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山,王思璇
(1.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黑龙江省航务勘察设计院)
路基排水工程是确保路基稳定性,进而保证路面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隐蔽工程的特点,一旦施工不当,发生质量问题,返工及修补十分困难,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难以弥补的。通过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在此对路基地下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路基地下排水设置的基本要求是: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性时,应设置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地下排水设施。以下是具体的设置方法和施工要点。
(1)设置:当地下水位较高,浅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或裂缝)的底部宜高出沟底不小于0.2m。排水沟或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设在低洼地带或天然沟谷处时,宜顺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
(2)施工要求: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注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量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1)设置: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可在地面以下设置渗沟。渗沟有填石、管式和洞式三种形式,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2)施工要求。
填石渗沟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渗沟的底部和中间用较大碎石或卵石填筑,在碎石或卵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厚约15cm),填较细颗粒的粒料(中砂、粗砂、砾石),做成反滤层,逐层的粒径比例,大致按4∶1递减。砂石料颗粒小于0.15mm的含量不应大于5%。用土工合成材料包裹有孔的硬塑管时,管四周填以大于塑管孔径的等粒径碎、砾石,组成渗沟。顶部作封闭层,用双层反铺草皮或其他材料(如土工合成材料的防渗材料)铺成,并在其上夯填厚度不小于0.5m的粘土防水层。填石渗沟的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在冰冻地区渗沟埋深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结深度。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宜采用5%。出水口底面标高,应高出沟外最高水位0.2m。
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当管式渗沟长度100~300m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管式渗沟的泄水管可用陶瓷管、混凝土、石棉、水泥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管壁应设泄水孔,交错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0cm。渗沟的高度应使填料顶面高于原地下水位。沟底垫枕材料一般采用干砌片石。如沟底深入到不透水层时宜采用浆砌片石、混凝土或土工合成的防水材料。
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量较大的路段,洞壁宜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洞顶应用盖板覆盖,盖板之间应留有空隙,使地下水流入洞内。洞式渗沟的高度要求同管式渗沟。
(1)设置: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可设置渗井,将地面水或地下水经渗井通过下透层中的钻孔流入下层透水层中排出。
(2)施工要求:渗井直径50~60cm,井内填弃材料按层次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填充料应采用筛洗过的不同粒径的材料,应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材料混杂填塞,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渗井离路堤坡脚不应小于10m,渗水井顶部四周(进口部除外)用粘土筑堤维护,井顶应加筑混凝土盖,严防渗井淤塞。
(1)设置:为检查维修渗沟,每隔30~50m或在平面转折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
(2)施工要求:检查井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1.0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进底0.3~0.4m,井底铺一层厚0.1~0.2m的混凝土。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在含水层范围设置渗水孔和反滤层。深度大于20m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井口顶部应高出附近地面约0.3~0.5m,并设井盖。
路基地下排水工程在设置和施工方面,还要注意与地面排水设施—如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的配合,做到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