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大同书》里的仁学思想

2011-08-15 00:47王传涛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仁学博爱仁者

王传涛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19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政治、社会、思想大变革的时代。仁学作为儒家传统核心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新的扬弃与厘定。有学界人士将这一时期的仁学思想称为“新仁学”。而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康有为、谭嗣同两位大师。梁启超在《仁学叙》中这样论述到谭氏创《仁学》的目的有三层:“其一,光大南海之宗旨;其二,会通世界圣哲之心法;其三,以救全世界之众生也。”[1]1可以看到,近代仁学的集大成者谭嗣同的仁学思想肇始于他的老师康有为。那么,康有为又有什么样的仁学思想,其仁学思想又有何特点,对当时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康有为曾说:“孔子之道,全在于仁。”[2]38“自黄帝、尧、舜开物成务,以厚民生,周公,孔子垂学立教,以迪来士,皆以为仁也。”[3]548梁启超在《清议报》所发《南海康先生传》中论及“康南海之哲学”时,也说,“先生之哲学,先生之论理,以‘仁’字为唯一宗旨。”[4]我们可以认定,康有为的思想核心便是仁学。通过对康有为一些作品的初读,笔者将康有为仁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仁者博爱

在传统的儒学伦理观念中,仁“从二从人”,是讲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论语》中将“仁”直接解释为“仁者爱人”,康有为作为一个传统儒学人士自然也会继承“爱人”的传统。但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毕竟与古代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康有为身上难免有一些西方元素存在。我们看到的特点是,康有为将“爱人”解释为“博爱”。博爱既在范围上扩大化了,也去条件化了,而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也正是无条件的博爱。

康有为认为,所谓的道在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种,即仁或者是不仁。他说:“夫人道有二,惟仁与不仁尽之;好恶有宜,亦惟好仁恶不仁尽之。……好仁恶不仁亦如此,然孔子未见其人。盖人非不空言慕善,空言疾恶,而察其真心则非也。果能真好真恶,即真知真行。”[5]48仁是唯一的且不可改变的道德标准,好仁便是善,恶仁便是恶,如此将道德划分的泾渭分明。另外,他从“仁本”思想出发,将基督教中的博爱观念引入到儒家的仁爱观念中来,可谓做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学术糅和。康有为直接将仁等同于所谓的博爱,他说:“仁者,在天为生生之理,在人为博爱之德。”[6]238仁是哲学伦理基础,博爱是一种表现。但是我们知道,博爱是一种西方的道德诉求,这就需要康有为完成对《论语》中仁的重新解释。

首先,康有为对于《论语》中“仁者爱人”是这样解释的:“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知者无不知,而知善恶之人为当务之急。盖博爱之谓仁。孔子言仁万殊,而此以爱人言仁,实为仁之本义也。”[5]187仁者爱人,看似是无所不爱,实则还是囿于爱人范围之内。先爱同类后爱非类,虽然有层次的不同,顺序的不同,但仍然是一种博爱。这一观点在《大同书》中也得到比较多的阐释,康有为这样说:“其实人者日食鸟兽之肉,衣鸟兽之皮,剥削草木,雕刻土金,不仁之尤,莫有大者,虎曾不得人不仁之万一而颠倒其名义,盖皆由于人之狡智哉!夫立国者,必以背己者为贼,而以诛除异己者为功。人之于他物亦然。故人者,私而不仁之至者也。”[7]334又说,“以亲亲之杀言之,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宁有杀兽之不仁而不可有绝人类之大不仁,则杀之宜也,是有杀根存于种性而不能顾也。”[7]335言外之意是,世间的所有事件,包括花鸟鱼虫,都需要来自人的爱,我们往往认为只要做到爱同类就够了,其实不然,我们提倡爱同类,但人类之间总免不了屠杀,上古时期,也是如此,那时有许多现在没有的巨型动物,然而就是因为它们的相互残杀,许多动物灭绝了。康有为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发生在现在了。此外,康有为在博爱的基础上,还提出一个“合爱尚同”的观点,他说:“故小康之制尚礼,大同之世尚乐,令普天人人皆敦和无怨,合爱尚同,百物皆化,礼运以为大道之行也。”[5]259-260“合爱尚同”就是在宣扬一种无差别的爱,爱有许多种,但是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在行仁时,也尽量要做到仁爱的无差别,无论是对待同类还是对待异类,无论是对待人还是对待动物。

那么,博爱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在康有为看来,博爱的终极目标就是“三世说”里的极乐太平。“孔子之道有三:先曰亲亲,次曰仁民,终曰爱物。其仁虽不若佛而道在可行,必有次第。乱世亲亲,升平世仁民,太平世爱物,此自然之次序,无由躐等也,终于爱物,则与佛同矣,然其道不可易矣。大同之世,至仁之世也,可以戒杀矣。”[7]336其实,仁民是必经之路,只有做到仁民了,“据乱世”才能变成“升平世”,“升平世”也才能变成“太平世”。我想这也正是康有为提倡仁爱、博爱的终极关怀所在。

二、引入平等观念

近代社会风雨如晦,政治动荡。此时,思想文化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冲击,西方启蒙运动中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等观念逐渐传播到中国。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中较早学习西方的一批进步人士,康有为较为迅速地接受了平等的思想观念,并且运用于他的思想著作之中。此文主要探讨仁的问题,康有为的仁学观,同样也有了平等的内涵。那么,康有为又是如何将平等思想嫁接到他的新仁学中去的呢?

