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的有效路径

2011-08-15 00:50:55奚春华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参政参政党参政议政

奚春华

(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简析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的有效路径

奚春华

(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一般通过利益整合,以制度化的方式参政,并引导公民参政有序化。在我国,民主党派处于参政地位,有职责引导所联系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但在现实政治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民主党派在参政中存在有效性问题。因此,为了增强民主党派参政有效性,根本路径就是要不断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强化政治参与意识,改善改进参政方式,促进参政党现代化。

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有效参政

公民政治参与并不一定都会对民主政治发展起正效应,过度而无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政治参与不足,都会对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负效应。政党一般通过利益整合,使为数众多的利益要求被吸纳进入政纲,从而以一种制度化的公共利益取代四分五裂的个人利益,使公民参政进入秩序化轨道。在我国,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地位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通过自身政治参与功能的开发,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中国政治建设,推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制约,民主党派参政在政治实践中存在有效性问题。因此,为了增强民主党派参政的有效性,根本路径就是要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政治参与能力,强化民主党派政治参与意识,改善改进参政方式,促进参政党现代化。

一、加强民主党派政治理论修养,强化政治参与意识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多党合作是以合作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且多党合作事业要求的是与中国共产党一样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参政党与之长期合作和发展。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党派来说,应该有与中国共产党相匹配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参政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也历史性地摆在民主党派面前。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客观地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正式明确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以后才开始走上自觉探索和逐步提高的阶段。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升。但是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能力的探索相比,民主党派的探索无论从理论准备、理论探索、理论成熟程度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加强其政治理论修养,强化其政治参与意识。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环境,要使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其政治参与功效,用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其组织和成员是必要的。实践证明,科学的思想和理论必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理论,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所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参政党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南,明确自己政治参与的职责目标,推动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参与的理论水平。

同时,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树立参政为民的理念,更好地做到为民参政,参政为民。参政为民是参政党派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贯彻的参政理念,这一理念应落实到参政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参政党派要把为民众利益服务作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点,始终牢记参政为民的历史使命,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科学参政、民主参政、依法参政;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准确、深入地反映参政党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所联系群众的要求和意见,通过合法渠道上传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提高民主党派政治把握能力,改善改进参政方式

新世纪新阶段,新一代代表人物已成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主体,民主党派呈现出新生力量多、旗帜人物少,文化层次高、专业知识多、从政经验少等特征,这使参政党的参政能力面临新的政治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民主党派对于政治环境的把握能力,就成为各民主党派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切实增强民主党派对政治环境的把握能力,才能将民主党派真正建设成为理论上清晰、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从而有效地改善改进参政方式,更好地取得参政效果。

纵观当今世界,来自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参政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政治环境。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参政党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党政治方兴未艾,在绝大数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政党正在意识形态、组织形式、社会基础、运作方式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政党建设民主化、政党活动方式和平化与合法化、西方政党危机不断加深等新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多党制呈扩展势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较量始终没有停止过,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对中国加紧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企图从政党制度上找到突破口,用西方政党制度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国内,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阶层的分化,社会发展逐步走向多元化。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不断扩大自己活动的舞台,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参政党在社会结构变化中不断发展其进步性和广泛性,在参政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新课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和挑战,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必然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正确把握世界政治发展趋势,自觉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面前,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增强党派成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政治方向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清醒认识参政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不断促进民主党派整体素质和参政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完善、改进参政方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的政治参与优势,组织各党派所联系的群众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使人民群众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能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并得到妥善处理。

三、促进民主党派现代化建设,增强政治参与能力

在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这一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中,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为了使自身的政治参与效能充分发挥,也必须推进其自身现代化,增强政治参与能力。

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明确参政党现代化建设目标,推动我国政党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现阶段,各民主党派仍是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参政党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自身的现代化,以不断适应改变的社会环境。作为现代政党,用现代参政理念指导并规范参政行为、掌握和运用现代参政技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各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仍旧肩负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仍旧履行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发挥着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并且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旧有义务、有责任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不断推进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次,积极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功能,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进步性的民主党派可以而且应该把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参政议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立论,须敏锐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使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更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更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在参政议政中,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主线,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为立足点,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想实招,谏诤言,真正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献计出力。在实践先进文化方面,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成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理应在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充分发挥其参政作用,提高献策质量。为了提高民主党派在发展先进文化上所提意见的质量和效果,要坚持运用“理论、立论、舆论”的有机结合;要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丰富党派成员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质;要结合每个成员所熟悉的领域,勤于思考,厚积薄发,立言立论,积极进言献策;加强理论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共识,促进意见建议向决策层转化。

最后,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加强与群众沟通,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责。反映社情民意已经成为民主党派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各民主党派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发挥党派成员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追踪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还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调动和运用相应的政治资源,更大程度的实现自身的参政价值,发掘自身参政潜能,加强与执政党的互动。在政治参与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自身参政能力,依法履行好自己参政议政的职责,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

D613

A

1009-6981(2011)02-0023-03

2011-03-01

奚春华(1983-),女,江苏江阴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专职教师。

[责任编辑吴 冉]

猜你喜欢
参政参政党参政议政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颜回之乐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中国记者(2014年9期)2014-03-01 01:45:16
提升参政党社会公信度的几点思考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