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的广大和谐观探析

2011-08-15 00:53
关键词:宇宙哲学生命

关 茜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方东美的广大和谐观探析

关 茜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方东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见解将深远的文化意蕴和现代意识贯注于中国文化传统研究,既肯定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主要成分,又统摄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构建自己独特的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重建开辟一条道路。方东美认为儒道释三家统会成中国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哲学体系,他对于中国文化作了深入研究,并且得出中国哲学精神的特性是广大和谐观,其中包涵了“天人合一”、“中道”等主要的思想内容。

方东美;广大和谐;天人合一

方东美汇通儒道释,认为广大和谐之道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哲学的精神特性,从而提出了“广大和谐观”,对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诠释。本文尝试性地分析方东美的“广大和谐观”提出的思想背景,探讨其思想内涵,揭示其现实意义。

一、广大和谐之道的提出

方东美以舞台和喜剧来比喻宇宙和人生的关系,他认为,希腊文化中人和宇宙的关系是部分和全体的和谐,也就是宇宙、社会、个人三相一体,环环相扣的和谐。近代欧洲人的思想中人和宇宙的关系是二分法所产生的敌对系统,自然和人是不同领域,它们之间总是有鸿沟存在。西方哲学习惯采取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看问题,强调主客之分,物我之别及天人之间的对立;而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人之间、物我之间、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统一融合。

中国文化有着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传承,更承载了东方民族独特的生命精神。相对于希腊与欧洲哲学的如实惠和方便慧,中国哲学是“契幻归真的充量和谐的妙性文化,是一种平等慧”[1](P85-89)。方东美通过对东西文化的比较,得出中国哲学独具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正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注重人与宇宙万物和谐的“生命精神”,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具有完美的价值。

哲学思考有三种途径:宗教的途径、科学的途径和人文的途径。而宗教往往贬抑现世的人类价值,科学往往具有排他性且失去活泼机趣,唯有人文是唯一可以形成雄健的哲学体系的途径。中国哲学便是由这一途径构建起来的。因而,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带来普遍生命流行的境界,更是人作为天地中心具有无穷的创进精神[2](P81-87)。中国哲学是通过哲学体系更具有通达圆融、利世利人的特征。

方东美确立广大和谐的中国哲学精神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开始于《哲学三慧》一文的发表,形成于《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此书是方东美先生英文著作《The Chinese View of Life》之中文译本,也译作《中国人生哲学》。这本书脱胎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系方东美先生手著的抗战前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青年所做的广播稿),前者是架构扩充而成的,因而其中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精到的表达。特别是新增了第一章“中国人的智慧——广大和谐之道”,将广大和谐之道作为中国人的特性,又在第四章明确指出中国哲学包含的精义就是浑然一体、浩然同流的广大和谐精神。

广大和谐之道 (Comprehensive Harmony)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他的著作《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中。在《中国人的人生观》前言中,他说:“所谓中国人的心态,扼要来说,就是深体广大和谐之道,因而了悟世上所有人类与一切生命都能浩然同流,共同享受和平与福祉。”[2](P78)

在这里,方东美先生以“广大和谐”来描写中国人的智慧,并以此定义中国哲学的境界。这个观点在他的著作中被多次论述并且层层展开。

对于中国哲学中包含的广大和谐之道,他展开来说:“中国哲学家认为,自然与人生虽是神化多方,但终能协然一致,因为‘自然’乃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进历程,而人则是这个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人与自然可以二而为一,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形成我所说的‘广大和谐’,在这一贯之道中,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环境流衍互润、融溶浹化,原先看似格格不入的此时均能互相含摄,共同唱出对生命的欣赏赞颂。”[2](P95)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宇宙天地是一种这样的格局:“包裹万物,扶持众妙,布运化货,均调互摄,涬溟而大同。”[3](P92)这样的宇宙天地即为广大和谐的圆融统贯境界,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智慧。

二、广大和谐之道的内容及其内涵

方东美所说的“广大和谐”多指人和自然是互相交融、协同存在的关系,两者同具创造力,并且在生命创进过程中互相融摄,浑圆一体。

广大,我认为它的含义有两方面:其一是指包罗万有,涵盖一切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开阔,开放流动的心态;其二,包含了天之大生、地之广生的含义,即生命流动、生意盎然之意。

和谐,意为人与宇宙万物同情交感、毫无窒碍、融通统贯的关系。

广大和谐,方东美虽然没有直接给予定义,但是,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得出,广大和谐是一个包容万事万物、充满生命的圆融状态。这是方东美对于中国人的智慧给予的概括,也是中国哲学给予的评价。

