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先秦儒家视野中的王道和霸道

2011-08-15 00:55邵秋艳
关键词:为政者仁政王道

邵秋艳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试述先秦儒家视野中的王道和霸道

邵秋艳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在先秦儒家看来,王道的内涵是以仁爱之心推行仁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体表现为为政以德,养民富民,仁战仁兵;霸道的内涵则是以功利之心推行力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体表现为以力假仁、刑严势威,以开辟土地、聚敛财富,实现地大国富,崇武尚战。

先秦儒家;王道;霸道

王道与霸道问题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历代儒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证,从而展现出各自的基本政治思想。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其他许多重要观念都是王霸问题的延伸。研究王道与霸道问题首先要明确王道、霸道的具体内容表现,只有对儒家王道霸道的内容有所把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儒家的王道与霸道之辨,更好地体认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王道与霸道作为两种不同的政治形态分别具有丰富而鲜明的内涵。

一、王道的内容表现

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王道最初是指尧、舜、禹、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即先王之道;后来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的总结归纳,王道进而提升成为以仁德为标准和原则的儒家的政治理想。王道作为儒家的政治理想,代表着完善的伦理道德境界和完美的社会政治秩序。王道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仁政为基本主张。王道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仁爱精神推行仁政,儒家的王道之仁政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为政以德——王道之政治

儒家主张以仁爱之心实行仁政,仁政在政治层面集中表现为“为政以德”。在儒家看来,政治既是一个“推己及人”的推广仁德的过程,又是一个“正己以正人”的道德感召的过程。因此,为政以德的首要前提便是“己”,即为政者的道德。为政者要通过修养扩充仁爱之德行实现内圣,进而将此仁爱之心推及他人实行仁政,实现外王。同时王道还要求君王的辅佐者也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足够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承继并发扬为政者的仁爱精神,具体落实为政者的德治措施,从而才能保证为政以德的顺利实施。因此,为政者还必须要任贤使能,以德行来选择官员。其次,民为政本,为政以德的对象“人”即是天下之民。仁者爱人即爱民,仁政就是将仁爱之心推及到天下之民。王道政治以民为本,对百姓施以仁政,从而得到天下民心的归附,得民心则得天下。最后,为政以德是通过“推及”和“正”的方式来治理社会的。“推及”和“正”即是儒家所提倡的礼义教化和道德感召。王道政治以礼义作为社会规范来保障仁爱精神的实现,通过礼义制度调节人的欲望,区别贵贱长幼之序,这不仅改造了人的本性,使人具有了道德意识,还确立了社会等级秩序,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给人们提供一种行为的准则。为政者还要以自身为道德榜样和标准来引导民众,把仁爱精神和道德观念灌输到百姓身上去,培养人们的道德心,启发人们内在的道德自觉,提高全体百姓的道德水平,进而实现王道理想的道德境界。王道在社会治理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为政),通过德与礼的共同作用使天下之人既符合仁的内在道德要求,又符合礼的外在规范,这也就是王道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养民富民——王道之经济

儒家的仁爱精神同样也体现在经济领域,仁政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养民富民。首先,养民富民是实现王道的基本条件。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首先应该能够保证人们的物质生活,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孔子在子贡问政时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先进)孔子认为百姓“食”的问题在政治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更是把百姓的生计作为王道最基本的要求,他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梁惠王上)。王道首要的就是要使百姓基本生活无忧。其次,儒家一向强调“先富后教”,所以养民富民也是王道以礼义教化治理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子路)孔子认为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首先应该先富民,保障其基本生活,然后再教民,对其进行礼义教化。自此,“富然后教”成为王道一个基本的经济思想。如孟子曾提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2](梁惠王上)。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人们将难以遵守道德信义,就会作恶,只有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才可以通过礼义教化使人向善。儒家还为王道设计了制民之产、使民以时、取民有制等经济措施来养民富民。

