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探析
○陈晓燕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实中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方面部分受教育者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合适人才,出现知识失业与人才资源贫乏共存现象。同时人们为了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开始追逐更高一级的教育,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当和浪费。要降低教育过度深化和知识失业带来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需要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发挥有力作用。
教育深化 知识失业 教育的个人决策与国家决策
从1997年起,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9月10日发表的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中指出,当前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将空前巨大,相当一些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将处于失业状态。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不就业的人数大约占到了5%左右。这部分人被称为“漂族”。“漂族”中有相当一批人潜心学习,准备考研,继续深造,以期未来谋得理想职业。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攀升和受教育者的失业分别被称为“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客观上讲,教育深化可以减缓当期就业压力,提高自身素质;知识失业的强迫机制也会使就业者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社会整体就业质量。然而,就中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高层次的人才资源都将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有效的配置。
从教育的个人决策(需求)和国家决策(供给)两方面看,个人可以通过追求较高的教育程度来提高预期收入;国家因教育具有相当大的外部性而扩大供给,综合作用的结果势必会产生教育深化,亦即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攀升。
1、国家教育决策因其正外部经济性带来供给的增长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反映在教育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同时对社会而言,教育投资的收益也体现在持续、健康、高效、快速的经济增长,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快提高、文明程度的较大提高、生态环境的改良、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教育的正外部经济性。
事实上,正是由于教育有着巨大的外部性,所以国家愿意提供大量的教育服务。因此,我国的教育政策是加大科技投入,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某一程度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信息甄别功能开始加强。用人方在准备聘用时,实际永远不可能完全搞清楚任何一位求职者的实际生产力。因此,在很多时候,用人方常常根据他们认为与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同时又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标志或特征进行人员的筛选,这些标志包括年龄、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其中受教育程度则是受教育者本人可以争取去获得的信号。
在就业市场上,较高的教育水平通常能够带来较高的工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和研究的人力资本工资差别理论,工资差别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和补偿,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越多,其劳动生产率和边际产品价值也越高,理应得到较高的工资。对同样具有大学教育的求职者,用人方通常倾向性认为获得了研究生文凭者能力可能会更强一些,这样就改变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收入预期。然而,不同的收入预期就导致了私人对继续接受教育的热情不减,持续不断地增加需求。
2、个人教育决策从最优化角度考虑继续加大教育需求
我们以教育投资的成本一收益为例,分析近年来个人教育决策趋向。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个人教育投资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也要考虑投资成本与投资收益。当个人在作出接受多少年教育的决策时,总是惯于把教育投资的贴现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的贴现收益进行比较,若贴现收入大于贴现成本,则可以继续进行教育投资;若贴现收小于贴现成本,则不值得继续进行教育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投资的成本既包括直接的教育支出,又包括教育的机会成本,即不接受教育而是直接参加工作时所得到的收入,有时候这种机会成本是相当大的;教育收益既有现金收益,也有非现金收益,如社会地位、声誉、社会重视程度等,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在知道技能应用型的中职、高职教育就业前景可能比高等教育要好,却仍然让子女选择高等教育的原因。个人和家庭因教育带来的非现金收益和社会压力在资源约束下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3、供需双方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教育深化
教育深化会对知识失业产生影响,原本受过中级教育或上岗培训的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由于大家都去追求更高级的教育,可能要求大学毕业生去做,甚至在这种岗位都被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雇员占据之后,又开始要求具有更高学历的人才能稳妥地得到类似工作。反过来,知识失业会加剧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真实失业者可能是受过初级教育的人,于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找到工作,就让孩子接受中级教育。当中级教育相当普及时,受过中级教育的人也没有了就业保障,从而大家开始追求大学高等教育,而国家教育决策又正好迎合了这一高涨的需求,如此推演下去,任何教育水平都不足以保证就业。比如,大学生做社工;企事业单位提高招聘的学历要求,将本可以初高中毕业生就可胜任的工作,提出学历要达本科、硕士的要求;政府机关公务员招募,高中毕业生根本没有份等等。这在坊间被命名为“学历高消费”或“学历浪费”。
如果由于大学生的进入,岗位的内涵发生变化,这还可从提高工作水平、行业文明程度理解,而假如大学生的工作与以前初高中毕业生的工作完全一样,那么,这实质是对大学生和低学历社会人员都不利的结果。近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工作轰轰烈烈,但不少却不是做的“增量”文章,创造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社会需求,而是从现有蛋糕中瓜分更多给大学生,以“回报”他们四年的精力和学费投入。其间,为了鼓励大学生去吃这块“蛋糕”,有关部门还出台优惠政策,教育他们做“普通劳动者”。这造成教育的贬值、教育观与人才观的错位。
当然,知识失业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不肯低就初级工作,但即使他们接受了那种无须接受那么多教育就能完成的工作,这种劳动不得其用或教育不具有生产力作用的现象本身,就说明教育过度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