(一)广大和谐之道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的共命慧特征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平等慧”,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个精神是方东美广大和谐之道的基本内涵。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自然本身含有神奇的创造力与无穷的生机,人立于天地之中,两者并不像其他哲学那样有着对立和隔阂。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是和谐并进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被中国先贤称为“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命题。在方东美的中国哲学研究中,显然他将“广大和谐”之说与“天人合一”的范畴结合在一起。有人认为,方东美所构建的广大和谐的哲学系统就是中国传统中的“天人合一”。

笔者认为,方东美的“广大和谐”的哲学体系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两者并不是简单的相叠。

从思维方式上说,中国哲学史上的各家各派基本上都采取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方东美所说的广大和谐,其基本的内涵就在于“天人合一”。他本人对于“广大和谐的体系”和“天人合一”有着这样的认定:“在中国哲学家的心目中,人与宇宙处处融通一致,形成一个广大和谐的系统,这个和谐关系正是传说中的‘天人合一’。”[2](P177)

《中国人的人生观》一书第四章便是以“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为题,此章意在突出中国哲学中人与宇宙的关系是毫无隔阂的,也即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东方美认为,“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在中国哲学中主要有六类表达: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墨子、汉儒、宋儒、清儒。

对原始儒家来说,人处于宇宙的中心,更是向上创进的原动力;天道带着勃勃生机贯注万物。地有大生之德,天有广生之德,天、地、人三才并进,和谐共创。原始道家则认为一切万物围绕着“道”这个中心互相交织,物物均调,平衡共处,宇宙与人都在达到的观照下形成广大和谐的系统。墨家推崇人与人之间兼爱互利,尚同天志,然后达到天人和谐无间的状态。关于墨家思想,方东美论述的并不多,盖强调墨家的兼爱思想是达到天人和谐的途径。汉儒与原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之处是,汉儒强调在人原出于天、受抑于天的前提下,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宋儒也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但理学家和心学家对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各有见解:理学家强调的“天人合一”要通过外在事理的历练去学习,以获得人格的成熟,即“格物”;心学家则强调心的作用,一切应由心发出,随心随性才能让自然与心无所阻碍一贯而通,在宇宙间做到天人合一。清儒则认为,天与人在自然的更迭变化之中达到和谐。

“天人合一”的观念,遍及于中国传统典籍的浩繁著述,方东美将中国的这一普遍观念分成六类。在方东美的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重在天与人能够达到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并不是完全的天人一致。

(二)广大和谐之道中包含的中道原则

方东美指出: “中字代表中国整个的精神。此符号代表整个宇宙全体为一大圆圈,如果站在某一方面,则会成为偏见,应该贯穿起来上下皆通,还须如中,使之平衡。”[4](P236)在此传统的基础上,方东美的“广大和谐”的哲学范畴还包含另一种重要思想就是“中道原则”,方东美对此的阐述是“同情交感之中道”,这也是中国哲学中含有的“中和之理”。

方东美在《中国人生哲学》中提出,中国人的智慧是以一个“广大和谐之道统贯世界”,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中国人观察宇宙与人生,是将人与宇宙的关系,视为彼此相因、同情交感的和谐中道。方东美又说:“这个‘中和’之理是中国精神最高深的妙谛,也是要了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标准。”[2](P132)中国向来看重不偏不倚的中道精神,不过,亦非不及,这种精神是一种睿智通达的洞见。

“中”是强调一般事物的中道;“忠”则强调人心之中道,也就是中正之心,更偏重于就人而言。中和忠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常常以“忠”释“中”,或以“中”释“忠”。忠和中同“忠和”以及“中和”皆连言,且“和”均为, “刚柔适也”,知“忠和”就是“中和”,也就是《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中”与“和”。

企业内部收益分配有明显的平均主义特征,收益的分配差距并没有真正的拉开,个人收益水平一般与个人的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些企业强调岗位工资向生产一线倾斜,轻视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待遇问题,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中国人顶天立地,受中以生,相应为和,必履中蹈和,正已成物。”[3](P93)中国人的心态本就在承认人立于天地之间,将“中”作为尺度,力求行事做人中正无私。“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方东美归纳了以价值观为中心的中国哲学所包含的六大原理,在论述中和之理时,他将以往平等性列为众理之首,指出各种形式的个体生命都有内在价值,皆秉承了价值和尊严,必须待之以平常的爱心。

