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山
(大连教育学院 离退休干部处,辽宁 大连 116021)
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吴恒山*
(大连教育学院 离退休干部处,辽宁 大连 116021)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走向新阶段的核心任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只有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好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课程教学改革;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基础教育作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也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要务来抓。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多半处于不够清晰和众说纷纭的状态,至于如何抓质量,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或沿用传统做法,或踏步不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质量。
正确理解和把握质量的内涵,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质量意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广泛应用质量这一概念,但使用方式和内涵所指常常不尽一致。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它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说起。
大凡教育都有人本内涵、文化内涵,质量内涵。所谓质量,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二战后的企业界,是由美国学者赛拉逊首先提出来的。当企业界实行质量管理取得相当成功之后,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质量革命”的热潮。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西方一些学校开始把企业质量管理的办法引入到教育领域,并逐步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教学质量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起步比较晚,往早说大约是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也不过30多年。当初是伴随布卢姆的《教育评价学》等理论引进而兴起的,90年代初,中小学掀起一股研究质量评价之风,2010年,我国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把提高质量作为一项教育工作方针提出来,这是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那么,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形成共识。美国人说“为全体美国人办高质量的教育”,法国人说“教育为了全体学生的成功”,日本人说“以提升基础学力增强综合国力”。在我国,有人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学生的质量”,也有人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工作的效果”,还有人认为“教学质量是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的组合”,等等。在诸多观点中北师大裴娣娜教授的观点得到人们的认可,她在《现代教学论》中说:“教学质量是指学校教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要求,即学校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特征的总和,或者说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1]裴教授的质量观主要强调四点:一是说要看教育资源条件质量,包括师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资金投入等要有保证;二是说要看教学结果质量,主要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达到的程度;三是说要看过程质量,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策略及教学行为表现的情况;四是说要看公众对质量的态度,即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的认同度。
关于质量的认识,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由于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培养目标指向不同,其衡量质量的标准也不能完全一样,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普遍适用的教育质量标准。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主要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好品德、能力、情意基础,它不同于高等院校的质量标准,以培养不同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类型(综合型、学术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
时至今日,我国基础教育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家质量标准,在新形势下,国家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这个标准,实际是对质量概念的最新发展与权威性诠释,它无疑对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也自然对制定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对这个高度概括的科学质量观的“根本标准”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本质含义:一是“全面发展”的标准,这是科学质量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主要体现。所谓“全面发展”,是对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到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创新型人才。二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标准,这是科学质量观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人才的服务方向。所谓“适应社会需要”,就是坚持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不断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主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要求,主动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进程,科学地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总之,我们需要的是发展性的质量、生命性的质量和高效能的质量。
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应该说从某些方面体现了科学质量观的精神,但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质量和升学率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攻之者说,抓升学率,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质量观;辩之者说,升学率也是质量的反映,抓升学率没有错;更多的人则对此问题持回避的态度 。其实,人们都清楚,有升学必然有升学率问题,这是客观存在。升学率也是质量的体现,问题不在“率”上,而在于把尊重知识异化为“尊重考试”,把尊重人才异化为“尊重状元”。在做法上也完全不同,一种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取得了好的质量效果;再一种是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施教,靠题海战术和加重负担,赢得了一时的好成绩。这后一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宜提倡。至于升学率不高的学校,也要具体分析其做法是否正确。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大力倡导科学的质量观,反对和纠正以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的应试教育的质量观。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基础教育之所以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提高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个学生,是领导和教师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活动,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学的功能来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从各种教育活动比较来看,学校的党务、行政、总务工作等都要围绕和服务于教学来进行。以教学为中心是由学校的性质和教育规律决定的,是学校与其他行业的根本区别所在。要抓好教学,必须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6年)是以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阶段,第二阶段(1997—2006年)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阶段,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是以提高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的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围绕教学质量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不同历史时期,对质量的认识和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建国初期,学校以“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为质量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为质量观;“文化大革命”中,以极端的“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为质量观;90年代中期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观;21世纪初,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从质量观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教学质量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其二,提高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任务。我国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现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教育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要求,教育竞争力在世界53个国家中排在29位,仅仅处于中等水平。有人可能会说,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还不错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比美国学生学得系统、扎实,成绩也好,但是也要知道,美国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却比我国学生强得多。2010年还有一个亮点,上海市中小学生首次参加国际性素质能力测试(考查阅读、数学、科学三科)一举夺得“全球第一”,让世界为之震撼,这也的确值得我们自豪,但这只是一花独放,还不足以代表全国的水平。强国必先强教,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渴望、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迫切需求,还有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我们不能因一时一事取得进步而忘乎所以。当前,需要努力做的是,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抓住重点,创新模式,多元发展,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提高质量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提高质量。不同时期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是不完全一样的。今天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内部的教师、管理和办学条件因素,在外部有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考试与评价制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而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水平和教学方式。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学校应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水平,作为主要任务。