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5%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的30%至50%的比例相去甚远,教育规模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科技成果,社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目前造成部分知识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结构的不合理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1、教育供需不平衡的绝对性引起的“知识失业”
人才资源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其运行首先遵循市场的一般规律。对人才资源供给而言,价格与市场供给呈正相关关系;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量而言,价格与市场需求时呈负相关关系。供需双方经过竞争形成一个均衡价格。但任何市场的均衡都是转瞬即逝的,人力资源市场也不例外,当供求力量在某一点达到均衡时,供求双方各自的变化并不会停止,它会在新的力量上达到新的均衡。这种由于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以及由于工作岗位与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除了毕业生在寻找理想工作期间的自愿性失业之外,目前的知识失业现象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2、教育供给滞后于需求的特殊性引起的“知识失业”
通常,为了招生竞争,高校往往热衷于增设热门专业或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这是需求带动供给增加的市场竞争中的必然反应,但由此带来了潜在问题。对于高校和教育需求者来说,其决策都是在不充分及时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因而充满着各种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产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风险以及扭曲。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亦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经济发展在不断运动,信息传递需要时间,根据信息而进行的经济调整更需要时间,调整后的经济所面临的环境可能已经变化,过去的信息或许不再正确。这时,根据过去不正确信息而作出的经济调整,必然会导致对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扭曲。为了避免这种时间差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人们常常把时滞性较大的决策建立在对未来经济状况变动趋势的预测之上,从而使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依赖于预测的正确性。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供给常常滞后于社会需求,难免出现供需失衡,产生一定程度的知识失业现象。
3、教育供需的不均衡性引起的区域性“知识失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和内地经济差距的拉大以及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应届毕业生就业逐渐形成了一股由内地落后地区指向沿海发达地区的强大势能,使我国人才分布由过去相对均衡逐步演变为明显的不对称,于是出现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以其灵活的用人制度、丰厚的薪酬待遇以及光明的事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优势,逐渐形成了人才的集聚效应;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则因其多方面的劣势形成人才的离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高校毕业生的不对称流动,而人才区域配置的不均衡反过来扩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性造成人才资源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剩余,表现为区域性“知识失业”。
教育供给与需求是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矛盾,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表现为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因此,供给不足或供需不均衡难免导致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政府充分发挥其投资主体的政策导向作用
一是政府着力弥补人才资源投资和配置中的不足。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政府充当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投资主体,发挥着特殊行为主体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现代的人力资本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完备市场。人力资本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其投资行为具有天然的“自发性”特征,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可能出现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不足或短缺,出现因供需不平衡的绝对性引起的结构性“知识失业”和供需不均衡引起的区域性“知识失业”现象,从而影响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组合。因此,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后调节者,就需要对人才资源投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矫正,或通过制定政策对个人投资加以引导,以弥补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不足和偏差,保证经济快速均衡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也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有效地被利用。
二是加强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导向有关,同时也与一个学校培养目标下的课程设计有关。由不同的政策导向和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教育的产品,即就业者是否符合市场要求,并能随产业结构引起劳动者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使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实现互动。
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先行统领全局的依据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中对人才资源未来需求的预测,并要把供给的能力和未来变化作为配置的基础,从而使人才资源配置形成一个良性的配置机制。与此同时,国家要在重要发展领域、地区和行业,客观上调整人才资源的地区差异和布局,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就大学生就业来说,解决每年超过600万学生的就业,最重要的还是发展能容纳更多大学毕业生的服务业。
2、个人应树立理性的教育投资观
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人都要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即使专业设置高度市场化,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人才供给也不可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匹配。除九年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都要有投资风险观念。盲目投资学历教育,会承担相当的风险,很可能从大学教育中得到的是负回报;个人在投资教育时,也应具有超前的意识,在注重学历提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内在技能和人格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胡学勤、李肖夫:劳动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