(三)仁战仁兵——王道之军事

王道在军事上表现为仁义之战和仁义之兵。仁战和仁兵思想是儒家以“仁爱”精神为核心的仁政学说在军事上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儒家的仁义之战是为了维护天下的统一安定,保护天下百姓,救民于水火。仁义之战体现了对人民的爱护和对仁义的注重,是儒家爱人的仁爱精神的推广与实现。孟子从其“不忍人”的“仁心”出发,要求保护天下之民,当天下之民受到虐待,君主应该发动战争去征伐,“救民於水火之中”,所以他认为仁义之战就是“救民于水火”的安民之战。荀子说:“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3](议兵)荀子认为,兵的存在与儒家的仁义精神并不相违背,反而体现了仁义的精神,正是因为爱人,所以才要以兵来保护人免受危害;正是因为礼义,才需要兵来维护礼义,不许有人作乱。所以,荀子认为王道社会的战争是“禁暴除害”以推行仁义的战争。兵是战争的主体,仁义之战需要仁义之兵的参与,因此,儒家还强调对兵的礼义教化,以使其达到仁义之兵的要求。

二、霸道的内容表现

霸最初指诸侯之长。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各诸侯不再遵从周天子,而纷纷采取措施实现富国强兵,进而通过发动兼并侵略战争以求称霸诸侯。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霸主为称霸诸侯而采取的治国之道即为霸道。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如果说王道是以仁爱之心推行仁政,那么霸道就是以功利之心推行力政,追求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强权政治。

(一)以力假仁,刑严势威——霸道之政治

王道是将为政者自身的仁爱之心推广从而行仁政,而霸道所行的仁义并非出自为政者本心的,不是其仁心的推演,而是作为一种手段被借用来掩饰其私利的。霸道对道德没有特别的要求,而是注重具体的功利目标,主张强力威慑。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2](公孙丑上),霸道的仁义思想,在儒家看来也是以力假仁,是凭借武力假行仁义来推行暴力征服;荀子说“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3](仲尼),霸主以谦让来掩饰争夺,依靠仁爱之名来追求实利,假借仁义道德作为合法性依据来满足其称霸诸侯甚至一统天下的私欲。霸道之力在治理国内政治问题中指的是法治与刑赏。荀子说“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3](强国),霸道依靠严刑峻法等强制和暴力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君主的权威。霸道通过颁布苛刻的法令来明确地规定社会行为规范,以此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惟一准则。相应地,霸道把赏庆刑罚作为治理国家的途径,通过赏庆来奖励守法有功之人,以利益引诱民众;通过严刑重罚惩治犯法有罪之人,以刑罚威慑民众,维持和加强其统治地位。

总之,霸主地位的获得和保证,靠的是强大的实力,具体就是指政治上拥有较大权力、经济富裕、军事力量强大;而霸主地位的维持需要讲究信用,对内“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3](王霸),对外遵守盟国盟约,只有这样上下相信,才能“信立而霸”[3](王霸)。

(二)兼并聚敛,地大国富——霸道之经济

霸道之力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地大国富为主要特征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的增强是通过兼并聚敛和开辟土地实现的。霸道的目标是称霸诸侯、一统天下。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靠道德感召而是要靠强大实力的威慑和频繁战争的征服,这就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因此,霸道十分重视经济问题。孟子说:“今日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2](告子下)荀子也多次提到霸道“辟田野,实仓廪”[3](王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盛行的霸道在经济方面无不致力于开辟土地充实国库。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假仁者王,王不待大。”[2](公孙丑上)王道不一定需要广大的土地,霸道一定是大国,一定要有大量的土地。土地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基础,可耕种的土地越多,国家拥有的粮食就越多,就可以供养更多的士兵,建立一支更庞大的军队,这就为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霸道主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把社会财富控制在国家手里。富国通常与强兵紧密相联,富国可以强兵,强兵必须富国,只有国家财政有充裕的财富,才会有经费来扩大军事力量和应付战争损耗。所以霸道一方面靠兼并战争和开辟田野来扩大土地,一方面通过财税聚敛增加国库财政收入。

