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贤玉 侯仁勇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首次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对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其最本质的技术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信息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信息产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人才(信息化发展的能动因素)、政策法规和体制标准(信息化实现的保证)六个要素组成,为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信息化平台、社会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平台、社区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
区域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点,是各区域谋求发展合作新契机的突破口,也是拓宽各区域新空间的大舞台。信息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没有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4c技术是信息化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核心技术),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其能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变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并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区域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
当信息成为人类社会重要需要时,加工及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反过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又为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使我国具有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焕发生机,为我国具有雄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手段。信息技术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发研究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增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缩小信息化在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使人民能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既能将区域细分至个体,同时又能使区域扩展到全国、全球。凭借着网络,各种知识和信息可以低廉、自由、高效地传递,而且信息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时依然丰富,从而减少实物型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使得区域要素之间信息量趋于对称,拓宽了区域合作的空间。
传统工业化以物资、能源、人力和资金作为基础性资源,信息化则将知识和有效信息作为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将增加这种战略资源要素相互需求,从而有助于产业的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以及城市的准确定位、特色经营。区域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产业之间、地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与地区内部各组之间的依存度加强,最终分工协调的程度提高,交流协作的范围扩展,区域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为区域合作拓展了空间。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了区域合作的进程。一批重点战略性资源库,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农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科学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建设,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呈指数增长态势。信息资源的价值同使用的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甚至可决定国家及民族的生死存亡,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化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区域间的信息共享、信息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区域间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引进,从而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区域间搭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有效降低区域间信息使用的成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间信息资源服务的发展。例如区域间不断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新闻、远程教育系统等为推动区域、政府、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检测、网络化制造、工艺指导和产品设计;服务于政府、区域,为政府、区域间信息的公开、交流和社会化增值开发添加了润滑剂。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信息基础工程,是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与通道。它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组成。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II计划投入1500—2000亿美元,到2020年建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固定互联网(Stab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多种网络组成等方面构成,建设、完善现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可以拓展信息的通达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区域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构成区域合作软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设施、信息传输的瞬时性和有效性都增强了区域合作的联系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改变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合作,特别是以“面”为主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搭建了桥梁。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信息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呈现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自然资源分布由东向西递增的局面。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却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信息化平台则通过加大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提供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区域间能更好地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信息化平台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化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科技人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当今由于通信、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传统工业社会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社会演变,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共同富裕理所当然地包括数字上的共同富裕。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就必须跨越“数字鸿沟”。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现实的迫切要求,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方面,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差距”。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信息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只有0.3%。信息化将推动区域增长极,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城市可将其技术、理念、服务、能量向腹地辐射。通过建立互联网,城乡信息拥有量的差别在减少、区域交流的障碍在化解,从而有助于区域之间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因此我国要想缩小这些数字鸿沟,跨越数字鸿沟,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关键是要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除了丰富区域的资源类型外,还对工业化中传统的实物资源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信息化使得区域间的资源要素软化和无形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物型的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瓶颈作用,拓宽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格局,实现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搞好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重复建设,并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生产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都市作为我国信息极、信息源或信息化的发动机,率先实现大都市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大都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畅通。总之,信息化平台突破了狭隘的地理空间,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开始成倍释放,并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信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分析和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也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我国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是促进我国近代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巨大工程,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生产、销售、管理方式相结合,改善工业化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路径,开创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充分把握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1]甘中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司:跨越与融合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姜元章、张岐山: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比较的灰关联分析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
[4]王梅英、王玮: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
[5]徐长生:信息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J].经济学动态,2001(2).
[6]叶帆:科学发展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7]喻兵: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