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敏,苑辉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00)
从《荒原》看艾略特诗歌的后现代性
谭敏,苑辉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00)
T.S.艾略特;荒原;后现代
T.S.艾略特被公认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他的代表作《荒原》中将生死边界消融、宗教理想融合的观点体现了后现代所弘扬的多元统一的理念。而缺乏中心情节的断片式呈现,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复制拼贴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常用的技法。
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文学批评史上,T.S.艾略特无疑都被尊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因其用典丰富、辞藻晦涩、意象庞杂而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划清界线,被认为是开创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然而,因为艾略特的作品往往力图表达现代西方社会的空虚、丑陋和堕落的主题,宣扬“非个人化”的诗歌审美理论,所以他又受到后现代主义者的诟病。但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理论上、实践上,学者们仍众说纷纭,无法划出一条清晰的分界线,甚至有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期的现代主义。其实,无论后现代主义兴起于何时,是否有明确的思想纲领,它与现代主义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大部分分歧点上,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似乎都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它们与其说是异中之同,不如说是同中之异,所以,要将二者严格地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作家都受到过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而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又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某种后现代色彩。”(刘象愚,2002:352)虽然,艾略特开辟了现代主义的一代诗风,但他作品中的后现代因素,以及他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本文试图分析艾略特诗歌中的后现代特征,以证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大阵营,而是有着合集的、前后相继的两大思潮。
大多数人都因艾略特提出的“非个性化”、“客体关联物”等理论,而对他产生一系列的误读,如:认为他一味地追求“非个性”,主张“客体化”,或是只追求“古典”而反对“浪漫”。事实上,“非个性化”和“客体关联物”理论是艾略特诗学理论中对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追求一种更深远的宇宙化。一种将“生”与“死”、将“有序”和“无序”进行统一的多元共生的理念。他的代表作《荒原》,被称为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人们普遍认为这篇强调幻灭感和绝望感的诗作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普遍心理状态的概括。但实际上,《荒原》还有着深沉的内在含义,即生死互换的主题。诗作中以系列矛盾统一的意象,表明生意味着死,死也孕育着生。在《荒原》的第一章《死者葬仪》中,诗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生者的葬礼: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时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艾略特,2008:53)
此处艾略特在引用但丁的诗《地狱》。但丁在描写地狱边境上的灵魂时,写道:“这样长的一队人,我从未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转引自艾略特,1985,73)但是,艾略特借用但丁的诗行,却是为了对现代人,活生生的现代人的世俗主义、灵魂堕落进行的揭露。现代人行尸走肉般的躯体里,装着的是死去的灵魂。“死者的葬礼”,实际上是生者的葬礼。而下面的诗行:
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艾略特,2008:53)花园里种尸体的荒诞意象与人类学中原始的宗教繁殖仪式有着内在联系,给予全诗一种无穷的时间感。
