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建 孙惠莲 李秀芳
(1.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61;
2.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河北石家庄 050021;
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系,河北张家口 075000)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
中国共产党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郭 建1孙惠莲2李秀芳3
(1.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61;
2.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河北石家庄 050021;
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系,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中国共产党 90年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历史。认真回顾这段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支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历史发展;历史经验;启示
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是指党的基层组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要求等无条件、高效率地贯彻落实的能力。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我们党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经验得出的结论。认真回顾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历史,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思考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现实问题,全面加强和切实改进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历史。依据党在不同时期面对的形势与中心任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建国前 28年、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27年和改革开放至今三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建国前这28年,中国共产党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主要是围绕夺取革命胜利的需要进行的。这 28年又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党从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对党员入党的条件、党组织与党员活动的原则都有过具体规定。中共五大更是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这一时期,由于党紧紧抓住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这个重要环节,使我们党由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为一个全国范围的、拥有 5.7万余名党员的群众性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党章议决案》明确规定“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1928年 10月湘赣边界党的二大提出,要严防“独立国”倾向,“党的发展,特别注意质量”。[2]1929年古田会议提出对不合乎条件的党员实行“厉行洗除”。[3]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这一时期,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得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在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以及对敌斗争中发挥出了战斗堡垒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陈云在《支部》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两篇文章中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系统阐述。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把对干部和党员教育“当做支部工作的重要部分。”[4]1941~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也是一次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运动。1945年党的七大强调了在组织上建党的重要性,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做了多方面的规定。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 1947年冬到 1949年春在解放区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整党运动,平山县“开门整党”的形式受到中央的高度评价。[5]1949年2月中共中央对发展党员又提出了“宁少勿滥”的基本要求。[6]
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才使党的基层组织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真正地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27年,我们党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主要是围绕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需要和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和整顿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此后整党工作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到 1955年结束,期间有 65万人被开除出党或被劝告退党。1956年党的八大规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八项任务,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八大的许多正确规定在后来的实践中都没有坚持下去。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基层党组织建设偏离了正确轨道,党员标准被降低,入党程序被简化,特别是从 1969~1971年间开展的整党建党运动,给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第三阶段从 1977年至今。这一时期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建设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党的十二大后开展的整党运动中,共有 12万余名党员或被开除或被劝退,14万余名党员被缓期登记,18万余名党员受到不同处分。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提出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之后,全党普遍开展了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意见和要求。2010年中组部、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在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
党成立 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第一,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7]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1941~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普遍的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全党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思想建党的伟大成果。建党 9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才使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始终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能够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二,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按照党的政治路线,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从而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在曲折中不失方向,在艰难中日益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服务。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这是党的十六大总结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到的“最根本的一条”。[8]这一条,在庆祝建党 85周年大会上被看作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又被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提了出来。
第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根本。党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在大革命后期,党在大力发展基层组织的同时,由于对党员的教育和整顿没有跟上,党员队伍质量得不到保障,大革命失败后,有的党员公开退党,有的甚至成了可耻的叛徒,全国党员人数锐减,党的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整顿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厉行洗党”,“党员数量大为减少,战斗力反而增强。”[9]抗战时期,针对各地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的“拉夫”和“关门主义”两种倾向,党提出要将党员的发展与教育整顿相结合。解放战争中,针对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提出了谨慎发展的方针。建国初期,各地开展了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在“文革”十年中,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员队伍建设又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了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队伍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党员队伍的质量始终是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决定因素,是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的事业长盛不衰,兴旺发达。
第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重点。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政治路线能否得到切实贯彻和实行,关系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在建党初期,由于基层党组织及其干部队伍并不巩固,因而在大革命的紧要关头,没有能够担负起领导的责任,致使党的组织遭到严重摧残。1935年,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指出,完成党的伟大政治任务,“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否则,革命是不能成功的。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0]。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革命胜利之后,能不能巩固胜利,“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关键在于执政以后能不能把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好。[11]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七十五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2000年江泽民强调,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12]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总结党 90年的发展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从建党伊始就始终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基层党组织的干部,我们党才能最终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第五,加强作风建设是基础。党 9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历史。早在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就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13]1941~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更是对全党集中进行的一次思想教育和作风教育运动。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明确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1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搞好我们的党风、军风、民风,关键是要搞好党风。”[15]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更是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了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党风建设要“八坚持八反对”。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要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综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党始终把作风建设视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基础,努力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从而确保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维护了党的形象,完成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
第六,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关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重要保证。早在党的二大之后,一整套严格的党纪党规就开始建立了起来。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最早的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1937年毛泽东指示对逼婚不成枪杀女生的红军将领黄克功“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1952年,毛泽东亲自处理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都在全党全社会引起极大震动,彰显了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从严治党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建的基本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责任制,成立了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科学论断。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又进一步指出:在当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党 90年的辉煌历程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须臾不可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继续坚持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就一定能够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七,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中,必须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因为制度问题往往“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6]注重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中,就有对吸收新党员的条件及其程序有了相应的规定。在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民主集中制就已经被确立为“党部的指导原则”。1939年,陈云撰写的《支部》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两篇文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认识的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开始逐步建立和健全对干部的各种检查、巡视制度和轮训制度。党的八大之后,党的制度建设开始受到了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此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被破坏,党的监察机构被取缔,党员的民主权利被剥夺,党的各项制度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7]此后,党的制度建设开始提速。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党 90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如何搞好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启示一:必须把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摆在执政党建设更加重要的位置。建党 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党 9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组织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建设得好不好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启示二:搞好支部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核心。早在 1928年,毛泽东就强调了党支部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8]支部是构成党组织的最基本单位,它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战斗堡垒,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因此,只有支部建设好了,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就有了保证,党的一切工作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我们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因此,通过搞好支部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示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对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列宁多次说过:“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19]“质重于量、巩固重于发展”,是我们党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正是由于我们党建立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有着很强执行力的党员队伍。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但是在党员队伍的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建设。因此,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亟待破解的课题。
启示四: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回顾党90年的奋斗历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取得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带来的各种考验,就必须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各项事业和一切工作的核心内容,采取切实措施,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启示五: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需要有制度和机制作保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建设也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什么时候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就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相反,什么时候忽视了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或者基层党组织的制度遭受破坏,党的事业就会遭遇严重的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一定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的长效机制。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3册)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年版.第 144页.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7年版.第 188~189页.
[3]毛泽东文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89~992页.
[4][10]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452、526页.
[5][11]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308、1438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18册)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年版.第 133页.
[7][9][13]毛泽东选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77、75、90页.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年版.第 663页.
[12]江泽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 20页.
[14]毛泽东选集 (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 1093~1094页.
[15][16][17]邓小平文选 (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46、333、333页.
[18]毛泽东文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65~66页.
[19]列宁选集 (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 76页.
D262
A
1009-6981(2011)02-0045-05
2011-01-25
本文系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 (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基金项目“加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研究”
(项目批准号 10JDJNJD087)阶段性成果。
郭建(1965-)男,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史与建设研究。
[责任编辑袁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