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禾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 20043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无处不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模糊语言的正确使用和理解是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本文拟对英语模糊语言的特点及其认知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性是始终制约人类交际的基本因素,“人类认知常常倾向于同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关联性取决于处理话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能取得的认知效果之间的平衡。人类的交际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多的认知效果,“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1]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明示的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更加容易地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语言形式可编码两种意义:一种直接参与概念表征的构建,即概念;一种是关于如何操作概念表征的信息,即程序。程序意义主要表示一种关系,为话语理解提供一个认知方向,它们所起的作用不是传递本身的语义信息,主要表示前后话语之间的某种认知关系,从而对话语理解产生语用制约。程序语义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对话语理解的语用推理阶段提供制约或指导的语言形式,它编码程序信息或程序意义,如话语联系语“but”,“after all”,“well”,小品词“oh”,“eh”,指示性成分如代词等,态度副词如 frankly 等[3]。 我们认为,模糊语言在传达一定的概念性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程序性意义,实质上也是一种交际意义。模糊语言所涉及的程序性意义包括传达恰当的信息量、故意隐瞒信息、增加语言的说服力、自我保护、权力和礼貌、场合和气氛、女性语言等因素。
从语用学角度而言,模糊语言也称为模糊限制语(hedge),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一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或者改变话语的原意,或者对原来话语意义作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语定出一个变动范围,它又可进一步分为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前者是指对话语的真实程度做出变动的模糊限制语,可以用来避免原封不动地描述事态的实际情况;后者是指限制变动范围的模糊限制语,在测量事物时常用,因为在话语中往往谈及具体的数字,使用范围变动语可以不必十分讲究实际情况与所说话语的接近程度。英语中常见的程度变动语有sort of,kind of,somewhat,almost,a little bit,more or less,in a sense,somehow等。常见的范围变动语有approximately,about,something between,roughly,some等[2]。
此外,据英国学者乔安娜·舍奈尔的研究[3],英语中有三类模糊语言现象,即1)模糊附加词(vague additives),如 around,about,or so,or something 等;2)模糊词(vague words),如 thingummy,whatsit,loads of和heaps of之类;3)模糊蕴含(vagueness by implicature),就是用精确数字表达模糊意义。与本文相关性较大的主要是模糊范畴标志词(vague category identifiers)以及占位符(placeholder)的使用。
模糊范畴标志词又称为附加语(tag),常见的有“or something/anything”,“and things like that”,“or stuff(like that)”,“or what/who/wherever”,“and all that(sort of thing)”,“and junk like that”等等。 主要以“样本词+附加语(exemplar+tag)”形式出现,样本词主要包括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内嵌句、介词短语以及形容词或副词等,可以用来表示不一一列举(例①、②)或者征询意见,缓和语气(例③、④)等。
① He’s studying syntax and things like that.
②He never missed the family things—you know,weddings,funerals and whatnot.
③Could we,when you give us our essays back,and give us titles could we sort of meet or something?
④ You’d think[there was a general election coming up]or something,wouldn’t you?
占位符就是当人们不知道或忘记某个名字或名词或者出于某种原因不想说或不想用某个名字或名词时所采用的词,能够达到模糊效果,如thingy,thingummy,thingummyjig,thingummabob,whatnot,whatsisname(whatsitsname,whatsername,whosit,whatsit等等。举例来说:
⑤ You’re the most self-centered man in the world.Your articles,your radio programmes,your ideas about everything,under the sun.I’m surprised you even find time to talk to that thingummy of yours.
⑥We never told of course,and we had rather a difficult time not talking about John Whatsisname and Mexico and how they got the colors on the screen to move.
使用模糊语言表达有时可以流露说话者对谈话对象的主观态度,如下例7)中从Michael whatsisname中我们可以感觉出说话者对该演员的一种轻蔑或否定的态度,对其名不屑一提。
⑦ I’m not talking about the actor who plays him,Michael whatsisname.He’s hardly in the movie anyway.
由此可见,使用模糊语言有时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更多的场合下实际上是一种语用策略。合理运用模糊语言有助于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前提是要对模糊语言的认知语用功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口语教学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检验英语学习成果都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大学都为学生开设了英语口语课,学生的口语水平也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口语教学的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语言学家布朗曾经指出[4]: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如何表达不准确(learning to be imprecise)”。许多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说出的英语往往书面气和学究气十足,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运用模糊语言,不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不知道模糊语言和礼貌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应注重以交际为目的的英语口语教学法。首先,要以交际为中心开展口语教学活动。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来实现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学会表达和理解不同的语言模式,如询问、描述、邀请、抱怨等,从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其次,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教学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下的话语(discourse),脱离了语境,话语就不具备交际功能。再次,口语的流畅性优先于准确性。在跨文化语用方面,应系统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作系统的对比分析。
[1]Sperber,D.&D.Wilson.(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2]何自然,陈新仁(2004).当代语用学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Channell,J.(1994).Vague langu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Brown,J.(1979).Vocabulary:learning to be imprecise[J].Modern English Teacher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