方东美对中和范畴的理解显然受到了怀特海的影响,摄入了后者以实际存在物为终极实在的个体主义理念,把万物的交道互摄当作生命进化的动力,因而将个体化原理引入中国的宇宙论中。[5](P81)他所述的五个中和之理包含以往平等性,大公无私性、同情体物性、空灵取像性、道通为一性,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人与万物在普遍生命流行的宇宙中需要平等以待。人类应该关爱万有,走出个体的自私性,而以“空灵”的妙用体察实体,生命在同一个“道”中同情交感。

广大和谐之道包含的中道原则就在于不偏不倚,将个体融入到整个宇宙中,促发个体生命的体察和同情,最终朝着生命的广大和谐而进发。

(三)广大和谐之道包含的旁通统贯论

广大和谐之道还包含旁通统贯论。所谓“旁通统贯论”,是说中国哲学把宇宙万物看成“纵之而通、横之而通”的整体。这是中国哲学各家各派在理论上的第一个共同取向。“中国哲学在方法上,不管建立哪一套系统,总是要求博大精深,把多元对立的系统化成完整一体。”[6](P27)

儒家的旁统通贯思想便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即是“忠恕”之道,也是“矩之道”。儒家讲求的“道”是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出发,进而推广到整个社会层面,就是要以尽己为人与推己及人的原则去看待人以及世间万物。方东美解释道:“整个家庭、社会、宇宙都成为广大同情的领域,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以各种观点体察各种人在不同境界中的问题,如使天下之所有境界纵之而通,横之而通,贯穿起来成为统一的系统。”[6](P27)“人在宇宙中可以发扬同等重要的创造精神,与天地抗衡。如此,人乃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同为造物主宰,以此种精神实现普遍的生命意义及价值,这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6](P28)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方东美认为佛家的精神侧重于先知、觉悟的精神,为“菩提道”。而大乘佛学将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学相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他又推崇华严宗为最能体现佛教圆融和广大和谐精神的佛学体系。“华严要义,首在融合宇宙间万法一切差别境界,人世间一切高尚业力,与过、现、未三世诸佛一切功德成就之总汇,一举而统摄之于‘一真法界’,视为无上圆满,意在阐示人人内具圣德,足以自发佛性,顿悟圆成,自在无碍。”[8](P398)而,此 “一真法界”犹天台宗用诸法实相之语。

佛学将欲界的“一切知”、色界的“道相智”和无色界的“一切智”三种知识分类将三种差别世界联结、贯穿起来,成为其一贯之道。[1](P262)佛家讲求通过修炼,摆脱各种时速的寻常见解,同样地,是将宇宙的最高价值、最后真相作为最高追求,而“菩提道”就是佛家的一贯之道。

可以看出,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一以贯之”之道,并未将人与宇宙独立开来,人与宇宙的关系是彼此相因,同情交感的和谐关系。

三、广大和谐观的现实意义

方东美强调人应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达到人的内在的完满。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甚至整个人类世界的不断进步。因而,通过对广大和谐精神的认识和体悟,使得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上能够逐渐接近于“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便能够实现社会的次序话、伦理道德规范化,以至于整个社会都能够向着更加和谐的状态前进。

“和谐”的实现是一个由内而外,由个体到整体的过程。自我内在调和,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谐,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像方东美所说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同情交感的生命体系,物物浹和,个体之间应该消除自私自利之心,和谐共进,创建广大和谐的共存环境。

在21世纪的今天,提出“广大和谐观”这个概念,阐释它的内在含义,将它具有现代价值的一方面提倡起来,力图使它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作为个人、团体,以至于社会国家的行为准则和发展理念,将之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这不仅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整个人类世界,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从而达到整个人类生活的改善和提高,都是有着不可无视的积极作用。

[1]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M]//蒋国保,周亚洲.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3]方东美.哲学三慧[M]//蒋国保,周亚洲.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蒋国保,周亚洲.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王晓华.方东美生命美学的建构理路、意义和局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

[6]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

[7]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黄克剑,钟小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方东美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On Fang Dongmei’s Comprehensive Harmony

GUAN Qia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Fang Dongmei believed that Confucianism,Taoism,and Buddhism make up Chinese culture.The three constitute the system of Chinese philosophy.He made an in-depth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and dra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spirit,which includes major contents are ideas of“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moderation”.

Fang Dongmei;comprehensive harmony;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09

A

2095-0292(2011)05-0027-05

2011-07-09

关茜,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责任编辑 孙广耀]

猜你喜欢
宇宙哲学生命
宇宙第一群
菱的哲学
这宇宙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