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贵,高 莹,郭文琦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00;2.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提升旅游产业开放水平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黄景贵1、2,高 莹2,郭文琦2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00;2.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为提升旅游产业开放水平,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文章紧密结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特征;通过对海南旅游产业开放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海南旅游产业开放所应进行的路径选择。
海南旅游产业;开放水平;发展思路;路径选择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海南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这为海南旅游产业开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意见》指出,海南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经济结构。因此,需要对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为扩大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的路径选择提供依据。
(一)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海南旅游产业开放面临重大机遇,产业开放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主题,是各个产业发挥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1.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的必要性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椰风海韵,风光旖旎,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活动从原先的观光游、文化游逐渐向时尚个性、突出参与性与体验性的旅游方式转变。而海岛因其神秘性、浪漫性与冒险性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
海南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从世界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看,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韩国的济州岛、美国的夏威夷群岛等都因海岛而成为世界性旅游目的地。从海南自身情况来看,扩大旅游业开放也是势在必行。扩大旅游业开放是提高海南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是解决海南旅游业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海南产业升级的最佳选择。
2.海南旅游产业开放的紧迫性
一个地区经济能否超常规发展取决于该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这已被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世界上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服务业的兴衰史。如新加坡、香港,正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从而成为世界著名的金融、航运、物流、商贸、旅游和信息服务中心。相对内陆省份,海南拥有连接欧洲、非洲与澳洲国家最近的海上航线以及众多的天然良港与广阔海域。
另外,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同时也指明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要实现国务院这一目标,海南必须认识到旅游产业开放的紧迫性,加快海南旅游产业开放力度,实现海南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海南旅游产业的开放特征
1.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海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更高阶段。2009年,海南与哈萨克斯坦、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签署了涉及航运、旅游品等领域的31项协议和合同;开通了洋浦至越南海防市海上直航、海口至越南河内定期航班等,进一步拓展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同时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政府、民间和社会团体之间友好往来进一步活跃。①2 009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5).[2010-04-02].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10/09tjgb/df/si/201002/25/t20100225_21013250_2.shtml。
2.教育开放度较低,总供给能力不足
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最重要是提高人口素质。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相适应的是,海南教育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为60.18%,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18.59%;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数仅占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数的16.7%②迟福林,夏锋,甘露,张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重视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3。。
3.金融保险体系不健全、开放度低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强大而完善的金融体系支撑。当前,海南金融保险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少,缺乏地方金融话语权。海南是目前除西藏外唯一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省份;二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资金需求增多与本地资金外流的矛盾加剧。资金净流出量由2004年的67亿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12.9亿元;三是金融保险对外开放度低。到目前为止,驻琼外资金融机构仅剩南洋商业银行1家③迟福林,夏锋,甘露,张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重视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3。。
(一)旅游产业链高速延伸,社会配套体系相对薄弱
海南旅游产业开放要想得到提升,必须要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应该创造丰富的娱乐与购物环境,营造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但是,现实中,海南社会配套设施相对薄弱,这与高速延伸的旅游产业链不相协调。
(二)旅游产业扩张迅速,政府调控引导能力相对薄弱
各级政府对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出现的问题研究不够,研究不透,监管调控相对滞后。比如存在旅游监管法规体系不配套、不完善等现象,使得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政府监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同时,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依托性及关联性极强等特点。海南省旅游管理体制难免存在以下问题:产业协调机制欠缺;旅游管理法治手段不建全,经济手段不到位,信息手段不畅通,缺乏宏观调控能力;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权不清,分工不明确,人员素质低。这使得海南省各个部门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为追逐各自利益最大化,无法协调旅游管理“错位”等现象,或者采取“各自为政”式手段进行管理、管辖而消弱监管力度,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海南对旅游投入不足,国际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同时,欠缺外语导游、外语标识牌、外语旅游指南等关键要素,酒店、景点为外国人服务的意识还不强,无法为国际游客创造宾至如归的旅游软环境。同时,企业运营模式与接待方式与国际接轨不够,严重影响了海南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另外,海南是东亚和东南亚直线航空距离中心,但国际航班少,国际旅游可进入性差。航线问题严重制约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海上交通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大。交通问题将长期制约海南旅游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程度提升。
