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
坚守共产党人正确的利益观
□张东
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历史上,很多政治家、思想家都谈到了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孔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唐朝魏征也多次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处理好“舟”与“水”的关系,最核心的就是要看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利益问题,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利益关系。
我们党从成立时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为了谋求人民的解放与幸福,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敢于牺牲。据统计,抗战开始时,全国有3万名党员,但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牺牲和失踪的党员,是这个数字的近10倍,真正是九死一生;解放前夕,党员发展到300万人,而全国有姓名记录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实践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各条战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涌现出许多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开拓进取、奋斗不息的先进代表。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沈浩、杨善洲等这些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动人故事,更是一曲曲用热血和生命谱写共产党人利益观的奉献之歌。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利益观,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脚踏实地地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扩大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在国际国内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面前巍然不动,避免了重蹈苏联、东欧及世界上一些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丧失政权的覆辙。
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复杂多样,能不能坚持正确的利益观,对党员干部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现实中有少数共产党员,片面追求物欲享受,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个人主义逐步发展、恶性膨胀,最终走上了贪污腐化的犯罪道路;一部分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干部借助强势地位,率先实现自己的利益,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引起群众不满;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争利,借助自己手中的权力,谋求自身利益,损害群众利益。特别是在土地征用、城市拆迁、企业改制等工作中,滥用权力、违规操作,使大量农民、工人和拆迁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有的还引发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可以这样说,目前党群关系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无疑是带有根源性的因素。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背景,迫切要求执政的共产党人始终坚守正确的利益观。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从来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通过一个个党组织、一个个党员干部体现出来。在我市坚持以民生为发展导向的历史新时期,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应从密切党群关系的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和看待利益问题,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履行应尽的职责,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在树立和落实正确利益观方面走在全市前面,发挥表率作用。
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地位观、利益观。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还是用来为个人谋利益,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觉悟强不强的重要表现。我们要自觉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自觉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努力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要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运用权力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把它变成为某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带头落实工作责任制,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付的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对口扶贫等各项活动,在锤炼党性作风的同时,积极为基层和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要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服务和改善民生。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符合我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所作为。一要深入调研,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大胆破解发展难题入手,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体察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积极向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提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二要加大督查,围绕“民生10条”、“共富12条”、“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组织部门力量,借助各种手段,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阶段的督促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意图真正落到实处;三要加强协调,围绕就业、就学、看病、出行、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尽心竭力推动问题解决,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
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骄纵起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党员干部想奢侈享乐多了,想党的事业必然就少了;离灯红酒绿近了,离人民群众必然就远了。我们每位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记“两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始终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乐于奉献、甘于清贫、勇于牺牲的思想境界,在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塑造良好党员形象上拿出行动、见到实效。一要加强思想修养,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工作中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珍惜群众的每一分血汗钱;二要注重防微杜渐,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三要强化监督意识,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让自己的行为入住“玻璃房子”。四要发扬奉献精神,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要始终严格自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腐败问题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效防止腐败,除了靠党纪国法的约束,还必须靠自觉、自律。一要保持兢慎之心。从点滴小事做起,管住小节,守住底线,不被糖衣炮弹击倒,不被金钱美色俘获。二要净化人际交往。时刻想到自己的特殊身份,想到党的纪律要求,想到交往之中有政治、交往之中有原则的道理,不拿党和群众的利益做交易。三要永远心怀敬畏。敬畏历史,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敬畏人民,把人民当主人,情系于民,为民谋利,不侵害群众利益;敬畏组织,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不搞“小圈子”、远离“小兄弟”,自觉维护大局,抵制歪风邪气,以优秀的工作业绩,造福人民群众,赢得组织认可。
总之,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利益问题,是衡量党群关系的试金石。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坚守正确的利益观,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要求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落脚点,襟怀坦白,一心为公,自觉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马 健