(三)崇武尚战,坚甲利兵——霸道之军事

霸道之力在军事方面表现为崇武尚战,坚甲利兵。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逐渐丧失,社会失序,而此时诸侯实力增强,于是他们乘势而起,纷纷发动战争以争夺更大的权势和更多的利益,战争成为时代的主题。在霸者看来,在以争夺权势财富为主要目的的混乱社会中,仁义道德教化对人心的感化迂阔而缓慢,而战争和武力不仅是国家安全和安定的基本保障,更是使对方屈服的最有力的工具和最便捷的途径,只有通过战争和武力重创对手,才能使其无力反抗从而屈从于胜利者。因此霸道把战争看作称王称霸的必要手段,极度崇尚武力和战争。翦伯赞先生曾在《先秦史》中做过统计:“据《春秋》所记,在二百五十余年的春秋时代中,言‘侵’者六十次,言‘伐’者二百一十二次,言‘围’者四十次,言‘师灭’者三次,言‘战’者二十三次,言‘入’者二十七次,言‘进’者二次,言‘袭’者一次,言‘取’言‘灭’者,更不可胜记。”[4](325)霸道崇武尚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拥有军事实力的优势,才能保证在战争中的胜利,才能对他国具有威慑力。所以,霸道国家非常重视扩大军事实力的问题,致力于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军事优势的确立。他们一方面通过招收健勇之人来扩大军队数量,一方面通过蓄积来增加战备物质,同时又通过修理改良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霸道战争是为了霸主扩张领土,掠夺财物,为称霸诸侯甚至一统天下的私欲,不考虑百姓的生命安危及生活状况,“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2](尽心下)。霸道战争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军队士兵尚利的特点,霸道不为仁义,而为一己私利,因此就不可能具有凝聚力使士兵甘愿为其服务,所以霸道只有采取庆赏刑罚的方式通过利诱与威逼来组织、治理军队。荀子认为齐、魏、秦等霸道国家“皆干赏蹈利之兵也,傭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3](议兵)。他们的士兵都是为了求赏蹈利才加入军队的。

先秦儒家认为王道、霸道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模式,王道政治是仁爱道德精神的推展与道德境界的提高;霸道强调的则是依靠强大的实力实现现实功利目标。从政治哲学角度看,王道与霸道之别实质上是政治原则和政治价值的差异,即政治应以道德还是以功利为原则和价值取向,王道与霸道之辨则是政治原则和价值的比较选择的问题。先秦儒家通过王道与霸道之辨肯定王道而否定霸道,认为政治应以道德为价值标准和原则目标而不应以功利为主。先秦儒家的这种选择决定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价值倾向,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关于政治的本质及价值原则的选择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先秦儒家的王道与霸道思想,以期能够为政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翦伯赞.先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The Kingly Way and the Way of Might from the Pre-Qin Confucian Perspective

SHAO Qiu-yan

(School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From the pre-Qin Confucian perspective,the kingly way carries out the benevolent government with the benevolence and love;it governs with morals in politics,maintains and enriches the people in the economic,advocates the benevolent war and army.The way of might carries out the might government with the utilitarian pursuit,it uses the power under the guise of the benevolence and governs by highly stressing the law and the penalty in politics,pursuits large land and fortune by forming land amassing wealth in economic,worships violence and advocates the war in military fields.

The Pre-Qin Confucian;The kingly way;The way of might

B222

A

1008—4444(2011)01—0052—03

2010-12-09

邵秋艳(1979—),女,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为政者仁政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
孟子说仁德
浅析《孔子家语》中孔子的为政思想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diffusive contaminant release from permeable sediment layer under unidirectional unsteady flow*
Chemical Modeling of Nesquehonite Solubility in Li + Na + K + NH4 +Mg + Cl + H2O System with a Speciation-based Approach*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