(四)旅游立法滞后,深层次矛盾堆积和凸显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的基本法律框架体系,但是从部门法角度看,我国旅游法律还存在着严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旅游基本法和单行法空白;国家级旅游立法数量少,层次低,旅游法律体系很不完备;地方性旅游立法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旅游立法滞后给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甚至出现一些企业为了赚钱,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幌子下破坏环境,扰乱旅游经营市场,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海南省在这方面表现也尤为突出。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海南旅游业的开放指明了方向,海南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扩大旅游产业的开放力度,实现海南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09年,海南服务业比重为45%,虽比全国(42.6%)高出2个百分点,但比北京、上海分别低12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与香港、佛罗里达、巴黎等世界旅游地区相比差距更大①迟福林,夏锋,甘露,张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重视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3月22日。。可以说,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性不仅仅是客源国际化,还主要体现在服务品质、产品体系以及政府管理体制国际化上。可能从面积上,海南比夏威夷大得多,比普吉岛要大得多,但是我们更需要去对比和学习的是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体制以及产品体系这些更内在化的方面②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国际主要体现在服务品质上[N].《海南日报》,2010年3月12日。。提升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海南应建立规划合理、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并同国际市场有效对接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覆盖机场、码头、车站、其他公共场所和主要旅游企业的网点;建设统一的,具有多语种信息咨询、投诉、预订等多种功能,尤其适合度假和特种旅游的综合性游客到访中心;建立具有旅游咨询、预订和多种服务功能的旅游网站和配套系统,整合网络资源,推进网上、网下公益性旅游咨询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和相互配套,推广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和探索旅游业数字化,促进新型电子旅游服务业形成。
与此同时,旅游企业应该严格执行新《旅行社条例》,规范旅游报价,实行旅游合同价格“透明制”,恪守职业道德,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社会监督为动力,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和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广大群众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为提升服务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二)建设现代旅游管理体制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应该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所带来的挑战变成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科技等相关产业,配合旅游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通过进一步的旅游产业开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和可靠保障。
1.改革旅游管理体制
在旅游管理体制方面,要以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为主导,根据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海南经济主导产业和科学配置旅游资源之需,统管和协调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起到政策推动作用,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健全旅游协会等行业组织,赋予其对日常旅游事项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旅游行会的行业协调、自律和促进等功能;同时,扶持众多专业机构从事旅游宣传、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文明水平等方面工作;另外,改革旅游资源管理和配置机制。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协调管理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促进旅游各方面要素优化,提高国际旅游岛综合水平和旅游产品吸引力。
2.创新旅游运行机制
(1)创新旅游规划编制机制
早在1992年海南省政府就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2000年编制了《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年6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
海南省应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地方法规属性,使其具有法律强制性、权威性,成为指导海南旅游发展的总规。同时,各市县应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地区旅游规划,最终构建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
(2)创新旅游企业管理机制
在旅游企业管理方面,可将一般性管理和服务职能放给市县属地管理或委托行业组织、专业机构承担;可实行旅游管理国际化,实施国际标准,学习国际经验,不断探索旅游管理新模式;在管理方法上,使用科学管理手段,将管理内容公开化、程序化;同时,提倡旅游企业推出个性化服务,形成具有南国风情的特色旅游服务机制。
(3)建设国际化旅游营销机制
在旅游营销方面,应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主动到国际潜在市场推介海南独特的旅游度假资源,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情况,促使国际游客比重的大幅度提高;加大对营销宣传的投入,省政府应在预算当中,安排旅游宣传和促销的专项经费,政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文化企业,向旅游宣传和促销方面积极投入;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化和传统营销手段,细分和选择旅游市场,增强旅游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计划地参加国际旅游展会,进一步创新旅游促销方式,策划高水平、有特色的旅游促销活动,争取在海南特色旅游产品上有所提高;建立国际化旅游营销网络,提高国际化旅游营销水平。