关于平等,康有为是这样定义的:“人类既平等之后,大仁盎盎矣。……故以爱类为大义,号于天下,能爱类者谓之仁,不爱类者谓之不仁,若杀异类者,则以除害防患,亦号之仁。”[7]334平等就是仁,我们要在仁里寻找平等,更要用平等的方法去实践仁。这里康有为还借助了一些哲学上的本体论思维,他将“仁”字赞同于“元”,称之为世界本原。此语境下,道理显而易见,既然世界的本原是仁,那么所有的人类或是动物都有仁;既然人人都有仁,大家也就同样或说平等的对别人有仁的可能了。这是一点最基本的认识,也是康有为平等观念的滥觞之地。

在《大同书》之《全地通同》一章,康有为的平等观念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说明,“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则不必划山为塞,因水为守,铲除天险,并作坦途。所有自古之崆峒,盘栈、绝漠视、横沙,头痛、身热之区,风灾鬼难之地,深窨、密林之城,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7]298在此基础上,《大同书》又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如下平等社会的构建设想,主要有“去国界合大地”、“去级界平民族”、“去种界同人类”、“去形界保独立”、“去家界为天民”、“去产界公生业”、“去乱界治太平”、“去类界爱众生”、“去苦界至极乐”。应当说,整个一部《大同书》,就是一部提倡平等社会的书,所谓“同”其实与“通”以及“平等”在哲学本理上都是相通的。只有社会实现男女平等了,其他的平等如大同社会、太平社会、极乐社会、长生乃至无极社会,才可能实现。而仁是实现的基本途径。

三、仁的归宿是“大同”

在康有为《大同书》中,有两章与仁学思想有直接关联。即《人皆有不忍之心》与《奖仁》。我们先看一下《人皆有不忍之心》。康有为说:“夫神气知气也,魂知,精爽也,灵明也,明德也,数者异名而同实。有觉知而有吸摄。磁石犹然,何况于人!不忍者,吸摄之力也。故仁智同藏而智为先,仁智同用而仁为贵矣。”[7]4又说,“人道将灭绝矣,灭绝者,断其文明而还于野蛮断其野蛮而还于禽兽之本质也夫!”[7]4可以看到,康有为对于不仁、或说不忍、不人道,也是进行了比较激烈的批判,甚至是直接斥之为禽兽。

我们再看一下《奖仁》中的仁学思想。《奖仁》开篇即说,“当太平之世,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人皆平等,亦不以爵位为荣,所奖励者,惟智与仁而已。智以开物、成务、利用、前民,仁以博施、济众、爱人、利物,自智仁以外,无以为荣。”[7]320仁是平等社会里的核心法则,人与人之间人的仁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政府要奖励仁民,至于具体的方式,康有为说:“人无父母、妻子,无族烟之养恤,无祭祀、祠墓之费,无疾病之虞,无身后之计,一人而得百重金或千百万重金,或岁有百十万赏俸,将何用之,是时人不为奴,不得有妻,同时不能多男女之交,屋宇不待大,宝玩古器多藏于公,除远游外,几无以为用多金之地。然则得金无用,而又有仁人之荣号,徽章以鼓舞之,故其时人惟有好施舍而已,上止其性之善也,亦其俗制使然也”[7]320康有为试图建立一个真正的民权社会,即所有的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很低很少,除了远游,每位公民的钱都是无用的,但老百姓需要一种奖励或鼓舞,这当来自政府方面的荣誉,也就是奖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是极有见解的。

对于仁的级别或层次,康有为还有比较深的见地,他说:“凡仁智兼领而有一上仁或多智者,则统称为善人。上仁多智兼领者,则统称为贤人。上仁多智并领而兼大仁或兼大智,则为上贤人。大智大仁并领,则统称为大贤人。大智大仁并领而兼上智者,则可推为哲人,大智大仁并领而兼至仁者,则可推举为大人。上智至仁并领而智多者,则可推为圣人。仁多者则可称为天人,天人圣人并推,可合称为神人。”[7]322在康有为的大同世界里,道德的最高标准就是“仁”,所以政府应该按照仁的层次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进行道德的重新构建,也才能符合政府的统治秩序。最后康有为说:“当太平之世,人性既善,才明过人,惟相与鼓舞踊跃于仁智之事,新法日出,公施日多,仁心日厚,知识日莹,全世界人共至于仁寿极乐善慧无边之境而已,非乱世之人所能测已。”[7]324康有为已经将仁的价值观念放到所谓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观”之下考察了。只要有仁的标准在,只要人人都努力在做仁,只要人人都能用仁的标准去评判,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社会就会达到“升平世”或是“太平世”的境界的。

四、小结

对于仁,康有为虽然将其列为核心观念,但他也有许多无奈的感慨,比如他在《大同书》后半部分里就有这样的语句,“仁乎,仁乎,终必有杀,故佛限于不见。吾仁有所限矣,吾受有所止矣,已夫,已夫,虽大同之仁,戒杀之爱,置之诸天之中,其为仁不过大海之涓滴也无!”[7]339在笔者看来,道德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倘若没有法制、没有公约、没有契约精神,没有政治文化,所谓的仁或不仁也只是一个标准不同的伪命题而已。

[1]谭嗣同.仁学——谭嗣同集(梁启超叙)[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3]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一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N].清议报,1901-12-21.

[5]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康有为.大同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仁学博爱仁者
兄弟草原
仁者爱人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仁者
博爱之歌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