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萍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习语(idiom)即习惯用语,语言中的精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习语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语言诙谐,因此在多种文体中被广泛采用。如何翻译习语也自然成为翻译界多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信达雅到等效翻译,从语义翻译到语用翻译,翻译学界都从不同程度给与了习语翻译极大关注。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传递过程。“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思,是受了文化约束和影响的,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Lado 1957:71)。这表明语言受特定文化的制约,语言本质上带有很深的文化烙印,一个名族的语言自诞生起就承载着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翻译既然表现为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或行为,要认识其本质就必定要涉及到原语和译语各自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特点,尽量减少文化失真。
文化失真原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是指译语不能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换言之,就是没有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计原味地体现出来。文化失真后来被借用到翻译领域,是指因不同语言各自的文化特性所导致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文化内涵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甚至不复存在的现象。由此可见减少文化失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习语。习语,一般是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精炼出来的固定的短语或语句,含有丰富的比喻意义,具有鲜明的形象,民族、地方色彩浓厚。习语 (idiom)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俚语(slang)。由于语言的相通性,有些英语和汉语的习语具有类似的特点。有些从字面上即可领会出来。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给猴看).Habit is the second nature(习惯成自然)。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中大多数习语比较隐晦,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如,龙是中国上古时代图腾的产物,是古老中国及中华民族的象征。古人称龙为四灵之长,人间最为推崇之神物,象征着高贵、祥瑞,被称为吉祥之兆。
然而在西方,人们会闻“dragon”(龙)色变。西方文化中“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它常被用来指“凶暴的人”。汉语的“望子成龙”译成英语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西方人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Dragon”。在翻译中人们常用“归化”和“异化”来弥补这种差异,减少文化失真。
“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是1995年由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
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要看人们在听、说、读译文时获得的是什么。判断一个译本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考查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如果不对信息接收者的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对交际做任何分析都不是完整的。重视读者反映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通顺自然的。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障碍,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通顺可以看成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所谓异化,是指 “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Venuti主张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翻译的前提是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民族文化,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翻译作为跨语言交际的中间环节,是以语音符号的转换为主要手段,以原文内容与风格尽可能完整的传递为目标的言语思维活动。由于习语文化特征的重要性,对其处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习语翻译是否成功。
英汉习语形式与内涵一致可互译。采用归化译法,用一种语言中特定的词句来翻译另一种语言中对应的意思,不仅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即“信”,而且由于译文取之于目的语内部,表达自然、地道、生动,“达”和“雅”也做到了。如:
a die-hard死硬派
as light as feather轻如鸿毛
a snow year,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
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 score years and ten.人生七十古来稀。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异化译法强调把一种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递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在不违背目的语规范和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习语中尽量保持原习语比喻、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同时又传达了原文内容,而且在修辞和风格上与原文相符。如:“失败是成功之母”译为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Easy come,easy go译为“来得容易去得快”;Two is company,three is misery.译为“两人是伴,三人是患”。既通顺流畅,又保留了原文的文化韵味,也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如采用归化译法,译为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虽表达流畅,形象生动,但“和尚”一词有过度归化之嫌,而且也完全改变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归化策略的使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比比皆是。如,汉语中常见的“酒肉朋友”(wine-and-meat-friends)。这里“酒肉朋友”喻指“经常在一起吃喝、却互相靠不住的朋友”,英语wine-and-meat-friends并无该寓意。英语读者从中领悟不到“酒肉朋友”的文化意象。Table friends与汉语“酒肉朋友”在文化意象上比较接近。又如“天诛地灭”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而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由上可见,“文化翻译”的的确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而文化“失真”是做好文化翻译的大忌。 类似的例子还有:
望子成龙——to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To grow like a mushroom——雨后春笋
To have January chicks——老来得子
在翻译中无论是对词语还是文化内涵都得仔细斟酌,不留意便会出现“文化失真”现象。
可借鉴汉语歇后语的结构弥补习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即在译文中增补一些原语习语中没有的内容,把缺失的信息补上,以帮助目标语读者正确理解译文。如:
没嘴的葫芦——(原文空缺)译文:A gourd without a tip——poor at speaking
老虎屁股摸不得——(原文空缺)译文:Never try to touch a tiger’s backside——to get into trouble
卧薪尝胆——(原文空缺)译文:Sleep on brushwood and taste gall——always remembering hardships
在习语翻译中,究竟是应该“归化”还是应该“异化”,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习语翻译造成不利影响,关键是把握好度,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
Eugene N.(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Lado,R.(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M].Ann Arbor,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awrence V.(1995).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ry of Translation[M].London/NewYork:Routledge.
刘法公(2009).弥补文化喻体意象亏损译法探讨 [J].中国翻译(6)。
裴少华(2008).从归化异化谈英汉习语翻译策略 [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