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敬芳
(湖南城市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益阳 413000)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外语法教学的研究主要出现了如下一些新动向。Rutherford(1987)提出语法意识提升教学(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该概念区别于中国传统外语教学中所指的语法教学,认为语法是促进外语学习、达到外语教学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语法而教语法。语法意识提升教学(C-R)就是有意识地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目的语的形式特征上。Michael Long(1991)提出“聚焦于形”(focus on form)的语法教学,它主张在交际为中心的课堂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交际中偶然出现的语言成分。这样,学习者的注意力可以因交际的需要而被准确地引向某一个语言特征。Downing&Locke(1992)提出语篇语法教学,即注重过程和个体的交互作用因素,这个因素可以影响上下文中的语法选项的瞬间性。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语法的学习就不再是机械记忆和简单操练,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对不同语法形式所产生的言语效果的鉴赏和评价过程。目前的趋势是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语法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在意义协商中、在对语言的使用中来教,不应该脱离语篇来教语法。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建构主义理论的践行带来了契机,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应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的场景(Wilson 1996)。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意义的建构是发生在与他人的会话交往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肖亚西 2005)。
与建构主义有关的研究是我国目前外语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几乎涉及到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论证建构主义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甘露 2002),到如何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具体课程的讲授(栾述文2007)。既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杨学云 2008),更多的还是研究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黄若妤 2000;丁刚 2003)。但论述建构主义与英语语法教学的文章则相对校少,虽然冯彩云(2005)、吕绮、董晓秋(2004)、曾泽林(2003)等在探讨建构主义与英语语法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谈得较多的主要是论述对语法教学的认识、探讨语法教学的地位、提倡培养语法意识,以及一些具体的语法教学方法等,仍是为了语法而教语法,并没有把语法放在整个语言体系和言语交际里研究,也没有提出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希望对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首先是异质分组。即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一般为4人左右,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友谊等。活动前教师应对各小组进行必要的训练和指导,如训练学生如何有序地参加活动;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同时,保证活动期间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使用语言的机会,如分配学生轮流担任小组长、记录员和报告员等,并在活动后开展自评、互评,使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任务负责。
然后是确定活动主题。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安排给定,有时也可由学生小组讨论决定。例如,归纳某一语法点的所有应用范围、同一句式的不同语用含义以及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等。借此围绕一个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并有机会利用一切个人语言资源进行讨论,交流对所学内容的看法。让学习者自己从语言事实中发现并归纳语法规则,通过协作对话性活动达到预定学习目的。其间,教师可在教室四下走动、监控、支持、鼓励学习者发现并尝试使用所学语法内容。
选择学习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或以组为单位选语法学习的语料。他们可以从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材料中选,也可以从身边同学或教师的平时口头话语或书面语中选,这种语料的选择过程也是一种对话的过程,一种反思的过程,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法的理解会进入到更高的境界,对语法的运用也将更得心应手。在输入中对某一语言现象提供大量的例子(input),学习者频繁地接触到该现象,不仅仅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还可以诱发他们进行推理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
第一阶段,以对语言形式的观察和语法规则的发现并进行归纳为主要特征。教师结合学习者已有的语法知识,把当前要学习的语法内容以句子或具有一定语境的篇章的形式充分展现给学习者,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语言形式规律,归纳出句子中所隐含的语言规则。对于外语水平有限的学习者或难度较大的语法项目可用特殊字体或某种方式使要学习的语法形式突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对学习者进行引导,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发现规律,而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以提示;同时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对学习的主动性及责任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更关键的是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对学习者的认知思维进行控制和疏导,对于学习者错误的理解或思路教师应该给以及时的纠正。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学习者更喜欢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来获取知识,而且只有经过这种主动思考而获得的知识才会更容易且更深刻地为学习者所理解和吸收。
第二阶段,教师可让学生把在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发现的语言形式规则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必要的时候可结合教材上语法教学部分及其示例由教师进行更系统的讲解和说明,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支持、确认和补充。这是使学习者把书本上的理论与学习者在实践探索中的发现联系起来并帮助他们完善对所学知识认知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所使用的句子事例与语法规则之间的契合,帮助学习者对所发现知识的认知建构,在此基础上给予扩展性的使用示范。
