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看情感表达

2011-08-15 00:51:06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语料词语文字

彭 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一、引 言

当网络出现后,一个崭新的世界也随之而来,在空闲时上网聊天或者浏览论坛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定式。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规则,网络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在网上聊天也要遵循这些规则,不然就很难与人沟通。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通过话语、手势和表情传达信息,而文字中却不可能有手势和表情出现,因此在网络上仅靠单纯的文字传达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根据调查显示,单纯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容易引起他人误解(王晓芳2007)。因此,网友们根据网络语言规则发展出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有了这些情感的表达,交谈双方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对方的语气和情感,更有利于网上沟通。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网络情感文字表达方式的几种特征。

二、研究背景

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的特殊语言。它用一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必需要通过键盘的输入来完成。而由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在输入的过程中快速、简便、易懂就成为了首要前提。久而久之,传统的语言文字输入就渐渐地被这种网民们自己创造的特殊“语言”所代替(孙彩惠2007)。这种语言最初仅包含文字,在网络建立伊始,有学者称,网络世界实际上就是文字的世界(雷默 1999)。(当然,随着科技进步,后期出现了视频和音频交流,不过目前的主要交流方式仍然是文字交流)。因此,这个世界的语言功能、用语特征一直是众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本文将着重对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用文字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归类。

本文从中国使用人数比较多的“百度贴吧”中搜集语料。目前,网络IT们已发现网上交流情感表达匮乏这一特点,因此设计出了表情图像。但由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通过文字弥补情感表达的不足,因此在选取语料时选择了表情图像使用相对较少的“百度贴吧”。

选取好语料后,本文将对这些语料的句子结构、词语使用进行重点分析,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分析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然后再对这些特征进行整理,总结出网络语言表达情感的几种方式。

三、语料分析

1.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特征

首先,在网络用语中,许多汉字拥有了新的使用方法,甚至出现许多新“汉字”。比如,网友们用“偶”代替“我”,用“为啥米”代替“为什么”,用“斑竹”代替“版主”,用“素”代替“是”。这些词出现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由于输入法默认同音词导致新词的诞生是一大原因。这些词语让网络语言显得更生动幽默,所以比起直白朴素的文字,网友们更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交流。

第二个特征就是在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有许多英文缩写和大写字母。在网络交流中,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这些能快速传递信息的英文缩写深受网友们的喜爱,网友们根据缩写规则创造出大批的缩写词。这些缩写词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源于英语的缩写,如“BTW”意为“顺便说一下”,“BF”意为“男朋友”,“CU”意为“再见”。渐渐地,网友们通过这些英文缩写创造出用汉语拼字首字母代替整个词语的方式,这就是第二类缩写。 如“CJ”意为“纯洁”,“LZ”意为“楼主”,“BS”意为“鄙视”。

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第三个特征为:许多数字和标点可以表达特殊意义。与打汉字相比,打数字和标点更简单、更迅速。因此网友们用许多数字和符号来表达某些词语,以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这些数字多来源于谐音,如“88”表示“再见”,“9494”意为“就是就是”,“32”意为“我也是”。

另外,在此次收集的语料中,有许多网友使用日语词汇的简化汉字表达中文意思。比如用“残念”表示遗憾,用“友达”表示朋友。使用这些表达方式的人们一般比较年轻,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比较容易受到日本动漫以及日本明星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从中国台湾网络语言中传过来的用法。

以上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词语特征,但语言除了词语之外还包括用语规则,即所谓的语法(Yule 2000)。网络语言也有其特殊的语法,在网络环境中,没有人监督网民的聊天用语方式,所以网上聊天很随意,这种随意性也被带入到了网络语法中。在网络聊天时,常见中英文混杂的表达方式,如“我知道了,一会call你”。在这个句子中,“call”意为“叫”或“联系”。另一种中英文混杂的表达方式是使用英文单词加中文句法结构,比如“Let me C C”,意为“让我看看”。