(4)推行国际化旅游培训机制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人才作用不可或缺。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一方面要改革旅游教育培训机制,按照国际化要求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应引进国际国内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多渠道、多层次加快培养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和从业队伍,提高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同时,海南还应积极营造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鼓励人的良好环境,为国外培训机构的引进提供前提条件。
(三)对外开放旅游产业
对外开放主要是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立足服务业发展现状,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大力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海南扩大对外开放要有重点、分层次,在重点行业领域率先开放,先行先试。通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渐进式开放模式,为海南整体发展积累经验,最终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总体目标。
1.推行开放的国际化政策
国务院的《意见》指出,海南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赋予海南更加开放的出入境政策;赋予海南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赋予海南更加开放的海洋旅游政策;赋予海南更加灵活的投融资政策。
2.推动国际旅游合作
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①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政府网,http://www.hainan.gov.cn/.。通过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努力办成具有海南特色、定期定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会展品牌。海南应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
3.开放现代旅游服务业
旅游消费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包括教育医疗、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都要同国际接轨。现实情况是,海南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差距,成为制约国际旅游岛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服务业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中之重,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决定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进程。海南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在于服务业开放。通过开放缩短海南服务业同发达地区差距,率先成为我国相关服务业的先行开放地区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8条建议[N].《海南日报》,2010年4月6日。。
要打造面向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就必须加速以国际运输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海南应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与特殊监管模式,推动洋浦保税港区建设与营运,同时通过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及商业石油储备基地,扩大大宗战略资源国际运输吞吐量,提升洋浦港的战略地位;吸引更多的船公司在海南设立机构,开辟更多定期航线;大力发展港口装卸运输、仓储物流等相关生产性服务。
进一步扩大旅游服务业,通过扩大免签国和地区范围、允许更多的境外导游全程陪同旅游团、允许更多境外旅行社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提高国际旅游者的数量和范围;给予第三、第四、第五航权开放政策及“南边开口,北边开放”航路政策,加快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对国际游轮游客免签,国际游轮免税加油;允许设立专门服务于境外游客的博彩机构;放宽境外文娱团体来岛的商业演出等。
海南服务业发展要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必须超常规发展,如保持年均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和2020年海南服务业比重可分别达到57%和67%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可分别达到49.6%和60.1%,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就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③迟福林,夏锋,甘露,张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重视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3月22日。
4.建设国际购物中心
建设国际购物中心是实现海南发展方式转变,走向大开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建立国际购物中心是国家扩大内需的区域性战略举措,是把国内游客的消费能力留在内地的重要渠道,可显著降低本岛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国际购物中心将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促进海南旅游及相关服务业转型升级。
国际购物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合理规划、分步推进、重点突破。第一步,用1年时间,尽快争取中央批准海南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第二步,用3年时间,争取中央政策支持,批准在海南建立内地第一个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第三步,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与免税购物相关的服务体系;第四步,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国际购物中心④迟福林,夏锋,甘露,张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重视四大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3月22日。。
5.建立自由贸易区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世界各国对外开放的通行做法,我国现有的各类以保税为主要特征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自由贸易区的性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建议建立海南岛自由贸易区,届时,海南将享有六大优惠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即对亚洲国家实行进出口零关税政策;自由投资政策,即对亚洲国家在海南岛的环境友好型投资企业实行免交企业所得税政策;自由旅游政策,即对于亚洲国家公民赴海南岛旅游实行信息化落地签证政策;自由购物政策,即对于亚洲国家公民在海南岛购物实行免消费税政策;自由留学政策,即对于亚洲国家公民在海南岛的学校学习实行国民待遇政策;普及16年义务教育,2020年前普及12年义务教育和16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只是第一步,最终希望能建设成自由贸易区。目前,海口综合保税区是将保税加工、物流、仓储等功能融为一体的更加开放的区域;洋浦保税港区则是将开放港口与物流园区合为一体,叠加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三种政策为一体的全国开放度最高的区域。因此,从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出发,加上国际旅游岛政策的联动,最终在海南建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金进出、人员进出及外来投资自由度更高、开放领域更广的自由贸易区是必然选择。
海南可能享有充分的贸易进出口自主权,除国际被动配额和少数限制进口的商品外,取消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基本实现货物进出自由。通过放松乃至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货币自由兑换,为商品、资本、劳务自由进出提供必要条件。在海南本地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活动的业务人员出境也可望予以放宽,并简化手续。海南还有望实行自由企业制度政策,即任何投资者都可以申请到海南办企业,经过最简单的审批程序,即可登记注册企业。