量
新课改在我国已进行十年多,此项大规模改革充分显示了国家的意志,时代的呼唤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它以政府主导、区域推进、学校参与为基本特征,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反应在教学内容上已有较大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广泛传播,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和教师,使教学焕发了生机,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基本上形成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然而,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教师对新教学理念把握不好,不能有效转化为教学行为,有的生搬硬套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还有就是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缓慢,跟不上形势。从教学总体看,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教学改革进展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校喊得多,做得少,只有少数学校走在前面。从教学改革类型来看,大致有三种:一是以改革求生存型。这类学校多半是薄弱学校,他们为解脱生存危机,改变命运,迫于压力奋起变革,寻找求生之道,其中有的迅速崛起,成为后起之秀,在提高质量方面打了翻身仗,令人刮目相看,如杜郎口中学就是这样的典型。二是以改革求发展型。这类学校占多数,他们大部分不满现状,不甘平庸,借改革之势,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或创新,虽然不够大刀阔斧,轰轰烈烈,但毕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三是以改革求卓越型。这类学校基本是基础较好的重点学校,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大胆实行改革创新,在某些方面有了新的超越和发展。如中国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等,其表现出的雄心和取得的成果都是不同凡响的。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到总结过去、完善制度、突破难点、优质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办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修订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已经连续多年进行8次,至今仍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要不断修订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坚持全面渗透,增强教材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突出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最终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材体系。
执行课程改革方案,要有新的突破。新课改方案已实施多年,但由于某些原因,常常落实不全面、不到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面对这种状况,需要围绕提高质量采取措施:一要坚决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学科,开足课时,保证非升学科目如音乐、美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二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加大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发力度,形成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确保学生有发展兴趣、发挥潜能、展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
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行高效教学。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动力,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只有课程教学改革了,教学才会高效,只有课堂高效了,学生才会优质。传统教学低效的弊端反映在教学上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为主,忽视能力培养;二是教学主体,强调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三是教学过程比较封闭,以认知灌输为主,忽视用其他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施教。实行现代教学,必须紧跟“国家思维”,,要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改革的主攻方向。一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转向以综合性目标为主的教学,既重视知识学习,又重视培养品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彻底改变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二要从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究式教学,积极实行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和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让探究式逐步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探究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三要从“倾听”的低效课堂转向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弱项,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进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教学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必须掌握教学规律,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教学才能提高质量。什么是教学规律?所谓教学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成教学的要素之间形成的客观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教学规律大都是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或教育专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发现规律并不是他们的“专利”,广大一线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尊重,有的违背。违背者一般反映在,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够全面,或热衷于应试教育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或对教学原则与方法运用不当,如重教轻学,重认知轻情意,重理论轻实践等,结果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不利成人成才。教学作为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不按规律去做当然是要碰壁的,是不会提高质量的。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创造优质教育,必须遵循和运用好以下几条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统一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提高质量,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坚持以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以学习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用实际验证理论,通过应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情意因素与认知因素统一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提高质量,需要充分理解二者的内涵及功能。情意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主要起动力作用,认知因素(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主要起方法作用。在教学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行。既要反对偏重认知的做法,也要反对片面强调情意因素的做法,只有坚持二者辩证统一,才可收到最佳效果。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提高质量,首先要坚信“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个永远的客观存在。在教学中,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同时又要通过教材固有的教育性、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人格魅力的作用,达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即教会学生学习,又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统一的规律。运用这一规律提高质量。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起主导作用,以自己的良好素养和才智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主导,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不能以教取代学的活动,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是转变教学方式,为什么要转变教学方式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同样,教育发展不快,也主要是教学方式落后所致。在我国,当课程教材改革基本解决之后,转变教学方式和走内涵发展之路,就自然上升为主要矛盾。所谓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其中尤以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为重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任务,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科学、简约、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的框架。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之所以重视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其一,从历史视角看,转变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从杜威到布鲁纳,许多教育家的思想是通过转化为教学模式而指导和影响教学实践发展的。其二,从现实视角看,转变教学模式是教师摆脱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迫切诉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重要措施,更是破除传统应试教学模式(讲授——训练——考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为建立一套现代的、有特色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实验和探索,创造了几百种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教学模式,就有了一定套路,就不会使教学漫无章法,任其所为