第三章《火的布道》的标题取自佛教的教义。佛要他的众门徒悟出怎样躲避情欲和性感的熊熊烈火,怎样过一种神圣的生活,最终达到涅槃。火能焚毁万物,是毁灭的象征,但火也能净化涅槃。而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更是突出了生死的矛盾统一。水是生命之源,而诗人却将此章命题为《水里的死亡》,有些批评家认为他的死亡是为了获得新生。这些生死轮回、死生呼唤的意象和主题正暗合了后现代主义“中心与边缘的消解”的思想。后现代主义认为“变是一切,不可能预先设计,事物生生灭灭,永不停止,应当抓住此时此刻的现实生活,给予表达”。(刘象愚,2002:294)
艾略特的诗作中不仅有对死生边界的消融,对时间的绵远无恒的凸显,也有对宗教和社会统一的兴味和关怀。他对文化持有一种多元共生的理念。他曾说:“认为欧洲文化是完全自我封闭的理念与认为某个国家的文化是自我封闭的理念是同样严重错误的。”(Tamplin,2005:120)在《荒原》的原注中,艾略特承认这首诗的题目、结构和象征体系都来自韦斯顿的《从仪式到传奇》。韦斯顿探讨了基督教圣杯传奇的来源,认为它与古代渔王因身体之“荒”而导致国土之“荒”。然而,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基督教的故事,其源头与印度教经典《吠陀经》有着渊源。印度学者辛格甚至认为,这个故事是“圣杯传奇的印度版”。(Singh,1990:23)而艾略特为现代“荒原”寻求的医治良方,也突破了耶稣复活的基督传说,而是转向神秘的东方宗教——佛家中寻找智慧。在第五章《雷霆所说的》中,诗人呼唤世人去领悟来自佛家经典的三字箴言“给予、同情、抑制”。基督教与佛教相结合,讽喻和医治现代人的精神荒原,这打破了宗教与宗教之间、宗教与社会之间的边界,也体现了宗教和社会的多元统一。这种多元统一的思想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土壤。后现代虽然充斥着“虚无”的气息,但这种虚无也未必不是一种彰显其独特活力的策略,后现代的活力“在于对既有价值、秩序、语言、权威的质疑和深刻反思……这种策略,使传统价值、逻各斯中心、权威得以确立的基础被根本动摇,产生无数的裂缝,使先前高达的等级制特权得以崩溃;在这些裂缝中、废墟上,后现代实际上实现了一种更加平等的理论环境,并为催生出新的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刘象愚,2002:289)艾略特的多元统一秩序理论无论是在哲学、宗教上,还是在诗学、文化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现代主义的“破碎”、“分裂”、“无中心”的否定姿态提供了一个隐形的对比和参照,同时为后现代主义“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哲学和诗学思潮提供了一个导航:在尊重差异和多元的前提下回归本体,重建信仰。
后现代主义诗歌主要产生在二战以后的欧美各国。学者们普遍认为,因为二战后的人们对原子时代的和武器战争记忆犹新,而且当时战争的阴霾还未褪去,战后经济复苏过程中又产生了拜物的狂潮,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信仰坍塌、人情冷漠、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一切有秩序的理念被现实击毁成了碎片。吸毒、酗酒、同性恋成了年青人反抗主流社会的一种方式。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这些反主流、反传统、摧毁一切秩序的思想促成了后现代派的形成。但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内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战争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创伤。可以说,二十世纪的前半叶,人们在经历一个信念逐渐坍塌、幻想和希望逐渐毁灭的过程。艾略特的诗歌《荒原》创作于1920年,一战的阴霾还未散尽,二战的风声却又渐起。虽然一战后的人们承受的恐慌和幻灭感在程度上远不及二战后的原子战争所导致的那么威力巨大,但敏感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们捕捉到了秩序正在从世界上逐渐消失的信息。当艾略特的《荒原》初次在《日晷》上面世时,引发的反响不啻一场精神和文化上的战争。W.C.威廉斯曾大为震惊地说:“《日晷》发表《荒原》,立刻结束了我们所有的欢乐。它如同投下的一颗炸弹,毁灭了我们的世界,把我们向未知领域所进行的种种勇敢探索炸得粉碎。”(转引自艾略特,2008:9)这种对秩序的摧毁正是后现代派的主要表达方式。如果说“埃兹拉·庞德一生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时代”(刘象愚,2002:296),那么作为被庞德提携的新秀,年轻的 T.S.艾略特也是横跨这两个时代的。时代的巨响将人们的秩序感击成碎片,反映在后现代主义诗歌上是零散化、非逻辑化的特征,“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零散化、非逻辑化特征使得它在形式上必然走向拼贴和复制”。(刘象愚,2002:299)在艾略特的《荒原》中我们就可以从多处觅到这种拼贴和复制的技法。