另外,在网络上很常见词性转变的用法,这些用法并不在字典的收编之内,不过随着使用频率增高,字典也逐渐承认一些十分常见词语的用法。名词动词化是词性转变的常见用法之一,比如“SEC..Q你一下”,意为“等会用QQ联系你一下”。在这个句子中“Q”指代即时聊天工具“QQ”,“QQ”是名词,但在这里被动词化了。形容词动词化也是一种常见的用法,比如“小心点别被黑了”,词语“黑”的本意是指颜色,但在网络中指“被别人攻击”。

词语顺序颠倒也是网络句子中常见的现象,比如网友会说“我走先”代替“我先走了”。另外,网友还很喜欢在句子结尾处加无意义的语助词,比如在句子结尾加“的说”,所以会见到“人家都看不到的说”等表达方式。

2.中国大陆网络情感的文字表达方式

如前文所提,在网络交流中,没有了动作和表情的辅助,单纯的文字信息很容易被他人误解,而最容易被误解的部分就是说话人的情感基调(于根元2001)。通常情况下,听话人会将说话人的情感基调自动降一级,比如一个普通情绪的句子在听话人看来会包含愤怒的情绪。这种情感降级会导致谈话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因此需要通过文字表达来弥补这种自动降级,这种表达方式就成为了网络语言中的手势和表情。

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添加词语让句子的情感自动升级,这样对方在接到信息后即使产生情感降级也不会影响沟通。最常见的添加词是“呵呵”,“呵呵”是拟声词,模拟人的笑声,将其添加进句子后,会让人感觉说话人在笑。比如“今天不要出去了吧,呵呵”,在这个句子中,如果将“呵呵”去掉,就很容易误解说话人的语气,而“呵呵”就补充了说话人的情感。

另一种方法是用符号拼凑表情来表示说话人的情绪。在交谈中,网友们用标点符号组合出形象的表情。比如“==”表示说话人的无奈,“==|”表示很尴尬,“>,<”表示调皮,“@,@”表示头晕,“T T”表示流眼泪,“XD”表示坏笑等。使用这些表情的例子如下:

我直接PO图好了XDD,你自己看。

糖果真的很厉害叻~~~~~~14岁可以做到这样哦》《

新年快乐!大家好久不见~我想传30号拍的影片到土豆但怎麼都登不上去的说...=_=

使用这些符号让句子更加生动,听话人一看到句子就知道说话人的情绪,因此,比起基本无意义的“呵呵”,人们更接受这些符号。

第三种表达方式为说话人在句尾处添加与句子主题毫不相关但是可以表达说话人动作的词语,为了与句子区分,说话人将这个词语用“()”括起来。这种方式比符号更加直接,而且更加生动。此次收集的语料中,这种表达方式十分常见,说明百度贴吧的吧友们十分认可这种表达手段。这种表达方式的使用方法如下:

偶又来鸟。来讲个故事~(被踹)

不过我会努力更新的。(握拳)

谢小K(抱抱抱)已经换好咯。(转圈圈)

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清楚地表达了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想做的动作,想给的表情,并且这种表达没有任何限制,所以谈话双方能自由地表达情感。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比较费时,所以一般常见于闲聊中。

这些由网络语言发展而来的网络手势和网络表情十分生动地传达了说话人的情感,所以可以大大避免文字交谈所产生的情感降级。不过随着网络的日益更新,有越来越多的图片表情出现,这些表情能够十分生动地传达说话人的情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推崇。但是,由于图片表情使用有局限性,所以掌握情感的文字表达方式仍然十分必要。

四、结 论

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词语特征和句法结构,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网络用语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的特征,这些用语特征不仅让平白的网络文字显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为网络情感的文字表达提供了必要条件。由网络语言发展出来的网络手势和网络表情可大大减少文字交流的“情感降级”,使得网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顺畅。

Yule,G.(2000).The Study of Langua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雷默(1999).关注网络语言,光明日报(6)。

孙彩惠(2007).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王小芳(2007).网络语言的特征初探 [J].边疆经济与文化(10)。

于根元(2001).网络语言概说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语料词语文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文字的前世今生
找词语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词语欣赏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一枚词语一门静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