时下,转变教学模式,需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轻负高质为原则,着力实行理念先行,行为跟进,从三个方面抓起:一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近年来,中小学涌现了不少实效性很好的教学模式,如情知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交往互动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色,充分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本土化特点,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这些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生搬硬套,造成“水土不服”。二要继承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有的学校对孔子倡导的教学模式(学——思——习——行)、杜威 倡 导 的 教 学模式 (情境——问题——假设——推断——验证)等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三要在教学实践中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学校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总结提炼学科教学模式,或学校推广某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基本教学模式。不论学习也好还是继承创新也好,切忌不要搞模式化,教学没有万能的标准模式,不能以某种模式一统天下,要提倡个性化教学,让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提高质量不仅要抓好课程教学改革,同时还要建立统筹协调和规范有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监测制度和评价制度是搞好质量管理的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规范性。领导和教师需要在思想上做到上情与下情的统一,管理上做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统一。
抓好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全面、全员、全程管理。首先要健全质量管理系统,明确监控主体既要有领导、教师,也要有学生参与。一要建立决策指挥系统,以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首形成质量决策指挥中心;二要建立指导、监督、调控系统,以教导处为中心,吸收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参加,负责全校的质量指导、监督;三是建立基层执行系统,形成两条线,一条线是由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年级执行层,再一条线是由教研组长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执行层。
实行质量监测主要是解决怎么管理质量的问题,要依据教学质量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教学信息和数据,对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质量决策提供参考。实行质量监测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的需要,有利于克服质量管理混乱和低效的局面。目前,需要遵循“科学、有序、务实、高效”的原则,重点抓好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监控与结果监控。需要建立多种制度:(1)检测制度。包括改进期中、期末考试制度。试卷是评价的主要工具,编制试题要依据质量指标设计,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水平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题型要多样,试题难度、效度要科学、合理。(2)听课评课制度。领导和教师平时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课评课,通过课堂观察,掌握有关反馈信息,对教学质量作出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3)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制度。要有选择的组织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座谈,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办法。(4)问责制度。每当全校性或学科性质量监测结束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对相关部门或个人实行问责,包括上对下,或下对上不同做法,特别要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查找原因,客观公正的作出分析,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5)学生质量档案制度。建立质量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每段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与学业质量情况,包括学生终结性的测试成绩,发展趋势及典型代表作品等。实行此制度可使教学管理更加精致化,可使教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可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实行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在于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教学过程的改进。过去传统的质量评价,只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只重视智育评价,忽视德育、体育等评价;只看教师是怎么教的,不看学生是怎么学的。在新形势下,针对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需要把课程、教学和评价统一起来,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实行素质教育不能取消考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功能。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需要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元评价体系,着重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评价。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此种评价是培养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不以“分”、“率”论英雄,而着重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作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优势和特长作出评价,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道德品质: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二是公民素养:包括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对集体和社会公益活动及社会发展具有自觉的参与意识和高度责任感。三是学习能力:包括形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反思习惯;能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交流与合作能力:包括能与他人合作探索和研究问题;尊重他人的观点,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交流与沟通的方法进行研究。五是运动与健康:包括热爱体育运动,养成锻炼习惯,具有健身的能力和强健体魄;讲究卫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是审美与表现:包括能感受并初步具有欣赏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和进行才艺表现。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可实行学生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结果呈现:一是写综合评语,要求客观、公正地进行,突出关键表现,主要特长和发展潜能。二是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
实行学业水平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其内容和标准,主要依据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就是把各学段的终结性目标转化为不同年段的过程性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质量标准,包括对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的不同水平;二是能力质量标准,包括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改进和创新水平;三是情意质量标准,包括对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理想追求的经历、感悟和养成的水平。学业水平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形成性课堂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着重看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积极参与,研讨、互动、展示是否勇于质疑问难,提出不同见解。二是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通过纸笔测试、听力测试、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意水平的状况。成绩评定,以等级呈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
学校改革发展,校长是关键,教师是根本。时代呼唤优质教育,人民群众对教师充满期待。要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要努力使自己逐步由合格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呢?一些学校的成功做法,主要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加强师德建设。师以德为先,德高,则可为人师。教师要努力提高为人之德、治学之德、从教之德。只有思想品德高尚,才有利于端正抓质量的动机,保证正确的方向,避免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潭,不受或少受“片追”的影响。加强师德建设,重在落实《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要把“规范”要求在实践中转化为教育行为,要把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的内容,要切实保障教师地位、提高其待遇和维护合法权益。
优化知识素养。师以识为基,博识,则可有教育力。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教学质量的创造者,要变低效教学为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提高知识素养,关键在于学习和积累。要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和校本研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丰富教学智慧。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师以能为重,有能,则可大有作为。能力是从事工作的本领,教师需要具有教学设计能力、执行能力、评价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教学质量是教师个人能力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提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和实践锻炼。既要抓好每次备课、上课、批改的各个细节;又要抓好每次总结反思、课题研究、改革实验;还要抓好每次研训学习、外出考察、经验交流。只有做到这些,坚持不懈地抓住每次机会,干好每项工作,经受每回磨炼,才能不断赢得教学高效高质。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7.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How to Improve Quality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New Era
WU Heng-shan
(RetirementDepartment,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core mission while we are develop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into a new level.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s must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quality,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reform,an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quality continuously.
teaching quality;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quality management
G521
A
1008-388X(2011)03-0023-06
2011-07-11
吴恒山(1938-),男,辽宁沈阳人,大连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
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