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庆合
(宁夏西吉县文化馆,宁夏固原 756000)
【文化建设】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繁荣地方文化事业
——县级文化馆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师庆合
(宁夏西吉县文化馆,宁夏固原 756000)
搞好县文化馆的群众文艺活动,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搞好精神文明创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县级文化馆群众文艺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注重与政府、新闻机构合作、注重全民参与、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
县文化馆;群众文艺;地方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而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六条基本经验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为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县文化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的龙头,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公共场所,也是广大群众终身学习的一个学校。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爱好兴趣、欣赏水平的不一,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以及对于文化活动了解程度的不同等等,对文化生活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需要、爱好和选择。因此县文化馆更应当坚持多样原则,使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才乐于参与,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蓬勃持久地开展起来。
据国家文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在全国 1464个县当中,有文化馆 3217个,有 1126个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一级馆 377个,二级馆 316个,三级馆 433个。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营机制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整体较好,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县文化馆在一个县域城乡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一般包括举办展览活动、组织文艺活动以及举办培训班等。近几年来全国文化部门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举办的展览活动、文艺活动以及培训班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从总量上看,六年来合计举办展览 595万个,举办文艺活动 198万次,举办培训班 947万班次,结业人数达到 3300万人次。从这些活动的发展趋势上来看,不仅呈递增态势,而且表现出新的特点。
1.春节文化活动是每年参加人数最多、受众面最广的盛大文化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这种活动在有些县一直没有中断,且年年有新作品,新演出,新水平。有些县大多数乡镇都有文化队,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文化队进农户,进单位,进村组,进乡镇街道表演。白天有高跷、亭子、彩车、龙狮、旱船、秧歌,晚上有小曲演唱表演。部分单位在县城搭建彩门、布置灯景。有些单位实施了亮化工程,春节期间,县城里彩灯齐亮,还有灯谜晚会,灯展、楹联擂台赛、皮影演唱、小曲演唱,为节日营造欢乐氛围。小广场、小区、回山灯景,逐年上水平。节日期间,县城单位组织的舞台、广场文艺演出以现代歌舞、歌曲独唱、小品为主,职工歌咏比赛时有举办,这种演出的表演者集中了城乡最优秀的文艺人才,因现代气息浓厚,阵容大,水平高,深受城乡群众欢迎,是老百姓近距离欣赏现代文艺演出的难得机会。
2.乡村传统庙会继承传统,稳定演出。各乡镇大部分村在农闲时节都有传统民俗节会,时间固定,演出的古典节目深受中老年农民喜爱,三至十天的时间里,全乡中老年都能参与,是每年除春节之后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机会,庙会演出都能掀起高潮。
3.新农村文化墙成为凸显的农村文化景观,是当地农民受众面最大的文化载体。各县乡镇均有在新农村新民居点墙上绘制了彩画、广告画、政策宣传画,较好地宣传了政策,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艺术元素,为农民道德建设、陶冶性情发挥了直接作用。农村文化墙即壁画长廊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前夜,预示着高潮即将到来。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一个公益性的事业机构,而且是向广大群众开放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县级文化馆的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贫困地区县文化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群众文艺活动组织方式单一。我国县级文化馆在群众文艺活动开展中,组织方式单一,缺乏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新闻机构的合作,仅靠文化部门单枪匹马搞群众文艺活动,收效甚微。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用各种方式兴办各类群众文艺活动,是我们各级领导和文化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
2.人才队伍不强,结构不合理。就目前我国县级文化馆人才队伍现状来看,国家统招的正规大学生很少,一些大专、大学的学历大多是第二学历。第一学历偏低是人才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第二学历普遍存在水分太大,且大多是专业不对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已是影响业务发展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文化馆干部管理体制流通渠道不畅,干部只进不出,造成文化馆干部队伍老化,有的馆人员平均年龄已到45岁以上,很难适应工作。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施行,必将为文化馆在建立人才引用机制和人员淘换上提供政策依据。文化馆可借此机会做好专业人员队伍的重组和配置工作,为文化馆服务向职业化发展做好准备。
