研创新,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和我省工作重点,结合统一战线实际,积极开展以统一战线理论为重点的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建立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参政党建设、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等具有统一战线特色的优势学科,使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方针政策宣传等方面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五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学院队伍建设。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向,通过有效开发、积极引进、科学培养、合理使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职师资队伍。在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选聘全国及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和民主党派领导作为兼职教师,规范聘任制度,明确讲授内容,确保教学质量。要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公开考录、内部选拔、竞聘上岗等有效方式,逐步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爱岗敬业、有较强组织能力和领导协调能力、深受学员欢迎的教学管理队伍,确保教育培训工作优质高效运行,增强社会主义学院的凝聚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学院的知名度。要建立后勤服务队伍,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恪尽职守,积极工作,确保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G649

A

1671-1262(2011)03-0037-04

2011-08-15

乔广霞,女,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

吴艳春

猜你喜欢
人士代表学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初等教育学院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WHEELS IN MOTION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