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雷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对外文化交流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郝春雷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对外交流上,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历代政府的重视,其对文化交流的态度不同于外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变角色定位,开始重视文化的价值,并支持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政府的介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强势的今天继续传承下去,并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传统文化交流;政府态度;角色定位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和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人类文明,并保持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共同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每个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和其他文化之间进行交流。“远古时代,中国绚丽精美的丝绸就传入西方世界,成为中外交往的重要媒介,更重要的是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起点”[1](P11-12)。
中国具有实质意义的文化传播是从西汉时代开始的。随着大汉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从而掀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高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盛况空前。“博大精深的盛唐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面貌,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并且还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1](P68)。
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物态文化中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国家,不仅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还对欧洲近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P2)。明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进一步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向了足以震惊世界的高峰,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广大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明中后期,中国文化推进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中国文化在15世纪以前是远远走在世界其他国家前面的。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历史上的由盛而衰以15世纪为转折。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西方文化利用“坚船利炮”,闯入了中国人毫无准备的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很快便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由盛而衰,而西方文化却在15世纪开始发展并于近代成为强势文化,除了文化自身的因素外,政府的不同态度也是造成这种情况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传统社会,政府对文化对外交流的态度,从整体上看是不重视的。这种态度大致可以从下面的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1.民间个人的自发的行为
东晋时期,佛教名僧法显,亲自到印度取经求法,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玄奘西天取经,因“当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3](P5108)。在印度,他向中印度国戒日王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玄奘西天取经这一事件起到了中印之间文化交流的作用。但是,玄奘在西进过程中不仅没有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还受到当时官府的阻挠,曾多次被官府抓回来,后来他冒着偷渡的危险,西出玉门关,前去天竺取经。
鉴真东渡日本是受日本邀请,去日本传播中国化的佛教思想。在日本,他努力弘扬佛法,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些非官方的民间自发活动,直接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起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这些民间个人的行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些民间自发的活动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情况:没有得到当时政府的支持。
2.外国人在中国文化外传中的作用
在推动中国文化外传的过程中,除了中国民间个人的自发行为外,外国人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唐时期的外国使团在中国文化外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数众多、次数频繁的遣汉使、遣唐使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外传的主体,直接促成了东亚汉唐文化圈。
宋元时期,中国物态文化中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但是,四大发明的西传,是由阿拉伯人主导并完成的。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外交流过程中,阿拉伯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中后期,文化传播的主要角色又转换为外国传教士。
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外国使团、阿拉伯人、西方传教士等外国人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传是被动的,中国统治阶级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
3.国家政治、军事活动的附带品
相对中国民间个人行为和外国人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直接作用而言,中国政府或官方的大型政治、军事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传和对外交流。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为了夹击匈奴、扫除边患,结果却开辟了一条中外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道路——丝绸之路。唐统治者对丝绸之路进一步向南北拓展,在沿途设立邮驿,而且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其本义有二:一是为了加强对天山之北的控制;二是为了供给络绎道途的官吏和商贾,并“由北道者轮台征之”[4](P6230),向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贾征税。元帝国在征服地设置驿站,打通了横贯欧亚大陆的驿站线路,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但是元帝国设置驿站的初衷也是为了战争和军事上的需要。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其初衷也不是为了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而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5](P7766)。然而,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同样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
从整体上说,新中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是不重视文化对外交流的。由国家力量实施的一些壮举,如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等等,其初衷都不是为了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只是客观上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创造了一个条件。中国文化能够快速地向外传播,并对世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除了民间个人的自发交流行为的作用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文化自身的博大精深。正是这个优势吸引着外国人,并使他们致力于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与中国恰恰相反,外国文化向外传播的背后,有着极其浓重的政治因素。就是说,国外文化在对外传播、交流过程中,都有着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迦腻色迦统治贵霜帝国后期,皈依佛教,遣派名僧四处传教,于是大月氏的佛教高僧相继来到中国,佛教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汉地[1](P25)。
明清时期,东正教传入中国。东正教传教士正是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来中国传教,开展教务活动,其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这种“和平演变”正是西方文化在国家政权的支持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侵略。
在西方文化传播史上,西方的强势文化总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海外殖民扩张强制地向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传播和输入。可以这样说,国外的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宗教文化在对外传播时,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权这个坚强后盾,才保障了西方文化更加快速地向外传播。
古登堡博物馆馆长阿洛伊斯·鲁佩尔在《世界印刷术博物馆和国际古登堡学会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提到:“……在这里,1400年之前……印刷术的伟大发明家诞生了;在这里,这位发明家完成了他的不朽发明……美因茨是印刷术的故乡……即征服世界的印刷术是在美因茨发明的,并且是从美因茨开始了它的胜利发展。”[6](P21-22)
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从中国传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中国的发明被认为是外国的发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外国成功申遗。这一方面固然是阿洛伊斯·鲁佩尔和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掠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重视,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宣传力度。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成为强势文化以及西方“和平演变”政策下,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刻不容缓的事情。
汉唐、宋元时期,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辉煌成就,与当时雄厚的经济基础、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大的国家力量等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一时期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才使得中国文化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是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长期处于主动地位的基础性因素。
同样,在当今世界,正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才使得西方文化成为强势文化。
因此,中国只有加快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文化的振兴反过来又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从外国政府对文化传播的态度上可以看到,西方文化能快速地成为世界强势文化,除了西方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外,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国家政府这个强大的力量做后盾,本国文化才能更快地向外传播。
因此,中国政府对传统文化应重视起来,但是,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活动。其直接的措施就是大力在国外创建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诞生与兴起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孔子学院目的是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在大力创建孔子学院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其他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
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逐渐向全球扩张的情况下,也只有以悠久、丰富、灿烂著称于世的中国文化,才能与之相媲美。在国际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我们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吸收人类其他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新文化。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有利于继续保持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当局政府,必然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外的文化宣传与传播。靠军事立足的民族,可以赢得威,而难赢稳;靠国力立足的民族,可以赢得稳,而难赢久;靠文化精神立足的民族,做好传承与主流价值引导,才可以赢得永恒的尊重与安宁。
[1]马骏骐.碰撞、交融: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与特点[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陈辛仁.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3]刘昫.旧唐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5.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上海:中华书局,1975.
[5]张廷玉.明史[M].上海:中华书局,1974.
[6][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M].耿昇,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e Government’s Role and Function
HAO Chun-le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but in foreign exchange,foreign exchange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of history did not caus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its attitude is different from foreign governments for cultural exchange.Since reform and opening,the Chinese government changed its role,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values,and to suppor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oreign exchange.Government intervention,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rong in Western culture today continues to be passed along,and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a security.
Tradi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Government attitude;Role and function
G125
A
1008—4444(2011)01—0055—03
2010-12-07
郝春雷(1984—),男,河北邯郸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