第三个阶段,主要集中在让学习者对已经基本了解的语法形式在模拟真实或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操练,使其通过对语言形式在真实语境中的演绎使用,进一步认知和建构其语言意义,从而获得语言的交际使用能力。教师首先应根据学习者的情况为他们设计合适、的以语言意义交际为主、同时兼顾语言形式的四人小组活动和任务,应考虑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交流机会。可让学习者模拟真实生活情景进行对话且能反映自然的社会互动,从而达到对目的语进行自然使用的目的。在学习者进行小组交际互动的同时,教师仍担负着监控和帮助的责任,但要注意进行干预的方式和策略。由于学习者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到的语法知识,教师可利用此阶段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而且此阶段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在教师指导之下使用所学语言知识与学习伙伴谈论感兴趣的话题的机会,不仅是具有个人意义的经验获得过程,同时也可培养他们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这主要是教师总结,反馈,评价。实施过程性、参与性评价。建构主义特别重视评价的多元化,纸笔测验、学生日志、卷宗档案、观察与讨论记录、操作结果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教师是评价者,学生也应成为评价者,这样就克服了传统评价中主客体单一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自我调控功能,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通过过程中的动态评估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总之,我们认为语法学习的建构过程是从观察到假设、推理和归纳,到建构与重构,再到语法运用的自动化。
以下是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实例:
虚拟语气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也是CET-4中高频语法测试点。
学生水平:中等
语法项目:虚拟语气
目的:巩固中学已学的内容,掌握虚拟语气的一些新用法
准备:1.准备三篇短文和几张图片。教师可以把短文录制成磁带,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或者教师自己反复练习几遍直到可以在课堂上流利地大声朗读出来,还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放给同学看。
2.把材料内容打印复制多份,以便可以分发给学生。
建构前的活动:1.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组。
2.让学生听磁带或边听边看不带文本的教学录像,只要求他们理解该文。
3.让学生听数遍,把原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语言结构抽取掉,要求学生根据所听来填补上,这样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到那些语言结构。
建构中的活动:
1.让学生从文中选出所有包含虚拟语气的句子开始讨论,要求他们自己从中发现其中的一些语言规律,自己摸索其中一些语法规则,还可看课文后的语法附录来对照自己正确与否。讨论时间限定在10到15分钟左右。教师在此期间可环绕教室并重点听取几个有代表性组的学生活动的情况。
2.停止讨论,让每一小组都把讨论结果做出总结,以书面形式写下来并准备以口头形式向班级其余同学做汇报。时间限定为10分钟。
3.各组根据自己对这一语法点的总结,开展言语活动,诸如:角色表演、辩论、叙事、采访等等,要求其中用到虚拟语气,并互相检查,看在前阶段总结的用法正确与否。时间限定为10分钟。
Oral Practice:Suppose tomorrow was Teacher’s Day.You wanted very much to celebrate it you’re your middle-school teacher,but you would be very busy then.What would you do then?Talk over your plan with your partners.Then report it to the whole class.Whenever you have difficulties with grammar,do consult with your partners.
建构后的活动:1.教师总结归纳虚拟语气的用法。
2.就学生在讨论中的活动情况进行点评。
3.给出小组和学生在此次活动的评定成绩。
4.视学生活动的情况,可安排学生分组做些控制性练习,以便进一步巩固对语言点的掌握。
第一,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生有意识的而且是主动的知识建构,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型学习,因而教学中应当以学为主。
第二,在情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增加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参与意识,使语法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和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实现语法形式、意义与运用教学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也就是说,知识意义的建构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显然,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进行有效意义建构的保证。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驱动学生的语法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每个学生的经验基础各不一样,教师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把握学生建构的基础,要求学生以建构的方式理解语法内容,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机会。
Doughty, C.&Williams, J.(1998).Issues and terminology[A].In C.Doughty&J.Williams (eds.)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wning,A.and P.Locke(1992).A University Course in English Grammar[M].London:Prentice Hall.
Rutherford,W.E.(1987).Second Language Grammar: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 York:Longman.
Wilson,B.G.(Ed.)(1996).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M].New Jersey: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丁刚(2003).建构主义和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 [J].外语电化教学(5)。
冯彩云(2005).建构主义与基本英语语法术语的修订[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3)。
甘露(2002).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
黄若妤(2000).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 [J].外语电化教学(2)。
栾述文(2007).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成人外语培训的启示 [J].山东外语教学(4)。
吕绮,董晓秋(2004).英语语法教学与语法能力建构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3)。
肖亚西(2005).用交际法搭建口语教学的平台 [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
杨学云(200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5)。
曾泽林(200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语法课件设计与应用 [J].现代远距离教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