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建国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的历史演进
建国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遵循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和政党自身现代化为脉络,以发挥农村党组织功能为目标,从建国初期的 "党政紧密型"向以行政组织为依托,探索与经济、社会组织结合的党建体制模式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解放战争后期到建国初期,以巩固政权、宣传树立党在农村形象为目标,依托县级及县级以下各级政权,建立各级党组织以及党组织的配套组织, "党政紧密型"党建模式初建.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各大解放区逐步建立了大区、省、行政公署、县、区、乡镇6个行政层级,其中省以下的 "专区"和县以下的"区"为行政派出机构, "乡镇"为地方基层政权组织,地方支部中农村支部占79.8%.
从1951年到1957年,以党组织覆盖新生政权、贯彻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为目标, "党政紧密型"党建体制模式在农村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这段历史时期,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我们党的组织向乡镇不断延伸.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在农村得以落实,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延伸与全覆盖紧密相关.
从1958年到70年代末,以坚强领导核心和社会管理为目标的 "政社合一制",是 "党政紧密型"党建体制模式的最终确立.大跃进后,人民公社成了我国在农村中的基层政权单位.这一时期,是按地域依托行政组织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即依托人民公社设党委,依托生产大队设党支部,依托生产小队设党小组.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以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形势为目标,从 "党政紧密型"模式向 "政经结合"模式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村中出现了一批经济日益发达的村,村党组织原有的单一党支部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在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提出经济发展比较快、党员比较多的村,可以酌情成立村党委或村总支;农工商各业都比较发达的村,可改变单纯以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党组织的格局.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富民、适应多元化的农村经济社会状况为目标,探索适应现代化农村的党组织设置模式.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各地按照农村工作需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按行业、企业、新经济联合体及党员特长等情况,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
第二,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启示
历史的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体制模式,我们发现我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整体上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并且成绩斐然.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看,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还是十分重要的.
着眼于把握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为主线是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变化的根本依据.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紧密联系人民的根本准则.当党的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建设符合这一准则时,农村党组织功能才得以发挥,体制模式建设才有效.
着眼于把握党在农村的历史使命是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变化的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党巩固政权、贯彻政策、获取民心、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等诸多共和国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
着眼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是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变化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建设和发展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全过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组织功能的调整,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方向、方法和途径,也必须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党组织功能建设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着眼于制度化、规范化是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实践的机制保障.历史上靠运动方式管党的教训是深刻的.在现实工作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把 "五个好"村党组织、 "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三级联创"等工作机制作为争先创优的载体继续推行下去;建立健全组织制度,用制度保证党建体制模式的成果.
着眼于科学化、现代化是基层党建体制模式发展的未来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是农村基层党建体制科学发展的理论根据.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是未来不二的方向.
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的历史演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工程建设的动态过程,表现了我党不断完善自身,促进自身现代化的主动精神、紧密联系群众的政治特点和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