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喜刚,王永斌
(1.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问题探讨
何喜刚1,王永斌2
(1.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此,高校必须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认真分析高等教育中一切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大力推行教育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加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发展一项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显然,高校要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就必须认真研究如何真正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作为研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学者,我们需要结合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潮流来思考这个问题。
为提高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创新型国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来看:国家的研发投入占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1]。反观我国目前情况,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固定资产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因此,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人才,基础在教育创新。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到200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要实现从一个高等教育大国变成一个高等教育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共有2000余所高校,形成了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并存的格局。虽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各不相同,但在着力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命题上是共同的。
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不仅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就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言,人才培养是最古老,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因为人才培养的特殊优势,大学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创新文化等方面才具有独特的潜力。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新型的人才,从中产生了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等杰出人物,为国家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如哈佛大学共培养出6位美国总统、3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32名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落后,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学不能培育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个中原因,值得深思。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看望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时,钱老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3]可谓一语中的。大师虽然远去,但他留下的丰厚精神财富弥足宝贵。特别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尤其发人深省、催人努力。
当然,大学的问题并不能全因于大学自身而论。就当前来看,就面对不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等教育中自主创新人才的数量匮乏以及质量不尽要求的严峻态势,作为担负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也决不能把所有的问题、不足、创新经费不力等都推给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我们也有责任从大学自身寻找问题。我们必须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国民素质,提高中华民族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对待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近年来,尽管高校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并在教育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客观地讲,“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但“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4]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首要的是必须革除高等教育中一切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紧紧抓住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应着力从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我们国家虽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许多大学普遍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对此,富有创新特色的美国的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十分关心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能与时代变革同步地确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例如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中就设计了12项标准,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晰的规定。诸如:要求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能力等等。[5]普林斯顿大学针对这一具体且明晰化的培养目标,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有的放矢、有据可查和有依可循。当前,我们的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不仅仅表现在目标笼统不好操作上,更重要的是脱离了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现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这些做法,对于我们思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价值取向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此外,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
创新,从哲学的角度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实践主体不满足于已经知道的事物形态、内容、性质、结构等功能的认识,进而在头脑和行动中对其进行改造和革新。[6]从这个角度看,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知识层面的,还应注重创新人格,更需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指引下,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大学是探究的场所,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温床。培育创新精神,是全体大学人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更是大学教师的信念与追求,因为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我们应当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依靠教师,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辈出、创新精神沉浸的创新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享有盛名的微软、谷歌、雅虎、亚虎、视美乐等公司,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比尔·盖茨、拉里·佩奇、杨致远、邱虹云等,都是在全球有名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这与其相关大学重视创业教育是密切关联的。美国华裔教育家刘全生先生认为,“当今的中国大学最需要的是“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7]创意就是要有新观念和新设计;创造就是指动手能力,要有新发明和新技术;创业就是指“开创事业”。如果创意和创造两项比较弱化,创业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大学生忙着就业的多,想着创业的少。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至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至30名大学毕业生或农民工就业,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应特别重视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呼唤着教育创新和学习创新。当前,大学教育领域已经或正在发生极其重要的“转移”,即由“教”向“学”转移,由“被动”向“主动”转移,由“重复过去”向“面向未来”转移。[8]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培养适应这种挑战的新型人才,其共同的思路是把注意力由单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转向学会学习和提高素质。而实现这种转变,要求把单纯传承学习转变为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的学习。不言而喻,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从创新学习开始。[9]为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来源于厚实的基础知识,有了厚实的基础,才能进行创新。正如教育学者斯凯隆所说的那样,“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规划的课程类型”。[10]在创新课程的设计中,要坚持“强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加强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寻找不同专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各课程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融合。通过“显性教学” (专门的课程)和“隐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使新的知识隐含在相关课程中)拓展基础知识并加强基本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11]由此可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创新课程体系上,应分不同门类、不同层次和不同目标地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进行面对现实社会和面对学生特点的深入研究,把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到学科和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和强调科学方法教育上,注重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世界高等教育史的事实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仅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关键是实现高校教师由经验型、传承型向科学型、创造型的转变。”[12]这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以及对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求大学教师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艺术地运用到教学中;要求大学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要求大学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相对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大学整体组织而言,一方面要注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力水平、知识和学缘结构等;另一方面,更要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和继续深造,开阔其知识视野,提升其学术水平,提高其实践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本质和深远。大学文化要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文化需要营造尊重创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现状下,尤须弘扬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13](P635)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创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允许他们失败,并要欣赏、宽容、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 邓楠.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 [J].求是,2006,(2):10-12.
[2]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N].人民日报,2006-01-10.
[3] 李斌.亲切的交谈——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 [N].人民日报,2005-07-3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 [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6] 吴宏亮.创新型大学建设与大学的基本使命 [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75-178.
[7] 中国大学最需要什么?创意创造创业!——美国著名华裔教育家刘全生教授访谈录 [N].文汇报,2006-05-08.
[8] 刘智运.创新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9).
[9] 王永斌.大学生学习创新的实践诉求 [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94-98.
[10] 张立昌,颜荆京.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作为一门课程的意义 [N].中国教育报,2008-11-01.
[11] 黄蔚,任根运.大学创新课程设计的着力点 [N].光明日报,2009-11-03.
[12] 张建钢.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浅见 [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52-54.
[1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4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O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 Xi-gang1,WANG Yong-bin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2.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In building an innovation-oriented nation,universities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To this end,universities must view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the country's strategic height,make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hinder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vigorously carry out education innovation,set clear objectives of fostering talents,cultivate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strength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s;teaching reform;innovation
G 649.21
A
1674-5779(2011)02-0111-04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2011-02-29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FIB060365)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06AIS0670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何喜刚 (1964—),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