3.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工作创新力度不强。文艺作为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没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创新,便很难唤起人们的强烈美感。这些年我国县文化馆在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中虽然也有创新,但创新的力度仍然不够,或虽有创新却完全丢掉传统,一味“全盘西化”而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其原因都在于没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1.注重与政府、新闻机构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对于县文化馆而言,如果仅靠文化部门单枪匹马搞群众文艺活动,在这样一个事事都讲求团队合作的社会,恐怕难以胜任。运用政府、新闻机构的力量开展群众文艺活动,让文化、教育、体育、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方方面面文艺人才高度统一、协同作战,是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不仅能引导和带动群众文艺活动的健康发展,还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党和政府向来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七大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凭借政府部门的影响力,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有关群众文艺活动,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锻炼文化队伍,培养文艺骨干,同时也能反映一个县的人文优势和投资环境,一举多得。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由关注企业形象走向着意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由只注重关门生产走向追求广告效应。文化部门掌握这种走势,联合新闻部门,组织明星企业的文艺会演,显然是一个良策。成功的明星企业文艺会演,既由文化部门搞了活动,也使企业展示了精神风貌,并使新闻单位丰富了节目,说到底,都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达到双赢效果。
2.注重全民参与,讲求群众性。群众文艺创作要讲求群众性,这是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群众文化属于主流文化范畴,它已成为与国民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形态,从而真正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在长期的发展中,群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与特征。
群众文化与其它类型的文化有着很大区别,人民群众的自我参与、自我开发、自我娱乐等等,是其根本属性。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求县文化馆高度重视全民参与,使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群众文化极具民族性、民间性,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民间特色。在内容上,它主要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传统习惯等,并通过本民族喜闻乐见的独特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又是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性格、传统分不开的。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延续了传统文化精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群众文化这种强烈的文化传承性,使得它必须紧密联系群众,才能将群众文化活动搞活、搞好。
3.积极创造条件,注重专业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的文化馆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负有重要使命。具有指导基层业余文化组织、搞好业余文艺群体建设、辅导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组建多种门类的业余文艺团队等职能。同时,文化馆是公益型的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馆工作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的重任,专业人员的素质,是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决定着公益型文化活动的质量。因此,积极创造条件,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绩显著的职工队伍,是搞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经常性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文化馆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做好准备。其次,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文化馆的职能仍然是以公益性服务于广大群众。因此,文化馆在抓专业人员队伍业务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包括对党和政府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群众文化发展变化现状的认识,从中找准方向,提高服务意识。再次,要注重新老文化队伍的交替,注重补充新鲜血液,让二者在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两级分化实现优势互补,只有通过新老两代文化人的不断融会贯通,群众文化事业才会后继有人,群众文化活动才会大有可为。
4.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讲求群众文艺活动的创新性而丢掉传统性,或者只发扬传统而忽视创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两者需要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创新是群众文艺活动的活力与源泉,也是文化馆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一要创新活动内容,要在抵制封建迷信等腐朽文化的同时,结合县文化馆实际广泛开展既贴近百姓生活又富有现代气息的群众文艺活动;要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要创新活动载体。要以创建文明村镇、歌舞大奖赛、群众运动会、科学技术讲座、劳动技能比武、计生保健知识宣传等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同时,民族民间艺术活动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不能因其赶不上潮流而全盘否定。相反,要对其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多年来,虽然新、奇、洋文化活动风靡,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艺活动也有其独特的魅力。正因其具有原汁原味、地方特色浓郁等特点,因而更易被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文化馆应予以积极辅导和组织实施,举办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唱花灯、舞秧歌,锣鼓词、高台舞狮、踩高跷等。如此,不仅老一辈民间艺术爱好者得以再显身手,并且可以使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样式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1]将松谷.论文化馆专业化建设 [J].文化发展, 2006.3.
[2]赵巧慧.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理论观察, 2009.3.
[3]孙渊、汤友权等.群众文化概论 [M].新华出版社,1989.
G240
A
1009-6981(2011)02-0081-03
2011-03-05
师庆合(1961-),河北故城人,现为宁夏西吉县文化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群众文化工作。
[责任编辑高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