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政的误区

2011-08-15 00:48刘尚希
地方财政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手段民生

刘尚希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样一个社会氛围下,“民生财政”也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词汇,与此相伴随的还有“民生支出”、“民生工程”等耳熟能详的说法。当民生成为一个可以到处贴的标签之后,民生的含义就已经变了味,民生财政似乎也变成了一个应景的说词,成了一个口号。

从各省公布的所谓民生支出比例来看,口径各不相同,差距很大,有的省份民生支出达到70%、有的80%、也有的达到90%。这使“民生支出”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之所以陷入到这种困境,完全是认识上陷入误区,误读了“民生”和“民生财政”所致。从常识来看,民生似乎就是衣食住行。不错!民生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消费。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消费过程,也就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显然,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消费。换用中国式的表达,也就是为了民生。从手段与目的关系来观察,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消费的手段。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谁都能明白。但简单的道理,未必做起来就很容易。近二百年以来,世界上时常发生经济危机(包括金融危机),其实质就是生产与消费脱节了,生产背离消费这个目的自我膨胀,最终导致物质生产系统自身的破裂。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形式变了,但实质依旧,不过是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插入了“消费金融”这个工具,用借钱的办法来弥补消费的不足。而恰恰是这个工具出了问题,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球危机。从我国来看,消费的份额不断下降,而GDP这个蛋糕越做越大。上学贵、上学难以及看病贵、看病难,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在公共消费上做得很不够。民生,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民生财政也应运而生。

不难看出,关注民生,也就是要关注目的,要清楚我们追求GDP是为了什么。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民生,就是人自身的发展。民生财政,也就是说作为国之公器,财政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民生上来,放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实现从“物本财政”到“人本财政”的转变。不言而喻,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是从理念到决策、从目标到手段、从制度到管理的全面转变,只有转变到位了,才能算是搞“民生财政”。否则,无论支出结构怎么调整,哪怕所谓的“民生支出”比例达到100%,也不是民生财政。奉“物本位”为理念,民生就会被解读为手段,民生财政也就不过是旧酒瓶上的一个新标签。民生一旦变成了手段,改善民生就会变成权宜之计,就像扩大消费保增长一样,用得着的时候才会想起来。

扩大所谓的民生支出,并不意味着是民生财政。只有当所有的财政支出,最终都有利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最终有利于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时,才算是民生财政。在财政支出构成上去划分哪些是民生支出,哪些不是民生支出,那无异于说,财政支出一部分是以人为本,一部分不是以人为本。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不是以人为本的那部分支出应当取消。因此,从逻辑上看,确定“民生支出”的比例,实质上否定了民生财政,等于承认财政在民生这个根本问题上阳奉阴违,民众岂能不质疑?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手段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