在《荒原》中,艾略特摧毁了一切传统技法,将思想劈成了无数断片。他说古道今、旁征博引、用各种神话投射现实生活,但却让读者捕捉不到一个中心的情节。诗中的一个个片段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如《荒原》译者张子清在译本序言中写道“忽而是玛丽小时候游玩时的回忆,忽而是女相士的卜卦,忽而是晨雾中伦敦桥上匆匆来去的行人,忽而是一对思想无法沟通而睡在一起的夫妇,忽而是并无爱意而发生性爱的小店伙计和女打字员,忽而是几个妇女在酒吧间叽叽喳喳议论莉尔因丈夫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外遇怀孕的事,忽而在久旱之中雷声隆隆……古往今来、天国地府、世界各地等等无所不包,但各个片段之间缺乏明显的过渡性联系,而且人物之间的交谈有问无答……”(艾略特,2008:11)整首诗就是一个脱节得非常厉害的世界。片段之间的转换无需介绍的言辞,也无需顾及情节的连贯,一切都是杂乱地拼凑在一起,隐射现代社会的杂乱无章、纷繁无序。而圣经、佛教神话故事中抽取或复制的片段也是随处可见。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枝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艾略特,2008:51)这一段听似呓语的诗行就是对圣经《旧约·以西结书》的片段的复制。《旧约·以西结书》上说:“他对我说:‘人子啊,你站起来,我要和你说话。”、“他们的根盘绕石堆,扎入石地。”、“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城邑要变成荒场,丘坛必然凄凉,使你们的祭坛荒废,将你们的偶像打碎,你们的日像被砍倒,你们的工作被毁灭。”(艾略特,2008:67)但一个典故只是点到为止,诗人不会在某个典故上作过多的停留,而且这种提及往往只是只言片语的暗示。如在第五章《雷霆的话》中,诗人的灵感又屡屡源自佛经的智慧。且看雷霆的话:
然后雷霆说了话
DA
Datta:我们给了些什么?(艾略特,2008:51)这段隐晦的典故取自佛教经典故事,它的译文见陶森(Deussen)的《吠陀经中之六十优波尼沙土》。它隐射的片段是神、人、阿修罗对佛所说的“Da”的不同解悟,他们分别将佛所说的Da理解为“舍予”、“克制”、“慈悲”。佛以一音,而解众生智慧。其实,雷霆的“Da”并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听者的理解。“Da”这一章中重复了三次,是否也是在暗示着后现代语境中语言的消解呢?后现代主义诗歌理念中,“诗的意义无需探询,它就在诗的字里行间;诗也不必解释,只需体验,体验的过程就是意义”。(刘象愚,2002:299)
《荒原》无疑是艾略特最重要的诗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常被誉为现代文学的里程碑。但任何文学流派都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人为的对流派的定义和划分只会限制研究的视野、禁锢研究的方法。在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这场文化运动中,艾略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无论是在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哲学理念上,艾略特站在了那个时代的前沿,将破碎思想的残片连缀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均可寻其踪迹的百衲衣。
[1] Singh,Amar Kumar.T.S.Eliot and Indian Philodophy[M].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ers Private Ltd.,1990.
[2] Tamplin,Ronald.A Preface to T.S.Eliot.Peking University Press[M].2005.
[3] T.S.艾略特1荒原[M].赵萝蕤、张子清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
[4] 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1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5] 托·艾略特1四个四重奏[M].裘小龙译,南宁:漓江出版社,19851
Reading T.S.Eliot’s The Waste 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
TAN Min,YUAN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ivil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T.S Eliot;The Waste Land;Postmodern
T.S.Elio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ostmodern poetry.Yet,in his masterpiece The Waste Land,the boundary between life and death is blurred and different kinds of religious ideas are unified,which echo the postmodern idea of“unity in diversity”.In this poem,we can also find many postmodern skills,for example,the presenting of fragments,the lack of continuity in plots,replication and collage.
I10612
A
167322804(2011)052019520003
2011201207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2008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