我国正在建设的自由贸易区已有6个,涵盖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大机遇。而且,海南创建自贸区的条件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成熟。首先,博鳌亚洲论坛将海南更密切地同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其次,海南是我国距东盟各国最近的省份之一,是东盟与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桥梁,海南在东盟(10+1)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最后,随着我国的能源战略由陆地走向海洋,海南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将全面提升。《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提议的海南岛自由贸易区,其对象主要是亚洲国家,延伸开看,可以涉及澳洲和新西兰这样的太平洋国家。
从地理、经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海南岛自由贸易区一旦建立,极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经济中心,其地位不言而喻;而一旦这个经济中心形成,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将大幅上升,将发挥更为重要的政治作用。
(四)加强旅游立法建设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立法建设应结合国务院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设国际旅游岛相关政策,紧贴海南实际,把握时代脉搏,注重解决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与面临的突出矛盾,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法律支撑。
1.用好特区立法权
特区立法权的特有属性决定其价值在于先行权、试验权、创制权、变通权,是体制创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主动权,用好特区立法权首先要把比较成熟的规范及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特区法规。海南应充分利用经济特区的立法权,并从基本省情出发,充分行使全国人大授予海南的特别立法权,加强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的立法进程。通过完善法规,使产业开放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有法可依,使中外投资者各方面的权利、责任都有严明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要加快公共服务、市场环境、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创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同时,要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及时将国家赋予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制度化①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要用好特区立法权,《海南日报》,2010年1月14日.。
2.全面修订《海南省旅游条例》
在《海南省旅游条例》修订过程中,应修改“旅游行业协会”等相关内容,赋予旅游协会对日常化、程序化旅游事项的公共服务职能;明确政府对旅游产业的管理要遵循国际规则,实施国际标准;设立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明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立法保护总体规划贯彻实施;将旅游国际化改造、推进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的相关内容写进条例。①黄景贵:《海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149页。
3.构建地方旅游法规政策体系
制定“海南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规定”、“海南省外资旅行社管理办法”、“海南省免税商店和免税品的管理办法”,修订《海南省旅行社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导游人员管理办法》。海南省政府依据海南旅游地方性法规和国务院的《意见》,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政策性措施等文件;推进旅游国际化的有关促进政策,制定有关国际化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行业标准。
4.制定一系列配套规定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应以《海南省旅游条例》统领全局,同时制定一系列配套规定,与《海南省旅游条例》相辅相成,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法制化。主要包括:海南省旅游产业扶持;海南省旅游业宣传促销;海南省旅游人才管理;海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等,规范海南省行业管理行为,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行业自律目的。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实现海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J].海南金融,2000(9):4-8.
[2]杜启洪.开放与创新 开启旅游梦时代[J].走向世界,2009(13):34-36.
[3]佚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海南省政府网,2010-01-04.
[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8条建议[N].海南日报,2010-04-06.
[5]佚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要用好特区立法权[N].海南日报,2010-01-14.
[6]黄景贵.海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Promote the Opening-up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to Thrust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HUANG Jin-gui1,2,GAO Ying2,GUO Wen-qi2
(1.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Haikou 571100,China;2.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pening-up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to thrust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according to“Some opinions 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inan island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inan tourism industrial opening-up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and points out its characteristics.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Hainan tourism industrial opening - up,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route choice.
Tourism industry;Opening-up level;Development thoughts;Route choice
F 592.3
A
1009-9743(2011)01-0045-07
2010-12-21
1、2.黄景贵(1963-),男,汉族,湖南岳阳人。经济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2.高莹(1985-),女,汉族,陕西韩城人。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比较;2.郭文琦(1985-),男,汉族,河南方城人。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比较。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249)资助研究课题部分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